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高考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阿信2022-11-13杂文随笔84
   壹

谁能想到,2020年的高考竟如此跌宕起伏,充满张力。

延期考试,水灾、地震、公交坠湖,那一项都在告诉你2020高考的不易,就像一部悬疑剧,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这几天,有关高考的事件霸屏热搜:

一是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总分676分、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却报了北大的冷门专业考古专业,舆论哗然,认为没有前途,但考古界大佬却纷纷为她打call。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领队@考古君 在微博写下这样一段话↓↓↓

冷门的考古圈又一次喜提热搜!年轻人加油,既然你已笃定信念,未来便不会迷茫。中国考古人都是你坚实的后盾,祝你学业有成。未来你就是乘风破浪的考古小姐姐。

二是浙江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火了,引发全民大讨论。有人认为:内容深刻,作者文学素养很高;有人认为:考场作文不易,能写出如此作文,小作者阅读面广;有人认为:堆砌词藻、故弄玄虚、空洞得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美人壳子;有人认为: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读不懂”。

两大事件喜提热搜,引发全民大讨论,这真的应该是一件好事,中国高考自诞生之日起就话题不断,但这样的热闹实属罕见。

这热闹的背后,有着时代深刻的烙印,这热闹的背后,总有让我们深思的地方。

杂文随笔

一个孩子的志愿选择能引得大家议论纷纷,能引得圈内人的支持,这本身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一个女孩,她填报何种志愿本是她自己的选择,引起热议的原因在于她以高分却选择了冷门专业,世人都以世俗的眼光来替她可惜:一个留守女孩,应该有更好的选择,选择热门专业,今后才可衣食无忧。典型的成功学理论,考高分、学好专业、赚大钱,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人生方才圆满。

自己苟且,便忘了诗和远方;自己世俗,却忘了情怀。人行于世,总要有一种情怀来抵抗现实的庸碌,让自己不至迷失于繁华中。

正如钟芳蓉自己说的:“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是呀,自己喜欢就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

我们该庆幸,还有这样一个女孩,不为浮华所诱,不为外界所惑,只为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选摔,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考古界大佬纷纷现身送来祝福与礼物,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考古人才的缺乏,以致有网友说:“被全国考古宠起来的小女孩,有一种考古圈晚来得女的感觉!”青年们不愿选择考古专业,考古界则希望能有更多人报考考古专业。

感谢这个女孩,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情怀,什么是信念;感谢这个女孩,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忘初心,坚守理想。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有情怀有理想的人,难得的是无论世事如何喧哗,都能将情怀与理想进行到底。

岁月漫漫,唯有热爱才能抵御。愿这个女孩如北大微博给她的祝福一样:“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

相比较而言,对浙江满分作文的热议,更多地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探讨。

一直以来,中学作文教学饱受质疑,从当年的浮华文风到后来的宿构套作,中学作文教学一直走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路上。

当这个孩子,用一大堆冷涩生僻字、一大堆掉书袋的术语来写成一篇世人看不懂的作文,必将引起世人的强烈反应,同时对自己多年学习产生了怀疑。

有人说,此风不可长,会教坏孩子以后写作文不好好说话,尽写些别人看不懂的东西来投机取巧获取高分。

我想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如这个孩子般,读这许多书,记下这么多词汇,并且能在考场这个紧张的环境中运用;多少孩子从高一就忙着做题忘了读书,以致提笔忘字、提笔忘词,作文写得干瘪无物,读之无味。

这个孩子尽管用了许多别人见都没见过的词语,写了篇别人花费功夫查字典可能都读不懂的文章,但至少可以证明他用心读书,涉猎广博,这样的孩子不多见,我们应该珍惜。 杂文随笔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读了许多超越同龄人的书,在高考考场中展示出来,我们不该以恶意揣测他为了博取评卷者眼球故意为之,不该上纲上线地认为他为了获取高分故意卖弄,因为这样的话实属一场冒险,用一个不确定去赌自己的未来,万一失败了,代价也太大了吧。

我宁愿相信是这个孩子读了许多书,他愿意学以致用,尽管这方式可能不恰当,但至少他证明了自己。爱杂文随笔 读书的孩子,值得赞扬。

给他一份宽容,给他一份鼓励,给他恰当地引导,他的未来,相当可期。

这两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背后折射地是对价值观、对中学教育教学的探讨与思考。

多年形成的成功学理论是否应该打破,孩子的梦想是否该保护?我们是遵循现有的观念秩序,还是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孩子的梦想,用一种情怀去呵护孩子的梦想?

当孩子奋力地向梦想飞去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们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我们的中学教育,有没有偏离轨道,我们的中学教师,有没有背离初心?当世道喧嚣,我们有没有坚守底线?

只愿这场热闹,这场大讨论,能让我们回到教育教学的原点,重新思考这些年的得失,让未来走得更顺畅些,让自已更有底气去保护孩子的梦想,让他们在未来更能担起国家民族赋予他的责任。

愿这场热闹,能找回我们教育教学的初心,让我们对未来更加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