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资讯 > 正文

电影资讯

林希翎(林希翎的儿子)

阿信2023-04-02电影资讯87

今天给各位分享林希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林希翎的儿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林希翎的言论

1985年来到台湾探望离别许多年的父亲。人们以为她会对台湾大加赞扬,却不料她一开口劈头就拒绝了台湾当局强加 给她的“反共义士”的头衔,断然表示“如果要我发表反共声明为条件的话,我宁愿回大陆去坐牢”,并以她所特有的坦率,直言对台湾的不满:“台湾的生活比大陆高,许多地方的毛病则差不多”,“在这里听你们唱一个调子:‘反攻大陆’等等反共八股,实在让我讨厌死了!这里的新闻封锁,也把我脑袋都憋死了!”

如她自己所说,“我在台湾的这次‘民主假期’中的大鸣大放,之所以会在台湾同胞心中激起如此热烈的反响和这样的奔走相告,就正如我在1957年在大陆的大鸣大放中的情形完全一样,并不是在于我有什么新发现和新创举,而完全在于我讲那些别人不敢讲的真话。在大陆和台湾的国共政治生活中,我始终还是扮演了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那个三岁小孩的角色”。

有人就说:‘林希翎,你怎么弄得两边不讨好,那么笨’”;林希翎的回答是:“我本来就不想讨好(两边的)那些官僚”, 这也可以说是本性难移吧。

全国现在依然是右派的人有谁?

至今仍未被平反的“六大右派”

章伯钧(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政务院委员、中央交通部部长、农工民主党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

罗隆基(全国政协常委、政务院委员、中央森林工业部部长、民盟中央副主席)、

储安平(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光明日报总编辑)、

陈仁炳(民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彭文应(法学家、上海市民盟委员)

林希翎

圈外的也还有一个“剩人”,此人女性,名叫林希翎,原名程海果,1935年出生,浙江温岭人。1949年之际,解放军大军南下,尚在杭州上中学的程海果参军入伍,成为25军某师的文工队员,建国初转业入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少年气盛思想活跃的她,从当时文坛三个热点人物林默涵、李希凡、蓝翎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更名为林希翎,发表了一系列文学评论,引起争论和批评,引人瞩目。1957年整风时,她在人大、北大连续发表议政演说,一鸣惊人,被称为“勇敢的化身”、“带刺的玫瑰”等称号。反右时,成了“反党急先锋”、“学生大右派”,被定为“极右分子”,留校监督劳动,其后又被以反革命罪判刑,此后她便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据说,1968年前后,经毛主席、周恩来特批,将她从劳改农场下放到浙江武义农机厂劳动改造,她身体虚弱,遇冷天气喘病苦不堪言。1972(一说为1980)年和丈夫及二子移居香港,后又离婚,定居加拿大。就是这样一个历经沧桑的弱女子,当人大的有关人士将平反材料送达时,满以为她会感激涕零大发感慨,谁料想林希翎帯搭不理,压根就没当回事儿,也许她怨恨悲愤至极,或许她已经麻木不仁。于是乎,那份平凡材料怎么拿去又怎么拿回来啦!当年名噪一时或臭名远扬的林希翎,也成了右派中没有被摘帽的“剩人”!.

65年前,那个因抨击红色专家而轰动一时的林希翎,现在怎样了?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用这句话形容林希翎最为合适。她的一生充满坎坷,却始终关心着母国。在她74岁时,因病去世。

幼时经历,让她变得坚强。

林希翎原名程海果,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母亲是名门闺秀,父亲是东北流亡学生,舅舅是一名烈士。

她从小就受到家庭的氛围的熏陶,热爱文学有强烈的使命感。她的父母是因参加抗日革命结下的姻缘,感情很深,一生生育了6个孩子,林希翎是家里的长姐。

抗战胜利后,父亲当上浙江的一名税务人员。但好景不长,父亲有了别人女人,还带着情人离开了内陆,不知去向。

母亲一人支撑起养家的重担,而林希翎作为家中长女,也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她一边读书,一边帮衬母亲,小小的年纪就变得早熟。

父亲的薄情让她对异性提高戒备心,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垮她,她对事情总是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拥有顽强倔强的性格。

小小年纪的她毅然决然选择参军,成为祖国的一枚螺丝钉。参军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表现优异,很快成为干部,并获得保送大学进修的资格。

