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探险(南极探险之旅)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极探险,以及南极探险之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在南极探险?
南极洲是一片宁静的大陆,它气候寒冷,经常刮狂风,下暴雨。这儿没有人烟,只有少数几种动植物可以生存。
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极为悲壮,极为漫长。早在200多年前,一些探险家破冰进入南极圈,然而他们始终未能见到南极大陆。
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曼森率领一支探险队向南极进发了。他们的交通工具是四架雪橇,每个雪橇都由13只狗拉着向前跑。
阿曼森每跑一段路,便放下一批食物,并将它们储藏在冰雪中,用作返回时的口粮。
狗拉着雪橇飞快地向前奔跑。这些狗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极耐寒的狗,它们与人生死与共,成为征服南极的勇士之一。
阿曼森他们经过53天的漫长旅程,终于胜利到达南极。人们欢呼雀跃,南极第一次有了人类的足迹。阿曼森成为征服南极的第一人。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像阿曼森一样胜利抵达南极,许多人在前往南极的途中,或是在返回途中,因为遭遇风暴或是食物缺乏,最后牺牲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
沙克尔顿南极探险结果怎样?
之一:极地遇险
沙克尔顿在1908~1909年的南极探险中,尽管没有如愿以偿地到达南极点,但找到了通往南极点的路线,并且创造了到达南纬88°23′的最南纪录。他那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使他成为英格兰的民族英雄和著名的极地探险家。
沙克尔顿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决心再进行一次尝试。
1914年7月,沙克尔顿率领由11名科学家和17名船员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持久”号考察船离开了伦敦,开始了他领导的第二次南极考察。鉴于南极点这块地理发现金牌已被阿蒙森和斯科特所摘取,他不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要走自己的路。于是,他把横穿南极大陆作为这次探险的目标。先从威德尔海海岸出发,途经南极点,最后到达罗斯海边缘的麦克默多海峡。
沙克尔顿向莫森购买的“极光”号考察船,也与“持久”号同时出发,它的任务是把一支支援队和部分燃料及食品运送到罗斯海沿岸,由该支援队穿过比德莫尔冰川布设一些仓库,供横穿南极大陆的沙克尔顿使用。
1914~1915年,南极夏季期间,威德尔海的冰情异常严重。“持久”号在1914年12月5日离开南乔治亚岛的一个捕鲸站后,在快要到达最终的停靠港——瓦塞尔湾时,船被冷酷无情的海冰死死缠住,无法脱身。船体周围起初是半溶状的海冰,但不久就把船封冻在长5千米、宽4千米的大浮冰中,无法前进和后退,再加大马力也无济于事,只好随冰漂流。突然,一股强劲的北风吹来,使封冻船的浮冰迅速前进。正在这时,又刮来一股神秘的南风,与强劲的北风相互抵消,才使他们避免了一场灾难。沙克尔顿的横穿南极大陆的计划刚刚开始实施,船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冰漠之中,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向西北方向漂移,这使他极为不安。在漂流到南纬70°时,冰山向他们袭来。
