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地震强度(地震强度等级划分)

阿信2023-04-03生活资讯7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震强度,以及地震强度等级划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地震有多少级?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

估计每年6,200次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

每年800次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年内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

超强

9.0及其以上

每20年1次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强度的标尺就是震级,震级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其大小与地震中释放能量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地震的强度怎样划分

当前对于地震强度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两类: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 scale)和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目前国家地震局将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判定为7.8级,美国地质局已将此次地震修订为7.9级,这里使用的就是里氏震级。

怎样直观判断地震大概震级?

一般来说,我们把地震按强烈程度分为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和大地震六类。

超微震: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人们察觉不到。

弱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也不易觉察,只有地震监测机构的地震仪上才能记录下来。

有感地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中强震是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是可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

大地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区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越远则烈度越小。这就像是在一枚炮弹爆炸时,离它的距离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地震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采用罗马数字表示。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力大有区别。

I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II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III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IV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V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VI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VII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VIII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IX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X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XI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XII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如何判断地震的强度等级?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9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1、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2、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倍。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地震分为多少个强度级?

一个地震有多“大”,这要看我们指的是什么:它释放的能量还是造成的破坏。如果不考虑它的力量,发生在荒凉的沙漠中的地震造成的破坏将比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的地震小得多。发生在离地表远的地震将比发生在离地表近的地震造成的损失要小。科学家在衡量地震时对力量的破坏程度进行了区分。强度尺度是考虑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多严重或对环境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大小尺度则体现地震的力量有多大,或它释放了多少能量。

今天地理学家们使用的麦氏尺度在1902年替代了旧的单位,并在1931年修改为包括高层建筑、汽车、卡车和地下管道等。它不依赖仪器而是依赖直接的可观测的效果。这使它是一个不太精确的尺度。该尺度分为12个强度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级:通常只能由仪器测到。

Ⅱ级:少数人可以感觉到。

Ⅲ级:能感觉到振动,但通常不能称之为地震。

Ⅳ级:能被屋内的绝大多数人感觉到,并会震碎一些玻璃。

Ⅴ级:能震碎玻璃,房屋会颤抖,人们可能感到害怕。

Ⅵ级: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到,能移动重的家具,破坏是轻微的。

Ⅶ级:对施工质量较差的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Ⅷ级和Ⅸ级:会破坏大多数的建筑物,造成人们普遍恐慌,会使地下管道破裂。

Ⅹ级和Ⅺ级:灾难性的,人们完全陷入恐惧之中,地面有多处裂开。

Ⅻ级:会完全毁坏所有建筑物,可以见到表面波,伴随着地面开裂、滑坡等现象,东西被抛入半空。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地理学家们使用的级别是里氏级别,是加州理工学院的里奇特在1935年提出的。它以地震仪探测到的地震波的振幅为依据。这个级别由0~9之间的数字构成,它是指数增长的。也就是说,级别提高一个整数值,波的振幅将提高10倍。又因为能量的增长刚好是振幅增长的3.2倍,因此相差一个整数级,能量就相差32倍。换言之,一个里氏6.0级的地震波的振幅是4.0级的100倍,而释放的能量则约为1000倍(32乘以32)。下面是几个级别的例子:里氏2.5级:通常只能由仪器探测到,少数人能感觉到,称为微震。(Ⅰ级和Ⅱ级)。

里氏3.5级:多数人能感觉到,玻璃会被震碎。(Ⅳ级和Ⅴ级)

里氏4.5级: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许多人会恐慌。施工质量好的建筑物受损失较小,而施工质量差的建筑物将受到严重损坏。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标准原子弹的爆炸。(Ⅵ级和Ⅶ级)

里氏6.0级:当地人感到恐慌。可以见到地面开裂,许多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释放的能量相当一颗小型氢弹的爆炸。(Ⅷ级和Ⅸ级)

里氏7.0级:很强的地震——每年约发生10次,地面严重开裂。绝大部分建筑物遭到严重毁坏。释放的能量可以为纽约这样的城市供热一年。(Ⅹ级)

里氏8.0级以上:非常强的地震——每5~10年发生一次。所有的建筑物和桥梁都遭到严重的毁坏。释放的能量能为纽约市至少供热30年。(Ⅺ级和Ⅻ级)记录到的最强烈的地震是8.9级。从1900年开始,大约有40次强烈的地震,都是里氏8.0级以上。

在美国,1987年10月17日发生的一次地震,推迟了旧金山巨人队和奥克兰竞技队之间的世界棒球系列赛。它的级别为里氏7.1级,有67人死亡,造成了60亿美元的损失。1992年7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亚沙漠中发生了一次里氏7.5级的地震。它是40年来在加利福尼亚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幸运的是,只有一人死亡。

就死亡人数而言,遭受最严重损失的是中国。1556年,在华中地区的一次地震使80万人丧生。1976年,在中国唐山的一次地震造成了20多万人的死亡。

地震强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震强度等级划分、地震强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