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大槐树 寻根祭祖园
山西有个旅游景点很有名,就在洪洞县。它是国家5A景区,是寻根,祭祖的地方,这个祭祖的习俗,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根,是非常看重的。如果不寻根,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年的黄帝陵祭祖,洪洞大槐树祭祖,都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仪式。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没到过山西,你体会不到它文化的深厚。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内,是明代移民遗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板块组成。
明朝初年,中国历史上 大规模、大范围的移民行动就发生在这里,百万民众从这里出发迁往全国18个省市,如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根祖圣地 华人老家”。
根雕大门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寓意大槐树后裔同根、同源、同祖、同心。
根字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其上雕刻有十二生 肖、八仙庆寿、龙凤呈祥、五福捧寿等民间吉祥图案。影壁最突出的“根”字,由我国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所题写,两旁“饮水”“思源”四个篆体大字,寓意追本溯源不忘祖、饮水思源不忘本。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600余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一堂两阁是祭祖堂、溯源阁、望乡阁的合称,是整个祭祖园的核心。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仿造明代的建筑格局而修建的厅堂,据了解它的占地面积达到了6160平方米,堂前放置了露天铜鼎香炉,堂内供奉着已证实的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平民祭祖祠堂,故称“天下民祭第一堂”。里面整洁有序,古色古香,将中华民族的“祭祖”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古大槐树处碑亭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于民国三年(1914年)修建。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碑阴《重修古大槐树碑记》中详细记载了古大槐树遗址的重建过程。两边有一副楹联 “开疆拓土筚路蓝缕启山野 报本溯源铭功昭德兴中华”。
思源潭: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移民先祖当年从这里开拔外迁,开疆拓土,但从没有一刻停止过对故土的思念。几百年后,移民后裔也绝不会因时间的遥远而淡忘对自己源头的眷恋。在这里,您可以默念祖恩,掸尘净手,以虔诚的心情去祭拜您的先祖。
继续前行,第一代大槐树遗址。她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年间汾河发大水,被洪水冲毁。人们怀念她,在大槐树的生长地上,修建了碑亭。
由第一代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距今也有近400年的历史。
由第二代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她们枝叶茂盛威武挺拔,人们给她们披红带花,在她们的周围悬挂着各种的吉祥物。
在古槐树的不远处,有座石经幢是当年广济寺的唯一遗物,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千千万万明代大槐树迁民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石经幢是典型的经幢作品,建于金承安五年(1201年),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在它的近处有棵千年槐根,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她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顽强民主魂。
走着走着,看到“苏三卸枷”雕塑。苏三的故事在我国可以说家喻户晓而且有多种的演绎形式讲述。我看着雕塑,在这一刻时光好像凝固穿越到了明正德年间。当年苏三起解,正直夏日酷暑,她身带重枷,举步艰难。幸好遇上解差是位善良的老者,他给苏三卸去刑枷,来大槐树下歇脚,此景浮现在眼前。京剧大师梅兰芳那悠扬婉转的唱腔“苏三离开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从远处隐隐传来。
槐木化石:据考证此槐木化石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上世纪末,由当地人在洪洞县西山开采煤矿时发现,因长期被埋藏于地下,上面已有许多炭化的痕迹,该化石的出土证实了洪洞早在亿年前就有了槐树的身影。
来到复建的广济寺。有青砖照壁、天王殿、放生池、观音石像、大雄宝殿等建筑。当年广济寺寺旁有一棵汉槐,车水马龙从树荫下通过。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当年他们曾在这里恋恋不舍地离开故土,心里充满着惆怅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大槐树景区每天都演出不同的曲目。
最后我们来到园内的民俗村参观,首先看到是洪崖古洞及民俗村中,民国时期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等。
我们漫步在景园的小道上,到处花红草绿,树木成荫。充满着秋的韵味只觉得神清气爽,令人惬意。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准备返程了,在车上“根祖圣地”的景观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山西大槐树景区游览圆满结束,继续我的山西行第五站王家大院!
大槐树……再见
编辑:菲菲
拍摄:菲菲
图片拍摄于2020年9月22日山西洪桐大槐树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