她的优秀是自己争取来的,进入大学后,她获得教师们的肯定,她的才华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她的前途一片光明,毕业后她很可能成为一名法官或是律师。

但这一切却因一篇文章,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个拥有无限未来的小姑娘,却用青春明白了一个道理。

从巅峰到低谷。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鼓励年轻人要为真理而斗争,林希翎便是这样的人。她在文学界引起轰动,源于发布了一篇名叫《试论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

这篇文章语言犀利,想法大胆,抨击有力,说出很多当时人们关心的事情,却不敢说的事儿。此文一出林希翎这个笔名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有人评价她是带刺的玫瑰,也有人说她敢说敢言。而她在后半生评价自己是幼稚、简单、不周到、思考不缜密。

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正是气血方刚青春洋溢的时候,也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在一次演讲中,大胆地说出一些通过私人关系看到的秘密文件。

而正是这场演讲,让她陷入政治漩涡,还连累了她的爱人。让她从巅峰掉落到深渊,让她从审判的位置,变成原告的位置。

也让她成为一名阶下囚,饱受了15年的监禁,她的青春也这样悄然而逝。她倔强的性格,让她吃了很多苦,也让她坚持下来很多事情。

出狱后她已经37岁了,被分配到一家农机厂当工人。之后她和小自己10岁的丈夫结了婚,还生下来了两个儿子。

人们本以为这个曾经锋芒毕露的姑娘,从此就销声匿迹了。但她没有,她一直想为自己讨一个公道,想为自己翻案。

因为她的特殊事件,丈夫怕她再惹出事情,对她监督得很严,哪怕买了一本书回家,都要指责她。

在这样不平衡的婚姻关系中,她选择了解脱。她和丈夫离了婚,两个孩子归她所有。而她因为翻案事件,又再一次遭受单位的批斗。

人生坎坷,不忘初心。

她离家出走的父亲,在她监禁的时候,曾出钱资助母亲和弟妹。出狱后她和父亲终于联系上了,因为她身份的特殊性,时隔36年后,才第一次与父亲团聚。

因为林希翎当时的影响力,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动起歪脑筋,想让她抹黑祖国。对方还用金钱和条件威胁她,但她都拒绝了。

当时她一直坚信中国是唯一的中国,不被利益诱惑,不被权势迷惑,真性情地做了自己。因为她的不懈坚持,惹怒了当时一些势力。

转而她到了海外生活,在几年的漂流生活,她来到法国。她说她选择法国并不是为了物质,而是为了法国的文学。

曾有外国记者邀请她写点东西,她知道这些人想要什么样的言论。但她拒绝了,她不想为了高酬劳而放弃自己的人格。

她很喜欢读书,但很少写东西,更很少碰政治。她宁愿选择清贫心安的过日子,也不愿为了物质苟存。

她觉得她要是想写点什么,也会以中国故土为元素,因为那是她最熟悉,最喜欢的地方。

林希翎在她74岁时,因病不幸去世。她因为一次人为车祸落下残疾,晚年靠着退休金和无业者社会福利金度日。

她的一生充满坎坷,但始终都没有磨灭她的初心。

言到此处

林希翎因为大胆犀利的言辞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人,被称为“最勇敢最有才华的女青年”。74岁时因病逝世,但她的一生却活得光明磊落。

林希翎的右派为何没有改正?

据李新回忆录记载,林希翎未被平凡的原因是:人大党委将平反的决定送给她时,她却不甚理睬,于是平反决定又被带了回去

林希翎的简介

林希翎(1935年-2009年 ),原名程海果,1935年出生,浙江温岭人。1949年考入温岭中学高中部。后转业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曾被当时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誉为“最勇敢最有才华的女青年”。 可是林希翎却“不守本分”,从当时文坛几个“热点人物”林默涵、李希凡和蓝翎三人姓名中各取一字,合成“林希翎”三字,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文学论文,引起争论并受到批评,她不服,进行反驳。

由于她“顽固抗拒”,被定成“极右分子,文革时期又被作为“反革命”逮捕判刑入狱。其本人从此在社会生活和新闻媒介中完全消失。

在旅居法国期间由于反对科索沃战争而她又站了出来,参加反战运动,发表了许多激烈的言论,和法国当局对抗。——她恐怕与任何当权者都是无法合作的:这是一个永远的反对派。

林希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林希翎的儿子、林希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