在巨大冰块的冲击下,船体被击穿了0.6米大的洞,海水涌进船舱,他们连续往外抽了3天海水,并且拼命地去堵洞口,但是毫无用处。沙克尔顿没有办法,只好做出弃船的决定。于是,人们携带3只小艇、雪橇和食品,心情沉重地离开那垂死挣扎的“持久”号船,来到近处运动的大块浮冰上。这里,他们距离可能得到援助的地方有1760千米。
“持久”号一连3周忍受着巨大冰山的相互冲撞,但它仍然被冰冻在浮冰上。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时地到船上寻找些有用之物。
1915年11月22日,历经冰山折磨的“持久”号再也支持不住了,渐渐地沉入大海。沙克尔顿一行仍然停留在漂移的海冰上。船沉了,使他横穿南极大陆的计划化为泡影。
南极的夏季到了,帐篷里特别闷,浮冰的表面渐渐变成冰泥。他们几次想移动一下帐篷,都因冰不牢固而告失败。食品也成了问题,虽然经常派人抓些海豹来吃,但也不得不把4支狗队的狗射死充饥。
圣诞节和元旦快到了,要想到达波利特岛显然是不可能了。他们仍然呆在冰上随冰漂流。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漂流到克拉伦斯岛或象岛,若不能到达其中任何一个岛的话,就只得听任大西洋的摆布了。
直到1916年4月9日,他们随冰漂流到碎冰边缘,小船周围冻的冰化开了,于是3只小船都顺利地下水了。冰山激起的巨浪,不时地向小船扑来,水手们的衣服被海水打湿,不一会儿就冻成了冰人。小船上没有淡水,食品也不充足,他们嘴干口渴,饥寒交迫,还要忍受着盐水刺激冻伤部位的剧烈疼痛。他们白天划船前进,夜里在冰上扎营休息。终于在4月16日,即“持久”号遇难的第6个月,沙克尔顿率队员们登上了象岛。这是一个小岛,找不到任何可以救命的东西,只有一些企鹅栖居在这里,但不久也都迁走了。沙克尔顿认为,他们不能在这里冒寒冬的威胁。于是,他决定带5个人,乘长6.85米、宽1.8米的小艇“詹姆斯·凯尔德”号航行到南乔治亚岛,以寻找捕鲸者的援助。
之二:极地脱险
4月24日清晨,沙克尔顿等6人乘“詹姆斯·凯尔德”号,带着30天的食物、淡水和燃料,动身出发了,留在岛上的人们,以热茶为他们送行。
沙克尔顿把队员分成两班,3人观察和操纵小艇,3人挤在甲板下潮湿的睡袋里休息,4个小时换一次班。然而,小艇随着风浪上下颠簸,休息的人被弹上弹下,得不到安宁。风浪又不时地把海水涌进船内,他们需不断地往外掏海水。
他们就这样在漫无边际的南大洋中航行了14天。航行了1280千米,终于来到了南乔治亚岛。沃斯利驾驶着小艇,慢慢地靠近海岛。谁知这时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小艇被吹离了岸边。他们在海中漂泊了好几个小时,后来风向变了,又把小艇吹向岸边。6个疲惫不堪的人连续奋斗了9个小时,尽管海岸近在咫尺,可他们却无法靠岸。
第二天清晨,沙克尔顿试图找一个登陆点,但狂风依然不停地刮,他们忍着口干舌燥的痛苦(因为淡水用完了),整天与狂风搏斗,直到夜幕快要降临时,船才在金哈康湾靠了岸。
他们把船上的储备品一一搬上了岸,又试图把船也拉上岸,但没有成功。沙克尔顿留下一人看船,其他人就地休息。过了几小时,全体队员出动才把船拖上了岸。
他们的命运实在太糟了,因为他们求救的捕鲸站在岛的另一面,要到那里,或是横穿小岛,步行而去,或是乘小艇前往。小艇现在破烂不堪,无法再继续航行了,而且两名队员的身体极为虚弱。
