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中日甲午海战(中日甲午海战观后感)

阿信2023-04-07生活资讯63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日甲午海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日甲午海战观后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日甲午海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1894年初,朝鲜爆发东学道农民起义,朝鲜政府无力镇压,请求清政府派兵。6月4日,北洋舰队的“济远”号、“扬威”号及“平远”号进驻仁川港。6月6日,中国首批陆军也到达朝鲜。日本见中国舰队出兵朝鲜,认为时机已到,决心与中国开战。6月5日,日军成立大本营,并于当天派出400名海军陆战队入朝。至同月16日,已有1个日本混成旅团在朝鲜登陆。到6月底,在朝日军已达1万人,军舰8艘,大大超过在朝的清军兵力。东学道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议双方都从朝鲜撤兵。但是,日本予以拒绝,并继续向朝鲜增兵。7月19日,日本海军编成联合舰队,随即开赴朝鲜海面,准备寻机对中国海军开战。

在这种情势下,清朝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仍把和平希望寄托于列强的调停上,未从军事上进行认真准备,甚至下令从朝鲜撤回军舰,以求避免与日本海军发生冲突。这样一来,日本海军便在朝鲜西海岸轻易地取得了前进基地。李鸿章的妥协退让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使驻朝清军处境危急。面对这种形势,在舆论的愤怒谴责下,李鸿章又不得不向朝鲜增派援兵。为此,清朝政府从陆海两路调兵入朝。7月23日,日军大本营密令其联合舰队司令长宫伊东祐亨,袭击丰岛附近的中国护航队。于是,7月25日发生了中日丰岛海战。日本海军初战得手,狂妄叫嚣:要“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

中国海军为了加强华北沿海各港回的防卫,自7月27日至8月9日,先后3次派舰队巡弋大同江口。8月10日,日舰队进至旅顺、威海海面进行袭扰,我北洋海军则决定将主力从朝鲜海域撤回。9月12~15日,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大连、成山角一带海面巡逻。李鸿章的意图是以北洋大舰在海上吓退日舰,根本没有决战的打算。而日本联合舰队已驶入黄海,正在寻找北洋舰队的主力,企图一决雌雄。

9月17日中午,在中国辽宁大东沟以南海面,北洋舰队再次遭到日本海军的袭击,发生中日黄海海战。这次海战后,北洋舰队撤人旅顺港,受伤各舰修复后返回威海卫。李鸿章夸大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损失程度,命令海军:“不得出大洋开战”。北洋各舰只能在威海、旅顺附近水域活动,日本海军从而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

10月24日,日本陆军第1军突破鸭绿江防线,侵入中国。日本陆军第2军也在海军联合舰队的护送下,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11月7日,大连守军溃逃,日军轻取大连。22日,日军又攻陷了旅顺。当旅顺告急时,丁汝昌亲自到天津谒见李鸿章,要求率北洋舰队驰援旅顺。李鸿章却严令丁汝昌“保船避战”,并称:“汝善在威海守卫,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日军占领辽东半岛之后,侵略军又把进攻矛头指向山东半岛,其主要目标在于消灭北洋舰队。

1895年1月18日,日军3艘巡洋舰驶至山东登州海面实施炮击,以转移清军视线。而日本陆军第2军却于1月19日至23日间分3批在荣城湾登陆。日本联合舰队全部出动,为其护航和掩护登陆。北洋舰队未能出海袭击登陆之敌,坐失战机。

1月25日,占领荣城之敌开始向威海卫进攻。30日,日军攻下威海卫南帮炮台群;2月2日,又占领了北帮炮台群和威海卫城。随后,日本陆海军联合进攻困守刘公岛的北洋舰队。面对敌军的海陆夹击,北洋舰队广大官兵孤军苦战,多次击退敌军舰艇的攻击。2月11日,在敌军连日进攻下,北洋舰队的“定远”号、“来远”号等舰艇先后被击伤或沉没,弹药将尽,伤亡激增,援兵无望,少数败类哗变,丁汝昌自尽殉节。此后,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牛昶炳交出残余舰艇11艘和刘公岛诸炮台,向日军投降。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侵华日军连续攻占山海关外的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腐败的清廷惊恐万状,遂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出面议和,使日本侵略者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

