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我们是没有故乡的孩子

阿信2022-11-13杂文随笔79
   一今又中秋,那轮明月像一个巨大的盘子挂在那高高的、深蓝色的夜空上,柔和的月光犹如一块透明的白纱笼罩着大地。 月在古典诗歌中是个经典的意象,是思乡思亲的象征。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宦海沉浮,生活奔波,远离故土,独自在异乡打拼,每当月圆之夜,抬头望月,月圆人不圆,思乡之情顿生。月给了羁旅之人多少精神上的安慰,于是诞生了许多借月思乡的诗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马行空的李白思念起故乡,竟是如此的直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生漂泊的杜甫怀念故乡,竟觉得故乡的月亮更明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兴叹的王建,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月华如水,读着这些诗句,一缕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二千回百转,回到了记忆中的故乡。 祖屋三进三开,一进门的大院子,宽敞明亮。夏天供我们纳凉,冬天供我们晒太阳;春天是孩子的乐园,秋天是晒稻谷的场地。几家人住在一起,互通有无,傍晚时分,各家端出饭菜,往院中一摆,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和乐融融。我仿佛看到满头银丝的九十岁的太奶奶和八十六岁的三婆太摇着蒲扇聊着天,院子里回响着她们爽朗的笑声。 家右边的那条清澈明净的小河,水里的小鱼绕着水草欢快地游着。早晨,妇女们提着衣服到河边清洗,小河荡漾着她们的笑声;傍晚,劳累一天的男人们一头扎进小河中,洗去满身的风尘仆仆;夜晚,小情侣们在河边树下对月起誓,让小河见证他们的爱情。 家左边的那块田地,长满了各种蔬菜。白天,小伙伴们相约一起杂文随笔 到田里烤地瓜;夜晚,我们一起去抓萤火虫。 家门前的那条石子路,清晨时分,总会响起鞋子摩擦石子的声音,以及各种叫卖声,悦耳的声音把我们唤醒。儿时的我们,常在门前张望着,等待货郎经过,我们可以拿牙膏壳换糖吃。 上街,经过一片稻田。两旁的水稻无论是嫩绿色,还是金黄色,随风摇曳甚是可爱。漫步这条路上,时间在这里变得很慢很慢,你可以细细感受风的轻抚,田野的清香,云朵的微笑。 故乡的样子,恬静、优美、安谧,平淡素朴中有着生气和乐趣。 三几年前回乡,我竟然找不到回乡之路,兜兜转转中我居然迷路了。 那条清亮的小河不知所踪,它的上面,矗立着一排排崭新的楼房。 那片承载着我童年乐趣的田地,那片寄托着人们希望的稻田,早已商铺林立。 那条小小的石子路,早已被拓宽,无限延伸,那些悦耳的叫卖声早已绝迹。 祖屋人去楼空,满是蛛网的屋子在风雨飘摇中独自坚守着那份古朴与厚重。 故乡,再也找不到原先的模样。 四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小路被拓宽拓长成水泥路;沿街全是商铺,各色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 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出门坐车,付费手机,无须像以往翘首以盼等待挑货郎从门前经过。住着高楼,看遍城市繁华;进得房间,房门一关,邻居也是过客。 放假了,不回故乡,全往他乡走。到处人山人海,每到一处,观景需等几个钟头,排队买票,排队进门,赏景的心情全消磨在攒动的人头中,你挤我,我挨你,好不热闹。 时代发展,旧貌换新颜,本该是高兴之事,可我为何总有种失落感?身处如潮的人流中,我竟感到杂文随笔 孤独。 五犹记得小时候回乡,总有做梦的感觉,为何几天时间,就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回到家乡,闻到草木的味道,闻到河水的气息,听到悦耳的乡音,听到家长里短的闲聊,一种归宿感荡漾在心头。 故乡,让我们那颗漂泊的心找到了停泊的港湾;回到故乡的怀抱,那股熟悉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纵使风尘仆仆,内心亦是愉悦的。 可如今,再也没有当初的感觉。社会的发展,把故乡变得跟他乡一模一样,全是高楼大厦,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再也找不到儿时故杂文随笔 乡的样子,再也没有当初如梦如幻的感觉。 “吾心安处是故乡。”有人如是说。 社会浮华,世风渐微,做个好事都需要留下证据,我们那颗躁动的心到哪去找宁静之地安放? 六故乡,曾经是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梦想归放的地方。故乡,是块净土,是我们心灵最后的归宿。 当回乡已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如何回到故乡?当所有的故乡都长成一个样子时,我们又能到哪里寻找故乡? 如今,故乡在渐渐消逝,我们都变成了没有故乡的孩子。 即使“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也是美好的,因为我们还可以有故乡来思念。如今“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情景,只存留于古诗中了。 今夜,就让我乘着月色回一趟故乡吧。在梦中,看看故乡蔚蓝的天空,呼吸故乡清新的空气,让故乡的风,吹走所有的忧伤,我把满腹的心事,悄悄地向她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