6个人当中,只有沙克尔顿、沃斯利和克林的身体还能顶得住,于是,沙克尔顿决定他们3个前去求援,其他3人留下。5月19日,沙克尔顿等3人带着汽化油炉、一套炊具、一把手斧、48根火柴和15米长的登山绳及一些食物出发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走着、爬着,翻过了一座1200米的高山,最后来到了一个险峻的山坡旁。他们好不容易爬上了山坡,可是下面漆黑一团,怎样下去呢?他们3个手拉手,坐着滑了下去。这是他们整个旅程中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因为不知道前面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但命运这次没有捉弄他们。当他们下滑一阵子休息时,已下滑了1.6千米,这等于他们历尽艰辛爬上山坡的一半距离。在以后的行程中,他们不时用指南针来校正方向,也不时停下来休息并吃点东西。最后,经过36个小时的艰难行进,这3个衣衫褴襟、污秽不堪的人,披着满头长发,终于找到了挪威捕鲸站。捕鲸站的管理员李利船长,是沙克尔顿和沃斯利的好朋友,当他见到这3个人的时候,竟然连沙克尔顿也认不出来了。
12小时后,一艘捕鲸船载着沙克尔顿、一名英国捕鲸者和一名挪威志愿船员,向象岛驶去。但不久就被110千米宽的浮冰挡住了,几经努力都未成功。因该船只带了10天的燃料,又没有破冰能力,只好撤回驶向福克兰群岛。在这里,沙克尔顿第一次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当时正值战时,英国海军部没设置援救南极考察队的机构,但是,沙克尔顿与巴西的乌拉圭亚纳的拖网渔船取得了联系。在6月份,他驾渔船去象岛,看到了象岛,但没能靠岸,因为只带了3天用煤,他不得不回到福克兰群岛。在那里,他紧盯着麦哲伦海峡,看是否有英国的货船经过。然而,他失望了,观察了许久,也未见一艘英国货船经过。他只好租了一艘船龄40年的纵帆船,去搭救象岛上的22名队员。可是,出师不利,再告失败。8月,他借到智利的一艘拖船,第四次去象岛。这艘船是钢壳船体,不耐冰,但非凡的沙克尔顿找到了一条容易接近象岛的航道,在8月30日终于到达了离别4个半月的象岛。岛上的人们,在最后的几周内,一个个饿得死去活来,但仍然坚信沙克尔顿队长会来营救他们。当船靠岸时,他们高兴得快要发疯了。简短的庆贺之后,队员们都上船返回欧洲。
此时,沙克尔顿的营救工作还没做完。与“持久”号同时启航的“极光”号,顺利抵达罗斯海沿岸后,支援队就穿过比德莫尔冰川去设置仓库,就在这期间,一场暴风把“极光”号的锚链刮断了,船受损严重,在罗斯海漂泊了几天就回新西兰了。然而,支援队的10人被弃留在罗斯岛的埃文斯角。沙克尔顿赶到新西兰找到“极光”号,很快修复好,就随船到罗斯岛接回岛上的支援队。至此,沙克尔顿的这次“横穿南极大陆的考察”才算告一段落。全体船员和队员得救了,无一人失踪。
1922年,沙克尔顿组织领导第三次南极考察队再度赴南极。但他到达南乔治亚岛时却突然发病,这位杰出的极地探险家不幸逝世,年仅48岁。
斯科特南极探险是怎样的?
之一:向南极进发
阿蒙森首次登上南极点之后的第33天,英国的斯科特极地队也到达了南极点,但他们的经历和后果与阿蒙森相比,有天渊之别。
1904年,斯科特完成首次南极考察回国后,就忙于四处讲演和著书立说。不久又与女雕刻家凯思琳·布鲁斯小组结了婚。1909年1月,当他得知妻子怀孕后,强烈的家庭意识使他想重新组织领导南极探险队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以此来尽快晋升为将军。
罗伯特·斯科特与此同时,斯科特得到一则使他大为吃惊的新闻:曾是他手下的沙克尔顿,1909年1月9日率领英国南极探险队到达南纬88°23′的地方,离南极点只有180千米了。这则消息更加激起他重返南极的念头。
斯科特组织了当时最为庞大的南极探险队,包括7名军官,12名科技人员,14名海军士兵,并于1910年6月离开欧洲。
因为斯科特对用狗有偏见,而认为用机械运输有前途,因此,他这次带了三辆履带式拖拉机,而拒绝了南森让他用狗的建议。
1910年10月中旬,斯科特在墨尔本收到阿蒙森拍给他的电报,但并没有引起他太大的注意。
