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典籍里的中国》:舍身护书,只为天下留书

阿信2022-11-12杂文随笔80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浩瀚青史,留下多少至善至美的国学经典。穿越千年,那些在中华灿烂文化史的长河里仍璀璨夺目的典籍,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展开于你眼前,你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学者访谈,戏剧表演的方式,徐徐讲述典籍之美。

四个舞台,实现古今对话,让我们随着一部典籍,穿越古今,了解每一部典籍的前世今生。

《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开篇,足见编导的用心。《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作为第一期书籍,再恰当不过了。

《尚书》在战国时期统称《书》,后被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也称为《书经》,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整期节目以“伏生护书”为主线,串起了书的内容以及与《尚书》相关的故事。

我们跟着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以及读书人撒贝宁的步伐,穿越古今,一窥《尚书》之精髓。

本期节目,讲了《尚书》中两章内容,三个故事,带你了解《尚书》的同时,也让你了解中国。

《尚书》是我国传世文献中最古老的一部典籍,包含着丰富的大禹文化,而大禹治水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大禹带领众人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并取得了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勇于担当、忠于职守、敢于创新、善于团结的精神。

大禹治水,天下流传,诞生了多少传说故事。《尚书?夏书》记载了大禹的丰功伟绩。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定九州,那是大禹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我们的先民,劈荆斩棘,筚路蓝缕,一步一步开创中国版图,奠定今日中国之局面。

当我们自豪于“龙”的子孙时,千万别忘了先祖们的辛苦,别忘了他们的开荒拓土,别忘了他们的千秋伟业。

牧野宣誓,刻画了周武王为“民“而战的决心,救民于水火,使天下免于战乱之苦,这是武王的担当。

以五万军抵商五十万大军,部下苦苦劝说退兵,武王坚决不退,他知道,百姓在期待他的凯旋。

《尚书》中写:“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商王帝辛(纣)被一夜之间灭亡,武王伐纣获得成功,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民是邦之根本,民心不可违,顺民意很重要,人民安定幸福是邦之安全稳定的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像撒贝宁总结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下为公,一心为民,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这期节目里最感人的部分是伏生对晁错讲述自己与家人护书之事。作为秦朝博士,历经两朝,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秦始皇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国藏部分化为灰烬,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伏生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于他怀中。

后来,九十岁高龄的他,在发现藏书于橱,挡不住虫噬岁月侵蚀,决定开坛讲学。

杂文随笔

汉文帝得知,派晁错听学,让《尚书》能传承下来。

后人评价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伏生护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不仅在于他对书的热爱,还在于他传递出来的中国文人的情怀风骨。

它让我们发现,个体生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多么渺小,但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却一次又一次地显现。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年,恰恰是有这些宁愿舍弃生命也要守护好文化典籍的人们,是他们对文化的赤子之心,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杂文随笔

伏生身上,有着中国文人的情怀担当与铮铮风骨。

自古以来,有多少像伏生一样的文人,有着为理想为价值观为家国情怀牺牲一切的精神,有着如何也不肯苟且的骨气。

老戏骨倪大红,真正演出了伏生的精气神,那一刻,你会忘了他曾演过那个赖在地上要手磨咖啡的苏大强。

杂文随笔

当伏生献出他破家亡妻丧子、用一生代价保护研究传播的《尚书》伏地恸哭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他把中国文人的精神和风骨入铁三分地刻化出来,把一个中国文人和一个中国故事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心里!一个植入民族精神的故事必定要植在国人心里!

一路走来,《尚书》历经磨难,虽有散佚、毁坏,所剩篇目不多,但我们依然能读到这本书,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今天,在数字化时代,一部手机,就能读《尚书》原文,方便简捷,是我们的幸运,但千万别忘了护书、守书之人,没有他们,也没有我们今天的阅读。

书中思想,光照千古,光耀后人。当它传承到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它,传承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让书中文字活起来。它不仅仅在讲书中内容,它还在讲中国故事,讲中国精神。

护书人伏生一生护书传书坚守的情感,通过倪大红传神的演技传递出来,它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恰恰在于那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那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一脉相承的精神带给我们心灵的震颤。

正是这种精神,让中华民族在跌倒后能迅速站起来,在磨难面前屹立不倒,并且越挫越勇。

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读《书》,这是对先贤思想的尊重,是对舍身护书的敬畏;阅读,也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