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每日唐诗:早秋客舍

阿信2022-11-18杂文随笔73
  

?新风起,斜月落,满阶梧桐无声动,繁星点点映长河,看得见风起雨落,却再听不见那动彻九霄的啾啾凤鸣了。

西北之望,秦岭之脚下,渭水之滨落,至今仍然飘散着荔枝的鲜味。

那是就是我的家,更是我的故国,但要在何时才能回得去呢?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而知天下秋”。

?一叶竟先坠,岁之又将暮,而这世间的人也纷纷过了盛年……

杂文随笔 从诗歌表述的具体内容看,这首诗应该多半是作于唐武宗统治时期。当此之时,唐王朝朝中之势力交错纵横、党乱纷争,大唐气象不存,早已不复往日之威。

“李党(李德裕)”势大,曾是“牛党(牛僧儒)”红人的杜牧,自然就成为了众人排挤的对象,恰如裹挟在政治漩涡之中的一片秋叶,屡屡流官而外放任杂文随笔 职。

黄州、池州、睦州……一路都曾留下过诗人的行踪,这一首诗正是写于羁旅穷途,感怀匆匆。

首一联,诗人促及的是眼前熟悉的景物,“一叶落”而至“万物惊”,既呼应立秋时节“寒风起”的物候景象;而一个“惊”字,拟人般表达了秋意降临的猝然,渲染了浓浓的悲凉,更为整个诗歌定下基调。

颔一联,表达诗人他乡异客时的状态:夜静更深,诗人抬眼见到窗外残星点点,屋内人影幢幢,孤灯寥落萧索,思绪如何不“年年为客愁”?而其所“愁”者究竟又是为何呢?

?或许,是在忆及青年之时,但凭一纸《阿房宫赋》得贵人提携时而春风满怀。抑或,在眷恋扬州而偎红倚翠、载酒江湖的风月无边。甚至是忧虑朋党比周、藩镇未平的政治危局?总之,无论是哪一时那一刻,都足以让眼前这个出身于“京兆杜氏”,一生“刚直而有奇节”的名门之后,愁肠百结、思虑万千了。

三、四句中的“独夜”突显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孤”,“年年”又写出其客居异地的时间之长。

可见,于远望的长安,的确是诗人心中可望而难可企即的梦乡,那里有能建功立业的如聚峰峦,有指点江山的激扬辞章,可眼前却孤旅穷途,什么都没有。

接着,颈联的两个反问句则沉郁顿挫,却更语带悲声。将身世之艰难、家国之仇痛,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身负辞乡之苦、去国之忧的愁苦诗人,正像前句那委身秋风的脆弱梧桐,愤懑不平却又无可奈何、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作者以树叶之“摇落”衬托内心之“别离”,两相类比,加之“何处尽”“几时休”之声声叩问,将无形之中积聚的愁苦情绪渲染得啧啧有声,情绪则层层递进,情为景增意,景为情绪语,使人读来感同身受。

尾联,诗人再一次以熟悉的咏史笔调叙事用典,以姜太公磻溪独钓之闲适,反衬眼见秋雨春山之后的万般心绪纷繁,不乏对古来先贤的敬意,更深深渲染其内心的惆怅落寞。

?试想,如若不是牢骚满腹、苦痛萦身,此时的诗人又怎会对“身闲”“自由”的钓叟衰翁艳羡不已呢?

远方藩镇日盛的征尘未息、“甘露之变”的谶诫犹在,可秦淮岸边的后庭遗曲杂文随笔 又渐渐响起了。

大唐的落日余晖之中,盛世与红尘正一步步渐行渐远,诗人内心的那条归途,正如此时此地栖身客舍的立秋之寒,暑意难再、盛意难回了。

今宵柔情何处能系?

是否还是春风十里……扬州路……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注:图片选自网络。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