“新大陆”号船长57米,吃水5.8米,总吨位392吨,最大航速为6.5节。1910年10月25日,斯科特乘“新大陆”号离开新西兰。12月9日,船进入浮冰区。漂浮的冰块、冰山封锁了航道,使前进十分困难。斯科特本想在圣诞节前赶到麦克默多海峡,但一直拖延到1911年1月3日,他们才来到克罗泽角近海,从望远镜中能看到他们上次设下的通信站。
第二天,来到罗伊兹角和冰舌之间的埃文斯角,斯科特决定在这里建基地,船靠在离岸23千米的固定冰旁后,立即开始卸货和设营。
到1911年1月6日,米尔斯有了两支狗队在运输,两天后,奥茨套上了一些马。一辆履带式拖拉机在冰缘破裂时掉入海里,但另两辆在从船到岸的冰面上拖运货物中,大显身手。到1月21日,一幢别具英国海军海岸建筑风格的小房,在埃文斯角落成了,所有物资也都卸运完毕。四天后,斯科特就带领着12人、8匹马和2支狗队去布设仓库了。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新手。三周以来,他们每天工作17个小时,抽空吃饭和睡觉。事实表明,狗和马不可能一起齐心协力来运输,因为它们的前进速度不同,要使它们同步,既损狗又耗马。2月16日,他们才到达南纬79°27′,离斯科特计划在80°的主仓库目标还差67千米。他深知,若继续往前走下去,有可能遇到南极寒冷黑夜的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就在这里把一吨重的燃料、食品卸下雪橇,设了一个仓库,称为一吨营地,然后赶忙返回。
对南极探险人员来说,浮冰是很大的威胁2月28日,鲍尔斯、彻里·加勒德和克林3人,带着5匹马去棚屋角。但由于浮冰的原因,直到6周后他们才回到埃文斯角基地。此次布设仓库的旅行,结果令斯科特极为不安,狗虽无伤亡,但带去的马无一剩下,况且又没有到达预定地点。
冬天来临了,只能带领他们在基地里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包装食物、训练马狗,制作、维修或改进雪橇、衣服和拖拉机齿轮等。
之二:确定极地队人选
等到冬去春来,斯科特把人员分成4个支援队,每队4人,每队独立,但人员可以互相调换,拖拉机、狗和马在希望山以远使用。他计划用一个支援队从希望山返回,另3个支援队开始攀登比德莫尔冰川,大约上到半路,又一个支援队返回,从剩下的两个支援队中挑选出4人组成极地队,担负到达南极点的重任,其余4人返回。
每件事情都是按4人设计的,雪橇是由4个人拉着,帐篷睡4个人,炊具仅供4人用,每周定量按4人包装。
1911年10月24日,埃文斯上尉等4人驾拖拉机离开棚屋角开往南纬81°31′,在那里等待主队。但他们离开棚屋角只走了64千米,拖拉机的注油系统就坏了,只好被扔在雪地里。埃文斯留下马的饲料,拉着半吨补给品向约定地点前进。11月15日,他们到达胡珀山,并在那里设下胡珀仓库。
与此同时,斯科特和其他人于11月1日和2日离开棚屋角,途中见到拖拉机遇难,只是感到失望并没有感到意外,他们装好埃文斯丢下的饲料就继续前进。路上积雪松软,马踏破不结实的外壳,拉着雪橇几次掉进雪里。他们在11月15日到达一吨营地。他们补充了仓库的燃料和食品,对仓库进行了重建。斯科特计算,从此处往返南极点,需要每天平均24千米的速度。在后来的16天中,他也毫不费力地保持着这个平均速度,按时到达胡珀山。
11月24日,第一支援队返回,不是原计划的4人,而是改为2人返回,这是斯科特的临时决定。
他们隔一定的距离就杀马,并布设仓库,12月10日到达比德莫尔冰川脚下。第二天,狗拉着主队取近路上了比德莫尔冰川,同时,第二支援队的2个人和狗队返回。
但是,这这仅仅开始而已,道路险峻,地面崎岖不平,暴风雪随时可能袭击。但他们能够每天行进,只在经过最险恶的地方,才不得不分段运雪橇。同时,一共由4个人组成的两个支援队回去了,现剩下8人继续前进。斯科特停止了每天坚持平均速度的尝试,改为记时法,每天拉雪橇前进9个小时,加上装卸营地时间,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只在当天气不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才休息。