中日甲午战争清廷为何会战败,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在哪?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 “国运对赌”的战争,这一场看似清政府必胜之战,却输得一塌糊涂,尽管清政府已经拥有北洋水师这样亚洲第一的海军,而这对于清政府来讲,却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败 的战争。

两国建立海军根本目的不同

清政府的海军与日本的海军几乎同时代而建立,在同一历史背景下,最初的动机、前期准备工作:如设厂造船,培养人才、购买战舰等都有许多 相似之处,但两国的战略目的却差异明显。

清政府建立海军的目的是:“自强、御海,欲与洋人争衡”,保国家,守疆土,维护清朝的统治。其实就是一方面抵御侵略,保卫海域,另一方面镇压国内反抗势力。其三:执行清政府海外使命,保卫藩国。清政府建立海军的最大目的就防御日本,但是却并没有制定积极的防御方针,甚至在甲午海战中采取了消极防御的策略。

日本方面: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已经明确了远大的海军战略目标,1868年,开始推行“武国”方针,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4月明治天皇发表了《御笔信》宣称“日本乃万国之本”,表明了海外扩张目的。1870年,日本确立了20年内拥有军舰200艘,常备军25000人的目标。

相同成长周期的海军,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结果

清政府建立海军但是却并不清楚 建海军的目标,也不知道要将海军建成什么样。清朝的海军从洋务运动中兴起,到1888年成立北洋海军时,经历了20年的成长周期,此时已经拥有铁甲、快船等大小舰艇25艘,其实力居于亚洲第一,远超日本。

北洋水量拥有2000吨级以上的战舰7艘,共2.7万吨,是日本的2倍多。然而自北洋水师建成后,就再未增加一艘军舰,清政府上下勾心斗角,并不倾尽全力建造北洋水师,还将军费挪做他用,其中用于修建园林的经费就达1300万两之多。而当时买这7艘军舰才花了778万两,而如果将这1300万两也用于购买军舰,那么北洋水师的实力至少将会再增大2倍。

日本方面,1870年就明确提出需要建设一支装配精良,配备超过英国的海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提出了“八年计划”花2664万日元增加大小舰、鱼雷艇32艘。为此,日本将烟酒业的所有税收全部用作军费开支,为了筹集军费,日本发行海军公债,甚至皇室都节衣缩食,发动全国的贵族、富豪捐款。并下令政府官员的薪酬的10分之1作为海军军费。

在日本各政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在甲午海战前已经拥有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63373吨,以及6艘排水量33330吨的军舰和2艘入排水量为165吨的鱼雷艇在制造中。

两国在如何使用海军上的看法不同,清政府将“制海权”拱手相让

在海军的使用上要么进攻,要么防守,其根本目的就是制海权,取采什么样的攻势决定了能否夺取制海权。

清政府对于制海权完全没有概念,包扩李鸿章在内,对海军的定义都只是在“守”上,可以保卫领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主动出击。在丰岛海战时,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10艘战舰主动出击,而李鸿章却让他掌握好进退时机,以保船为上。尽管李鸿章手下有不少官员主张将守势改为攻势,甚至文官都提出:两国交战,谁掌握“制海权”谁就掌握胜利,但是这些建议都没有被李鸿章采纳,而是采取了消极的避战保船的策略。

