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战略选择,选的只是赛道吗?

阿信2022-11-12杂文随笔88
   有人认为,企业应该争取不断进入更大的市场,才能从长远上具备生存发展的空间。主要原因是:一,某些市场太容易因为客户需求变化或科技进步而萎缩甚至消失,比如:相机、胶卷、BP机、摩托车。二,已经有一些企业巨头(如互联网大企业)开始跨界竞争,带着资本和流量等优势跨界攻入其他市场,而面对这种降维打击,原有市场上的玩家根本不是对手。 颇有道理!抓住大趋势,识时务者为杂文随笔 俊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杂文随笔 但是,容我多问两句: 事后诸葛不难啊,但当年有几个人预见了胶卷/摩托车市场的萎缩/消失?房地产/互联网的市场是非常大,但它们更重要的引人之处难道不是利润高、更易挣钱吗? 忍不住又想多了些: 1) 是否进入大的市场,是单个企业的抉择。如果能进入热门的赛道、去挣容易挣的钱(投胎完全没得选,这事儿总比投胎容易一点),甚至如果能把自己做成巨头、再去降维攻打别处、收编他人,这当然是上上之签。 2) 每个企业都识时务地选择“上上签”,对整体就是好的吗?其实,从整体的宏观经济角度、对各行业长远的健康度而言,这未必是幸事。巨头们跨界降维打击之事确实在增多。那么,古往今来的各行各业,会悉数被收编为“互联网+”“金融+”“高科技+”(倒回去数年,恐怕还有“房地产+”)这么几个巨无霸行业之下的子行业吗?这算不算另一种“卡脖子”的局面呢,而且卡的不是单个企业,而是各个行业、甚至整个宏观经济体?这局面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会持续多久呢?没错,资本是逐利的,市场是自由的,但还有一股永存的力量叫宏观管控,几个月前开始已有“收骨头”的端倪。时间会见证不同力量的角力和共生共存。 3) 且不说欧美都还有那么多传承百年的专做niche market(细分市场)的中小企业、家族企业。做小而美、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难道不可以成为一种战略出路了? 4) 说回中国,也总有少数企业家和创业者(尽管真的很少),他们超越了纯粹利益驱动,并没有选择只做大的市场、选容易的赛道,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选择做赚钱之外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行业。比如:打造世界级的消费品牌,比如:做百年树人杂文随笔 的教育事业。他们前赴后继斗志不灭,选择更为艰难的路。但是,“难走的路,从不拥挤”啊! 没有孰高孰低孰是孰非,都是战略选择,背后是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情怀立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