圣诞节这天,斯科特完成了到达南极点的极地队的最后人选,改变了原来4人的想法,由5人代替。
之三:南极捐躯
1912年1月4日,极地队出发了。在之前,他们把雪橇砍短了,而且对滑动装置进行了修理。1月8日,他们穿过沙克尔顿创造的最南纪录。此时,对斯科特来说,前途有两种:要么到达不了南极点;要么,到达了南极点,但可能回不来。但对斯科特来说,只有前进一条路可走。
1月16日,他们到达了南极点,发现了一架帐蓬,里面有一些被抛弃的工具和3条袋子,袋子里装着两打未开封的手套和袜子。另外,还有阿蒙森给斯科特的便条和一封信。阿蒙森在便条中请求斯科特把这封信转交给挪威国王。他们对这架帐篷拍了照片,并画出了它的图样,然后,升起了“可怜的被人欺辱的英国国旗”,并对这面旗也拍了照片。
他们在南极点呆了2天,重新确定了南极点的位置。测得的结果,与阿蒙森确定的南极点只差几百米。这个误差可能是仪器的误差引起的,也可能都不那么准确。
1月18日,他们开始返回。对斯科特来说,他的愿望已成泡影,但他前面还有漫长的道路,还必须靠自己拉着补给品徒步走完。
虽然斯科特已经返程了,但是白天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行进路上,既无欢乐又无歌声,只是每天9小时的艰难跋涉,同时,队员们的伤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2月7日,他们回到比德莫尔冰川的源头,从仓库里捡起只够用3天半的定量,奔向该冰川半路的云标山。食品太紧张了,3天半的食品,他们却用了6天。因为他们跨越支援队曾受阻的险恶的冰缝区,行进缓慢,最终到达了云标仓库,取出了4天的食品和一些地质样品。
斯科特等人蹒跚地走着,终于来到了南冰障仓库,本想吃个饱的队员们却发现油桶的焊锡已经被冻裂,煤油全部流失。这时,斯科特第一次对他们是否能回到基地感到怀疑。此时,他们的煤油只够用5天了,所以除非他们加快步伐,否则到不了胡珀山。
当他们的煤油只剩下一点点时,气温突然急剧下降,斯科特在3月里的日记中已经清楚地表明,他和他的同伴对生存下去的勇气一天天地减弱,绝望的情绪日复一日地增强起来。
南极斯科特纪念碑斯科特的最后一篇日记是3月29日写的。日记中说:“自21日起暴风雪一直在刮。20日这天,我们每人只有两茶杯燃料和够两天的食品。我们每天都准备启程走完这17千米的路程,赶到救命的仓库,但是,我们却无法走出帐篷。假若我们走出去,那么,暴风雪一定会把我们卷走,并埋葬于茫茫大雪原中。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们要坚持到底,但是,我们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极点了,悲惨的结局马上就会来到。说起来也很可惜,恐怕我已经不能再写日记了——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
他的日记的最后一句话是:“看在上帝的面上,务必请照顾好我们的家人。”
就这样,斯科特为南极探险事业而捐躯了。直到1912年10月28日,他及同伴们的尸体才被发现。
南极探险记初中生作文600字
写作思路:将自己在南极探险过程遇到的种种事情详细地描述一下,同时把自己在探险中学到的道理以及感受阐述一下,要流露出真情实感,避免平铺直叙。
正文:
一直对汤姆·索亚惊险波折的历险心驰神往,我时常幻想着也能如此游历一番。赶巧,相熟的一名经常四处游历的冒险家愿意带上我和同学小雨,三人组成一支探险小队,去南极冰川探险。
这位冒险家名叫弗雷迪,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们总喜欢跟着他。
一行人兜兜转转,历尽千辛来到了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走着走着,小雨突然大叫:“哇,快看快看!”
