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书圣王羲之(书圣王羲之 电影)

阿信2023-04-05生活资讯58

今天给各位分享书圣王羲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书圣王羲之 电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源于李世民

“张钟二王”,指四位书法家:东汉张芝,曹魏钟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除王羲之外其他三人尤其是张、钟,不为普通大众所知。但在唐宋之前的书法史中,该四人通常被连并提及,有“四贤共类,洪芳不灭”之誉。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以往学者对于这一问题多集中在晋末至唐初的时间范围内探讨,并将四家书法地位此消彼长的过程归结为“质妍之争”。

本文通过增加考察“张钟二王”四家依次出现的年代和王羲之被奉为书圣之后的地位变化,进行进一步探讨。而对这一问题的考察,不仅关乎四家自身艺术地位的高下,更可以从中挖掘出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中的诸多问题。

张钟二王四家地位消长的问题,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经典话题,对它的探讨研究甚至可以引申出一条中国书法发展演变的脉络,而不同的时段又有特定的时代表现。

面对前世的态度——古今之变

中国汉字书写发展到东汉时其自觉性已开始萌芽,就汉字自身来说,有两点因素促成其成为一门艺术之可能:一,正体字的简化;二,变体字的出现。从东汉开始,中国第一批留名于史的书法家群体诞生了。西晋卫恒(?-291年)的《四体书势》,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部书史著作,该书叙述了西晋之前的古文、篆书、隶书、章草四种书体发展的情况,并对中国早期有名可载的书法家勾勒出一段比较清晰的传承谱系。张芝的“草圣”之名,也正式出现于此书中。

从书史记载中可得验两晋时期张芝、钟繇书法为世人所好,并成为世家大族的追捧对象。后来的王羲之(303年-361年)在《自论书》一文中说:

吾书比之钟、张当杭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

可以看出尽管王羲之认为自己与张芝、钟繇二前辈有比肩的书法成就,但从“吾书比之钟、张”语境不难看出,张芝、钟繇乃为当时的大家。

在两晋时代的书坛,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社会的整体风尚还是崇尚以张钟为代表的汉魏古法。可以说从汉末张芝、钟繇宗师地位的形成,到东晋中晚期王羲之、王献之的出现,这段书法史可归结为古今之变阶段,反映了如何面对传统古法的态度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不单单是书法家自身主观意志的表现,更是受整个社会奉行的价值理念所影响。

众所周知,汉禅于魏,魏禅于晋,若从正统性的角度评判,南渡后的东晋王朝一直是把汉魏传统奉为己任,以南渡世家大族所主导的文化体系更愿推崇具有汉魏古法的张芝、钟繇书风以表明自身的正统根基,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从蛮荒走向汉化,他们亦为标榜自己所占据的“地理正统”而不得不接受前代汉族王朝遗留下的文化,这正是新旧时代更替之际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但到了东晋中期之后,南北方对峙大势已趋于稳态,时代与传统的间隔亦逐渐远去,新生代的人们不由产生新思想,二王新体书法的生成环境亦油然发生,最终必然赢得广大信徒。

面对当世的选择——质妍之争

从南朝开始,文艺理论的发展进入蓬勃期,二王连同钟张四家艺术地位孰高孰低的讨论一下子热闹起来。我们看到在南朝至隋唐的诸多书学著述中,将张钟二王并提的说法屡见不鲜。

由此引发了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质妍之争——四家之中到底谁为第一?最终的结果是王羲之脱颖而出,在有唐一代被确立为“书圣”。但这一过程却值得思考,通过分析,我们将明白这种结局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首先,罗列出南朝各时期论者对四家的排位情况。

第一种出现的排位是南朝宋虞龢给出的,王献之居首。虞龢认为,书法从古至今的发展越来越妍美,而爱美是人之常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四家之中王献之年代最晚,妍美最为成熟,当然是为世人最爱。依此类推,钟、张则最古朴,排名最后了。

第二个排位是南朝梁袁昂给出的。在其《古今书评》中,不分时代先后,首列羲献父子,而后钟张,并将羲献提到了和钟张一样的宗师地位,所谓“四贤共类,洪芳不灭”,这在书法史上尚属首次。可以看出,袁昂的排位此时还是接近“妍”的标准,但与虞龢相比则有所节制,或许认为小王过于妍美,不宜居首,这也就为后来梁武帝抑妍崇质开了先河。

萧衍,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他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古今书人优劣评》中明确将钟繇提到了四家之首,并且得到了陶弘景、萧子云等大家的附会。