日本方面提出了“作战大方针”,第一:如果海战胜利,掌握黄海制海权后,陆军直接攻入北京。第二:如果海战失败,则退守平壤,舰队维护朝鲜海峡的制海权,以方便陆军增兵。第三:如果海战失败,制海权被清政府所得,则全部撤军到朝鲜。由此可见,日本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谁取得了制海权。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了海战发生的必然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祖先在创造文字的时,就主张“止戈为武”、“大兵无创”,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境界。数千年来对和平的追求,也让中国习惯以防为主,例如万里长城就是防御的标志建筑。在大部分历史的长河里,中国都以这种防御思想将人民带向了和平繁荣,邻里和睦的关系。然而到了19世纪,清政府并没有将防御政策继承并发扬光大,而是变得保守和僵化。

中国背靠高原草原,东临大海,地理空间广阔,物质资源丰富,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使中国形成了重农轻商,以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社会结构。使人们形成了小富即安的想法,无心海洋,也使中国边防一直不重视海防,形成了重土而轻洋的观念。晚清政府对于来自海洋的危险反应十分被动,当发生海上战争的时候,想的是海防而不是海权,也不重视研究西方海军的战术,对于海军战略缺乏充分的认识。

日本是一个岛国,孤立的经济体,空间狭小,资源有限,决定了其向外寻求资源的对外依赖性,形成了向外扩张的进取意识。岛国的地理位置使日本需要获得海权的安全感,所以日本产生了强烈的海上进取意识。

对于海外的需求,日本明治天皇将强兵作为富国的前提,把大力发展海军作为第一要务,在这种思想上,日本建成了进攻型的海军,以控制海上霸权而控制东亚甚至世界。

对于甲午海战前30年,清政府与日本处于相同的位置,对于两国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时世界的海军都处于从帆船向蒸汽船、铁甲船过渡的时候。而海军的实力建设取决于统治集团的眼光和素质。

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20多年间,清朝也曾抓住了机会,建设了海军,并取得很好成绩,曾一度领先于日本。然而最终清政府的腐朽堕落、目光短浅,错失了百年难遇的机会,掣肘海军的发展,使得清政府海军底气不足,趋向被动软弱的防守。

所以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参考资料《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明治文化集》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是?

1、平壤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于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进行,是日本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的决定性作战。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2、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3、威海卫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威海卫(今山东威海)的战役。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结果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

4、辽东战役指甲午战争时期日中陆军在奉天(辽宁)辽河以东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辽东半岛面临黄海,又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共扼渤海海峡,形成护卫京津的门户,也是从海上进入清朝政权发源地——东北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扩展资料: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去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为甲午年所以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就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积极的去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其实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导致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是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逐步的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是在一定程度上去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是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一直节节败退,被迫去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也是乘机也派兵去到朝鲜,蓄意的去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导致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早已蓄谋已久,而清朝是仓皇进行迎战,这场战争是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才得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是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的压力,在1895年4月17日去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的危机,大大去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一个程度;另一方面则是使日本国力更是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二、甲午中日战争队中国的影响:

1、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战败告终,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等地的割让,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促使清政府调整政策。

甲午战争的失败的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了能够转危为安,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

3、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海战是怎么回事?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1]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结果,影响

一、原因

1、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2、根本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

二、结果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三、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

扩展资料

甲午海战经过: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即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大清北洋水师提督(正二品)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瞭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11时半,吉野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午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的具体历史经过是怎样的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这一年爆发的中日海上大战,史称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后,清 *** 加强海防建设。

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袭击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

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

战争之初,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本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

9月27日,黄海海战爆发,5个多小时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5舰被击沉,4舰被击伤;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10月,在鸭绿江江防之战中,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11月,日军攻占旅顺口,血洗全城,残忍的杀害无数中国民众。

日军攻占旅顺后,进攻威海卫,在1895年2月1日,占领威海卫。

于是,日军以海军和陆军配合攻击北洋舰队。

经过激战,北洋舰队受到重创,提督丁汝昌等自杀殉国。

17日,北洋舰队全部覆灭。

在辽东战役中,清军6万余人从辽东全线溃退。

在甲午战争过程中,清廷一直在向日本请和。

威海卫失陷后,就已经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

从此,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迅速深化,人民承受着更加深重的灾难。

关于中日甲午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观后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