我们下意识地朝小雨手指的方向看。天哪!竟然是几只小企鹅!企鹅被喻为“南极绅士”、“冰雪小精灵”,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却又整齐划一,那样子可爱极了,我们赶紧掏出相机拍摄。
拍了照,我们恋恋不舍地继续往前走。行至两座冰山间,山上突然滑下几串冰锥,慌乱间,我们四下逃散。我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随即又回过神来,一边盯着上方的冰山,一边迅速撤离。恍惚间,落下的冰锥形成了一片不规则的冰锥阵,将我们困在了里面!
大家都吓坏了,左冲右撞地试图将冰锥顶开,闯出一条路来。一扭头,只见小雨紧紧抱住一根较粗大的冰锥,卯足劲儿往自己的方向拉,奈何冰锥却纹丝不动,她似乎有些怒了,松开了冰锥,狠狠往上面踹上几脚,最后索性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这时,我发现远处有一团逐渐放大的浅灰色物体,便朝弗雷迪大喊:“弗雷迪!快看!那是什么?”
弗雷迪知识渊博,一下就认出那是一群最为凶残的海豹——豹形海豹。原来我们误打误撞,竟然进入到这群豹形海豹的专属领地,被它们视为了不怀好意的侵略者。
“倒霉呀——”我不禁暗叹一声。被困在一线天的冰锥阵中,还随时有可能遭遇海豹的袭击,不免令人心生绝望。
海豹行进的速度越来越快,约莫不出几分钟就要到近前了。只见弗雷迪捡起散落在地面上的冰锥,狠狠地朝冰山刺去,冰锥成功被刺入到冰山内。很快,大家就明白过来,依样画葫芦往冰山体刺起冰锥。眼看海豹就要到我们跟前,大家卯足了劲顺着冰锥攀上了冰山。
冰山上暂时还是安全的,大家身上的衣物被落下的冰锥和冰山的棱角划得近乎稀烂,身体也有多处擦伤。
冰山下的豹形海豹们立着巨形的身子,伸着白色带有黑色豹斑的脖颈朝我们咆哮着。开始,它们还精力充沛,吼叫的声音连天空也要为之色变,但慢慢地,它们就失去了耐心,不甘地低哮几声,离开了冰山。
获救了?我有些恍惚。“成功了,弗雷迪,我们成功了!”小雨兴奋地叫着。虽然豹形海豹已经远离,我们也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赶紧滑下冰山,在弗雷迪的带领下离开了这片危险地带。
南极探险发现了什么?
1.是谁发现了南极?
数百年来,各国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奔向南极洲,有的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贡献于南极大陆的发现。但谁是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迄今仍有很大争议。这一方面是客观的原因,年代久远,证据不充分,另一方面则是主观的原因,涉及到有些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和民族尊严等。英国探险家库克,经过两次环球航行后断言,不可能存在一个富饶的南方“未知大陆”,但后来却有些人拼命证明他是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俄国的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看见了靠近南极大陆的亚历山大一世地,但有些人却说他们不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但是这些早期南极探险的先驱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和毅力,是值得称颂和学习的。他们的业绩,不但名垂于史册,而且还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探险家和科学家,投身于南极科学考察事业。
2.最早去南极探险的是哪些国家的探险家?