到了庾肩吾(487年-551年)的《书品》,按三等九品的原则评点了东汉至南朝梁百余位书家,张芝、钟繇、王羲之被列为“上之上”,王献之则被列为“上之中”。于是,“四贤共类”的说法在此被打破,“四贤”变成了“三贤”。

以上,即是南朝不同时期对二王钟张四人书法地位的排序。可以看出宋齐时代,妍美的社会审美趣味盛行,王献之一度被推向神坛,而后的一百余年经过袁昂、梁武帝、庾肩吾等人一步步拨乱反正,小王又被拉下神坛,张芝、钟繇的宗师地位得以恢复,质妍之争终于以崇质的胜利告一段落,而在这一过程中,张芝、钟繇早已远去,成为世人遥尊的历史记忆,王羲之地位却慢慢稳中见升了。

四家排名这样翻来覆去,背后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众所周知,南朝诸政权的创建者们,大多起于寒门,靠武力资本篡夺统治权柄,而像郗、庾、王、谢这些昔日大族,在政治运转中早已式微。另一方面,南方发展多年,基础渐厚,汉魏古风早已远去,所以文化上也就不必一如既往恪守古法,新书体发展变化更容易被新时代人所接受。所以这一时期书法史的发展实质是人们在新时代下对朴拙、妍美不同风格问题的不同选择,即质妍之争。不过通过时间证明,过于妍媚的小王书体不能长久,过于古拙的张钟书体更不受青睐,因此权衡左右,时代最终选择了不偏不倚的王羲之。

《采古来能书人名》在评各家书法时,多用“善某书”来介绍某一书家专长,而介绍王羲之时,用了“博精群法,特善草隶” 之辞,“博善群法”是其他书家未享有的,而“特善”则说明全能之下还有专长。

历史的选择是中和的选择,综合的选择。王羲之书法上集张芝、钟繇之大成,下避小王之媚趣,诸体兼备,质妍兼得,其在书法史上最终能够脱颖而出,当为历史必然。二王钟张的排名,在唐朝发生了彻底性转变,王羲之被确立为“书圣” ,这很大程度是以唐太宗为首的官方统治阶层推崇的结果。

应该说,唐太宗的帝王意志是王羲之进位为“书圣”的关键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其实在《晋书》修成之前,初唐书法家欧阳询在其《用笔论》中就说“冠绝古今,唯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

唐之后的人亦有不少人对张钟二王的成就反反复复作出评价,不过最为公允客观的,当属盛唐时期的张怀瓘,在《书断》的结尾处,张氏指出张钟二王“妙各有最”,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贯彻到底。因此在其诸多著述中一直是使用分类排序法对二王钟张进行排位。

有唐一代,由于唐太宗的推捧,欧阳询、等书家的实践,李嗣真等论家的响应,王羲之终于被推上了神坛。到了宋代,洋洋大观的《淳化阁帖》一半篇幅竟为二王书迹,更可谓气势撼人。至此,千年以来书圣王羲之的光辉形象生成了。

面对后世的影响——守变之议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代李世民在《晋书》中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两位皇帝的评价,似乎王羲之的成绩已被盖棺定论。但是人类的认识往往又是不断变化的。张怀瓘是一位反太宗权威的理论家,在盛唐时期提出相反观点,其《书议》 中说:“逸少则格律非高,功夫又少,是以劣于诸子。”更言“逸少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

与之前梁武帝、唐太宗的溢美之辞大相径庭。这些言论的出现,与大唐王朝书法的发展状况不无相关。到了盛唐时,人们的认识已不局限于王羲之书体模式之影响,毕竟王羲之时代只是新体初创的时代。当盛唐时张旭怀素酣畅淋漓的狂草(大草)产生,中唐时颜真卿厚重雄浑的楷书出现,初唐时王体字一枝独秀的时代便已不复存在了。

此时,唐人通过“二王并尊”的方式来打破“一王独尊”的局面。而到了宋代,宋太宗时《淳化阁帖》的刊刻正是对“二王并尊”观念的最好展示。在尚意的宋代,黄庭坚、米芾等大家更是成为王献之的追随者,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中间论书者, 以右军草书入能品, 而大令草入神品也。”米芾则更加不客气:“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也。”此外,黄庭坚又把王羲之的前辈张芝等人拉出来说事:

张芝书状二十许行、索靖《急就章》数行,清瘦绝劲,虽王氏父子,当敛手者也。今之学书者,知有二王,而不求之二王之上,亦未为善学二王者。

其实在宋代之后,张芝、钟繇的印象更加远去,而唐代诸家的新近成就又处在眼前,因此书坛上偶像崇拜的问题开始不仅限于“张钟二王”四家,在宋之后的书论中经常可看到唐宋名家成为世人追捧的新偶像,在此不必细述,总之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艺术的创作并不必守成,因为前代的经典随着时间的远去会变得渐渐模糊,而新时代又会面临新问题,只有创新才是艺术继续生存下去的必然方向。因此“二王并尊”,其实是将大王的经典范式与小王的创新精神并尊。

其次,自隋唐科举取士制度确立之后,传统世家大族的社会主导权进一步退缩,到了宋代,国家政权彻底成为庶族地主出身知识分子的舞台,社会思潮及人的意识形态更加发生转折。强调不拘一格,推崇个性特征,成为艺术创作的新潮。如果说唐宋张怀瓘、徐浩、黄庭坚、米芾等人的言论尚属站在艺术创作的角度打破世人对王羲之的盲目崇拜,抬高王献之则说明艺术创新之重要性。到了南宋,则有人直言不讳地贬斥大王。终其目的,是为通过贬王书的方式阐述其教化理念,消除社会浮躁之风。

元明两朝,对二王书法的推崇依旧风行,且基本未有反王声音出现。尤其元代以赵孟頫为主导,复古晋唐,对王书的学习也直接影响了明清时台阁体、馆阁体书法的形成。

清代中期,及至近代,书画领域忽然掀起了一轮轮的反王浪潮。绘画上反王画,提倡以书入画;书法上反王书,提倡以碑入帖。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这样评点二王:

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

反倒是儿子比更接本源地气。何绍基《书评》中则批判王书:

悬臂势如破空,搦管惟求杀纸。探求篆隶精神,莫学钟王软美。写字亦如做人,先把脊梁竖起。

这一切都与艺术创作跌入窠臼,金石考据兴起,乃至近代中 *** 运衰颓的社会大背景紧密关联。

因此,王羲之推古出新,确立经典,有唐一代被奉为“书圣”,后来人所遇到的问题即是:面对王羲之这样一位不偏不倚,兼通正变二体的书法家,当其中和风格被奉为圭臬之后,后学者们是守成还是继续创新?即守变之议。通过上述对唐之后崇王、贬王历史发展的大致梳理,不难看出书法艺术创作实际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复杂过程,经典只是范式,而非法则,不同时代不同情况,加之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既定的认识永远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而张钟二王的地位消长,只是艺术长河中的一个具体体现而已。

书圣王羲之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中国几千年书法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宋代的苏轼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五位大书法家。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山东临沂人。他七岁开始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游历名山大川,广集秦汉诸家书法之大成,形成了一种平和自然、奇逸豪放、含蓄有味的独特风格,开创了妍美流便的一代新书风。《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王羲之在书法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历来被誉为“书圣”。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湖南长沙人。他早年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的笔意,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很有王羲之楷书的风味。欧阳询还广泛地学习北朝碑刻,同时吸取唐朝其他书家的长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独特风格,世称“欧体”。欧体的最大特点是“险劲”,同时在险劲中求其平稳。好比悬崖峭壁上的高楼大厦,看来非常惊险,却筑得平稳坚固。

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是颜真卿(709-785),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健,充分显示出一种不为魏晋书法所拘束的大但创新精神,这在唐代书法家中是前所未有的。

他的书法有一种端庄厚重、朴质博大之美,呈现出一种雍容大方、开阔雄壮的气概。

颜真卿的书法,在魏晋之后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代表了唐代书法的第二次高峰,更加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著名碑帖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争座位》、《祭侄文摘》等。

唐代与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是陕西耀县人柳公权(778-865)。他也是唐朝书法第二次高峰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书法对柳公权早年影响很大,但柳公权也十分注重吸收隋唐以来的书法成就,从而逐渐创造出自己的健劲清瘦的风格。他的书法中,吸收颜体的成分较多,在用笔上强调骨力的美,但又有秀丽的韵味,在结构上讲究工巧严密,但又不失开阔自然的特点。柳体与颜体相比,柳体在秀丽中见雄壮,而颜体则在雄壮中见秀丽,各具不同的特色,所以素有“颜筋柳骨”之称。柳公杈的著名碑帖有:《玄秘塔》、《神策军碑》等。

