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女人啊,在爱情里失去理智有多可怕?
看着胡永梅把匕首插向自己,结束自己可悲可叹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
一个大家闺秀,容貌秀美,知书达理,写得一手好字,她应有美好的人生,却因为爱而丧失理智,生生把自己活成悲剧。 或许我们可以说,是两个男人改变了胡永梅的一生。
一个是吴聘。胡永梅和吴聘是青梅竹马,她最大的心愿是嫁给她的“吴聘哥哥”,幸福快乐地过完此生。可天不遂人愿,阴差阳错下让周莹顶替她嫁给了吴聘。她把失去吴聘的恨全怪罪到周莹头上,因爱生恨到无法自拔的地步,报复周莹成了她此生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如果没有吴聘,胡永梅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另一个是杜明礼。她所有的悲剧都是杜明礼一手造成的。因为杜明礼的阻挠,她未能如愿嫁给吴聘;也是因为杜明礼的撺掇挑唆,她孤注一掷才破产。她只是杜明礼实施阴谋的一个工具,在杜明礼一步步的诱导下走上了不归路。 但归根结底导致胡永梅的人生悲剧的,是她在爱情面前缺乏理智,迷失自我。
成亲当天,当父亲阻止她出嫁时,她只顾着说服父亲同意自己出嫁,遭到父亲拒绝后,她不是寻求方法去成亲,而是愚蠢的以死相逼,结果错过了良辰吉日,等她醒来,吴聘婚礼已成定局。
后来得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嫁给了自己的爱人后,心怀怨恨,想方设法予以拆散。先是寻求吴母帮助,想以此为突破口让吴家赶走周莹,为她腾出地方;后向吴聘告白,诉说委屈,想和吴聘重新开始,遭到吴聘拒绝。无计可施之下居然整出了一个下毒的计策,本想毒死周莹,却阴错阳差毒死了吴聘。 吴聘去世后,她把所有罪名全怪在周莹身上,欲除之而后快。
她伙同杜明礼,借助三寿帮之手除去周莹;她看不出杜明礼的阴谋,居然自己写信给三寿帮头头韩三春,后来这封信又成了杜明礼要胁她的工具。
本来在巨大利益面前已答应了和周莹合作的胡永梅,因为杜明礼的一席话,把对周莹的恨发挥到了极致,她废除之前的承诺,放弃与周莹合作双赢,而把自家洋布价格卖得超低,和周莹打价格战;同时押上全部身家,凑了100万两银子,只为扳倒周莹。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加上她写给三寿帮的信激发了周莹的反击,直接抛掉她这个中间商,自己发展客商,并且撬掉她原先的客户,最终使她破产。
在吴聘墓前,当周莹告诉她是她杀死吴聘时,她依然没有反省,而是认为她的悲剧是周莹造成的,她一心只想和周莹同归于尽。
胡永梅的一生陷在对吴聘的爱里出不来,以致后来被嫉妒和怨恨包裹着 。她先前一直都不相信吴聘会爱上周莹,后来看到吴聘对周莹的好,她嫉妒心爆棚,一心只想杀了周莹;后来更是把她父亲的死 和吴聘的死全算在周莹身上,她怨恨周莹夺她所爱。得知真相后,悔恨不已。追根溯源,都是在面对爱情时的不理智惹的祸。她以为青梅竹马的爱情坚不可催,幻灭之后又走向极端,结果梦醒时分只能羞愧自尽。
印度政治家甘地说:一个被感情支配的人永远见不到真理。要成功地寻得真理,就要完全从爱与憎、福与祸的双重包围中解脱出来。而胡咏梅的悲剧恰恰是没有从这双重包围中突围出来,因为失而不复的爱情丧失了理智的判断,导致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长期遭受痛苦的折磨,最终沦落深渊、无可挽回。
史铁生说:爱是一种仪式,所以我们得对它膜拜。改变一种仪式意味着改变一种信仰,改变一种理想。胡永梅爱而不得后,理智的丧失使她的人生信仰就只是报仇,她使尽浑身解数就为了让周莹无路可走,最终却使自己走投无路。
女人在爱情里是感性的,爱一个人时一心一意,恨一个人时也是一心一意,所以常会在爱面前丧失理智。
女人要拥有爱情的幸福,还是要清醒些为好。因为爱他而丧失理智,你会活的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卑微,这会使你在爱情面前丧失尊严,一个没有尊严的女人,只会让男人越来越瞧不起你,那男人就会远离你。
如果因为失去他而丧失理智,在爱情面前迷失自我,被嫉妒冲昏头脑,让嫉妒之火越烧越旺,那不仅会烧伤别人,还会引火自焚。这样疯狂的你,又怎能让一个男人回心转意?
在爱情里,女人千万不要丧失理智,能遇到爱的人,为自己祝福;若他爱别人,便为他人祝福;得失随缘,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放过他人亦是放过自己。失去爱虽然心会 很痛,但是你微笑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善待自己,修炼自己,如周莹般,修炼到足够优秀,自会吸引到优秀男儿的倾慕。
你若是花,蜂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