最早寻找南方“未知大陆”的有英国、俄国、美国和法国。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在1768年率船开始寻找南方大陆,首次环绕南极航行,驶进南极圈,抵达南纬71度10分的海域,他是南极探险的先驱。英国的威廉·史密斯,在1819~1821年,5次率船到南极海域航行,发现了南设得兰群岛。俄国的别林斯高晋,在18l9年率船到南极,驶入南极圈,环绕南极航行,几经航行,在1821年发现距南极大陆不远的彼得一世岛。美国的纳撒内尔·帕尔默,在1820年率船驶向南设得兰群岛海域,继续航行,发现南极半岛。英国的詹姆斯·威德尔,在1822年率船向南极挺进,创造了南行的新纪录,到达南纬75度15分的海域。法国的迪蒙·迪尔维尔,在1839年向南极进发,在南极圈附近,发现一条海岸线,并登上岸边。
英国的詹姆斯·罗斯,在1840年开始,率船驶抵南纬78度11分的海域,又创向南航行的最高纪录,发现了大陆冰障和两座火山以及多个群岛岛的,并寻找到南磁极,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3.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是谁?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阿蒙森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3次率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1897年,他在比利时探险队的航船上担任大副,第一次参加了南极探险活动。1909年,当他正在“先锋”号船上制订征服北极点的计划时,获悉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已捷足先登,他便毅然决定放弃北极之行的计划,改变方向朝南极点进发。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起航。他在途中获悉,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组织的南极探险队,也是以南极点为目标,早在两个月前就出发了。这对阿蒙森来说,是一个不是挑战的挑战,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费拉姆”号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阿蒙森在此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于10月19日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前半部分大约六七百千米的路程,他们乘狗拉雪橇和踏滑雪板前进。后半部分路程主要是爬坡越岭,尽管遇到许多高山、深谷、冰裂缝等险阻,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天公作美,他们仍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阿蒙森深信斯科特很快就能到达南极点,而自己的归途又是相当艰难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他便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阿蒙森这样做的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回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
阿蒙森在南极点上停留了3天。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们再乘“费拉姆”号离开南极洲,于3月初抵达澳大利亚的霍巴特港。
阿蒙森伟大的南极点之行,轰动了整个世界,人们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欢呼喝彩。
4.南极最伟大的探险家是谁?
罗伯特·弗肯·斯科特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斯科特攀登南极点的行动虽比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早约两个月,但他却是在阿蒙森摘取攀登南极点桂冠的第34天,才到达南极点,他的经历及后果与阿蒙森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他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
1910年6月,斯科特率领的英国探险队乘“新大陆”号离开欧洲。1911年6月6日,斯科特在麦克默多海峡安营扎寨,等待南极夏季的到来。10月下旬,当阿蒙森已经从罗斯冰障的鲸湾向南极点冲刺时,斯科特一行却迟迟不能向目的地进军。因为天气太坏,虽值夏季但风暴不止,又几个队员病倒了,所以直到10月底,斯科特便决定向南极点进发。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探险队从营地出发。每天冒着呼啸的风雪,越过冰障,翻过冰川,登上冰原,历尽千辛万苦。当他们来到距极点250千米的地方时,斯科特决定留下他本人和37岁的海员埃文斯、32岁的奥茨陆军上校、28岁的鲍尔斯海军上尉,继续向南极点挺进。
1912年初,应该是南极夏季最高气温的时候了,可是意外的坏天气却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他们遇到了“平生见到的最大的暴风雪”,令人寸步难行,他们只得加长每天行军的时间,全力以赴向终点突击。
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他们忍着暴风雪、饥饿和冻伤的折磨,以惊人的毅力终于登临南极点。但正当他们欢庆胜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阿蒙森留下的帐篷和给挪威国王哈康及斯科特本人的信。阿蒙森先于他们到达南极点,对斯科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他们从欢乐的极点推到了惨痛的极点。
此刻,斯科特清楚地意识到,队伍必须立刻回返。他们在南极点待了两天,便于1月18日踏上回程。半路上,两位队员在严寒、疲劳、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先后死去。剩下的队员为死者举行完葬礼,又匆匆上路了。在距离下一个补给营地只有17千米时,遇到连续不停的暴风雪,饥饿和寒冷最后战胜了这些勇敢的南极探险家。3月29日,斯科特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现在已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们将坚持到底,但我们越来越虚弱,结局已不远了。说来很可惜,但恐怕我已不能再记日记了。”斯科特用僵硬不听使唤的手签了名,并作了最后一句补充:“看在上帝的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
过了不到一年,后方搜索队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了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并就地掩埋,墓上矗立着用滑雪杖作的十字架。
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的17千克重的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关于南极探险和南极探险之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