宋代的楷书虽比不下唐代,但行草还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俗话说: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代书法的“尚意”,讲求意态,注重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苏轼,正是这样一位书法家。

宋代的楷书虽比不下唐代,但行草还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俗话说: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代书法的“尚意”,讲求意态,注重个人思想感情的表达。苏轼,正是这样一位书法家。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学识渊博,既是文学家又是书画家。他一生中最喜写字,几乎见到笔、纸就要写,但又从来不喜欢别人向他求字。早年他对金石碑刻十分留心,晚年对颜真卿的书法特别推崇。但他自己的书法不专宗一家,而是在继承多家成就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沉着、苍劲、豪放的书法风格,达到了既不同于魏晋,也不同于唐代的美的境界。

苏轼认为“书无常法”,但不是没法可寻,而是不死守前人章法。他还主张要有见识,学识丰富,书法才有进益,否则会徒劳无功。他有句名言:“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说:学习书法而无学识见解,专门摹仿,即使下的功夫再大,也不过徒有形式;只有读书万卷,心胸开阔,下笔才有神韵。苏轼的著名碑帖有:《寒食诗》、《赤壁赋》、《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等。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书圣王羲之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书圣”的美称。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祖父王正,是尚书郎,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他出身于官宦之家。

王羲之幼时并不显得比别的孩子出色,说话木讷,好像不那么聪明伶俐。十三岁时,曾去参见担任过吏部尚书、左仆射的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当时盛行吃牛心炙,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颛就割了先给王羲之吃。周颛是当时的高官和名士,因为他的缘故,王羲之于是开始为众人所知晓。

他长大后,富於思辩,以耿直著称。他喜爱书法,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他书法的人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

因为他的才华,所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很有名,是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的好子弟,将不比阮主簿差。”阮裕也称王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另眼看待。

当时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尚未婚配,郗鉴很喜爱这个女儿,就想为她选择一个好女婿。他与丞相王导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因此想着从王家的子弟中选择一个。王导满口答应,让他自己挑选。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渴望自己能被选中。而子弟中间只是少了一个人。等王府管家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有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坦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就下了聘礼,择为快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而“东床快婿”一说就是从这里来的。

王羲之对为官不太感兴趣。他曾被徵召出来任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他任参军,又升任长史。庾亮临去世前,上疏称王羲之清贵,有见识。朝廷又让他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王羲之既年轻又有美名,朝廷中的公卿都爱他的才能器量,多次召他任侍中、吏部尚书,他都不愿意就任。再拜授护军将军,他也推托迁延,不肯就职。

扬州刺史殷浩向来极为看重他,写信劝他赴命。王羲之回信说:“我向来没有在朝中任职的想法,在王丞相之时果然想要,让我入朝,发誓不答应,墨迹还在。”

王羲之后被任他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殷浩与桓温不和。王羲之认为国家的安宁在于内外和睦。于是写信给殷浩劝诫他。殷浩不听。到殷浩要北伐时。王羲之认为必然失败。写信劝止,言辞非常恳切。但殷浩还是出征了,果然被打败。由此可以看出王羲之还是很有政治谋略和眼光的。

王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有山水美景,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闻名于世,都在这里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所以王羲之很喜欢这个地方,很喜欢和这些人交往。

永和十一年(355年),因为见惯了官场的黑暗,也不愿受官场上小人的欺凌,暮春的一天,年过半百的王羲之在父母的坟前对天发誓:“绝不再涉足官场踏入仕途,如违此言就是不孝之子,为天地所不载,名教所不容。坚定的誓言,犹如天日。”因此称病辞官。迁居于绍兴金庭。从此以后,朝廷因为他的誓言发得狠毒,也就不敢再征召他了。

史书上说:他辞官后,“携子王操之由无锡徙居绍兴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王羲之去官后,与此方人士尽情游山玩水,渔猎取乐。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他感叹说:“我最终将游乐而死。”

王羲之很享受这种生活。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古代的遁世者有的披发装疯,有的故意行事污秽,可谓艰难。现在我闲坐而得到安逸,顺遂了多年的心愿,这样可喜的幸事,难道不是天赐给的吗!违背天意不祥。最近东游归来。种植桑树果树。现在长得茂盛已经开花。带着诸子,抱着幼孙,在树木中游览。摘到甜美的果子,就切开来大家吃,博得眼前的欢乐。”好一幅景美人乐的图画。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羲之对此时的生活其情怡怡,其乐融融。

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去世,终年五十九岁。死后安葬于瀑布山。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孩子们遵照父亲的遗嘱,坚决推让不接受。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座里程碑。

他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深受教益。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卫烁,她师承钟繇,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书法技巧和她们家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形成的书法风格。《唐人书评》里说:“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这段话把卫夫人书法的妙处形容得很形象。

不过王羲之没有停步于此时所学的东西,而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他自己说:“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 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在书法写作上是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一步步地向前走。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无论是师学钟繇,还是学张芝,都能自我融化,为己所用,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灵活妙用,融入到真行草体中去,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影响深远。萧衍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说到王羲之自然不能不提《兰亭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古代民间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乘着酒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

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亘古”的序文。《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洁的艺术情操。据说事后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写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特别爱重此文,交付子孙传藏。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是因为他的笔法精湛。他创造的富有表现力的笔法,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他让每个字都显得飘逸流畅,给人一种闲适舒畅之风,形成了别树一帜的风格。他的书法在章法上也有着过人之处。不论是《兰亭序》还是他的《快雪时晴帖》,在章法布局上都是不拘一格,且能成为一个整体,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他的书法作品充满感情色彩,都是真情之作,尤其是《兰亭序》,笔法随着心情的起伏而起伏,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王羲之的传闻很多,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对他的喜爱。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

王羲之还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的技巧。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来。一问才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想与他商量买下那群鹅。那个道士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买鹅,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道德经》,便将那些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成就了书成换白鹅的佳话。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人影响极大。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书法的高潮出现在南朝梁时,第二次则出现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通过评论历史上的书法家钟繇、王献之、子云、王蒙、徐偃等,得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的结论。并且说:“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被确立并巩固下来。

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学习书法的人,都推崇“二王”。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书法名家崇拜仿效王羲之,因此使得王羲之享有了“书圣”的美誉。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千方百计才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他命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他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比真迹要逊色的唐摹本。

王羲之超凡脱俗的品格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让后人为之敬仰。前面我们说到,曾经有人把《兰亭集序》和石崇的《金谷诗序》做比,为此苏东坡在《右军斫脍图》中评论道:“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金谷之会皆望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苏东坡的意思是说,就聚会的人员来说,金谷聚会的人都是“望尘”(追名逐利)之人,远不如兰亭聚会的人物高雅;就王羲之与石崇的比较而言,那是鸿鹄(天鹅;在中国的神话中,鸿鹄还指白色的凤凰)与鸱鸢(也就是那低飞于草甸和沼泽上,觅食鼠、蛇、蛙、小鸟和昆虫的鹞鹰)的关系,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一比喻太形象生动了,应该点赞!

书圣王羲之

毛笔书法的巅峰之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喝醉后,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这个故事更有趣的是后半段,相传王羲之酒醒后又写了几遍,可怎么也没有醉酒后写的好,他也只能唉声叹气。

兰亭集序现流传有各种版本,但都不是王羲之亲笔所写,是各朝代的名门大家临摹的。王羲之的真迹早已失传。《兰亭集序》享受众星捧月的荣光,堪称书法上最耀眼的明珠。它到底有多好呢?书法大家唐冯承的摹本,一度被认为写得和原作最接近最像。下面来欣赏唐先生的摹本:

唐冯承素摹本,对着真迹勾摹,是最像原作的摹本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好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有乌黑一团的涂抹。我初看的时候,感受也这样,还产生怀疑,会不会是一些文人墨客“捧出来”的?!

带着困惑和质疑,我开始去搜集书法家们对这幅“神字帖”的鉴赏,看得多了,也渐渐能理解书圣神作的奥妙之处。

黄庭坚曾称赞《兰亭集序》,说此帖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这是对《兰亭集序》笔法之美的评价。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有评价,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章法精妙,其字皆映带而生,整幅书法的字或小或大,看似是随手所书,实则有着严谨法度。是对《兰亭集序》章法之美的评价。

书法家包世臣点评最为精准,他说王羲之的字,看起来大大小小,单看一个字,不见得怎么好,放在一起,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就如同“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还有的评价更夸张,说哪怕是涂了,也是“天机错落”——每个字都恰好落在上天指定的地方。把涂抹的黑团也说得可爱无比,oh,god! 是上帝安排它在那儿的~

赵孟頫摹本,很美,但多是严谨和典雅,缺少自然洒脱

包世臣的评价,不禁让人想起宋代青原行思大禅师的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原来书法也有三境界啊!我刚看时,就只看到歪歪扭扭的字,还处在最底层的段位呢。

如果一个字一个字挑出来看,不但看不到特别之处,反而会看到不少毛病。字不规整,有的倾斜,有的涂抹……也就无所谓神奇。但作为一个整体来观摩,顿觉“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倘若不服气,你可以拿起一支笔,自己临摹一番,写出来的字不是向四面八方奔跑而去,就是扭打作一团,怎么也写不出字与字之间的和谐来。

结合王羲之的流传的小故事来看,更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伟大之处。他非常刻苦,一生痴迷书法,苦练不辍,追求把字写到极致。

有一次王羲之在专心致练字,连丫头端来蒜汁和馒头放在旁边都没发现,丫头怕他饿着,便叮嘱他趁热赶快吃完。丫头把此情景报告了王夫人,夫人很担心,于是和丫头一同赶过来,只见王羲之一手拿着馒头蘸墨汁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他勤奋练笔,每当写完字后就去家门口的水池洗笔,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们把这个水池称作“墨池”。根据记载,王羲之居住过的绍兴兰亭、江西临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积谷山,以及江西庐山归宗寺等处,都有他的墨池。

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中国书法的灵魂所在,它早已镌刻在中华民族的根上,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由书法而起,不仅仅限于书法。我们常常所说的“五四精神”、“北大精神”,甚至“企业家精神”,它们都是有相同之处的,相互浸润,彼此滋养。

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已经渗透进每个工种,木工、瓦工、车工、电工、缝纫工、制笔工……正是在每一个领域,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不断突破已有的极限,共同推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

树人湖笔就是一家拥有无数制笔工匠的企业,秉承教育树人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用上真正优质的文房四宝用品。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制作一支毛笔,有12道大工序,120道小工序,每一道都必须小心谨慎,才能保证制作出合格的毛笔。一个技艺纯熟的制笔师,一天最多也仅能制作出10支中等大小的毛笔。

即使如此,树人湖笔仍然不为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毛笔质量,坚持制笔中的三义四德。既在“精、纯、美”上精益求精,也在“齐、尖、圆、健”上尽善尽美。

兰亭集序气派极大,提笔就对着千秋万代写,自信弥天,是勤奋工匠加文艺天才的手笔。到现在,千年已过去,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就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羲之也已沉睡前年,兰亭真迹,也被唐太宗带入陵寝。

但王羲之“天下行书第一人”的美誉流传了下来,还会一代又一代传流传下去;他在书法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已沉淀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深处。

书圣王羲之的典故

王羲之,中国东晋 书法 家。历任秘书郞、宁远、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对楷、行、草主体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兰亭集序》、《快雪时晴贴》、《初目帖》等。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书圣王羲之的 典故 ,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圣王羲之的典故:相聚兰亭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 疾病 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 天下 第一 行书 ”。

书圣王羲之的典故:称病弃官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自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发多个地方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豆腐干豆腐右军祠于墓前。

书圣王羲之的典故:妙书春联

东晋 书法家 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 对联 是: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幅写的是: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经是 除夕 ,第二天就是大年 初一 ,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 办法 。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口: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幅对联写的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是也不能将这幅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着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的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书圣王羲之的典故:竹扇题字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 兴趣 ,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书圣王羲之的典故:入木三分

书圣王羲之简介

生平传略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

晋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小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罢。也因为这个典故王羲之简介,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次征召为侍中、史部尚书等职,他都坚辞不受。他不喜当官、更喜欢清静。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职期间,曾对宰相谢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青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他还对饥民开仓赈济。这些都说明他不慕荣利但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书传世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二十四个字,被清乾隆皇帝列为《三希帖》之首。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王羲之还善于绘画,是历史上比较早的兼精绘画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个儿子都善于书法,是一个闻名于世的书法世家,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艺术特色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学习的帮助也是极为显着的。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又以兰亭叙为最极品;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右军宦游山阴,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修袚褉之礼。饮酒赋诗,由他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乘兴而书写了一篇序,记序盛会,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名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

右军将之传给子孙,直至七代孙智永,遗付给辩才,后来被唐太宗「骗」入内廷,唐太宗对他的字着迷不已王羲之简介,曾命搨书人赵模等各搨数本赐给王、臣、真迹则陪他殉葬在昭陵了。武后时,韫桓掘发,真迹又复出,收入玄宗内府,且刻石置于学士院,称为「定武兰序」,经历宋、金而亡。但此本和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各不相同,很难确定究竟原来是什么样子。

书圣王羲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书圣王羲之 电影、书圣王羲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