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

阿信2023-04-12生活资讯6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隋炀帝杨广,以及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隋炀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 杨广 (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青年杨广

杨广,一名杨英,小字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次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年)封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1]后又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班师后,杨广进封太尉。

去世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炀帝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隋炀帝。

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

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今江苏扬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冈上,南距吴公台10里)。

   家庭成员 , , 父母 , ,父亲:隋文帝杨坚

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兄弟

哥哥:房陵王杨勇

弟弟: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

姐妹

乐平公主杨丽华,嫁北周宣帝宇文�

襄国公主,下嫁李长雅

广平公主,下嫁宇文静礼

兰陵公主杨阿五,下嫁柳述

后妃 , , 皇后

萧皇后,西梁明帝萧岿之女

   妃嫔

萧嫔,赵王杲母

陈�B,陈后主第六女

陈氏,陈后主第四女广德公主

王氏,李渊外甥女,唐同安长公主女

宣华夫人陈氏(存疑),陈宣帝第十四女宁远公主,陈后主妹

容华夫人蔡氏(存疑)

崔氏,隋东郡公崔君绰女

子女 , , 儿子

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子:隋恭帝(代王)杨侑、皇泰主(越王)杨侗、燕王杨��

齐王杨��,母萧皇后,遗腹子杨政道

赵王杨杲,母萧嫔

第三子早夭(殇子铭 )

女儿

南阳公主,母萧皇后,开皇十九年下嫁宇文士及,子宇文禅师

杨妃,唐太宗妃,子吴王李恪、蜀王李��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详细资料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又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恭帝杨侑谥杨广为炀帝;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炀帝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兼任并州主管。

隋炀帝于604年8月21日由杨素协助登基,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他好大喜功及经常南征北伐,据研究仅从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间就动用了近540万民力修建大运河(开凿通济渠、永济渠),长城和洛阳城。

又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以厚利诱使西域商贾至洛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引发民众乃至贵族大规模的起义——隋末民变,更于大业八年(612年)征集三十万军队攻打高句丽(不包括后勤100多万民力),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隋炀帝在位期间,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大运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代取代。

其他功绩如讨伐吐谷浑(隋炀帝609年攻灭吐谷浑,但到了615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复国)。

讨占城(隋炀帝605年攻占城,随着军队班师后,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国。此战隋军死者什四、五,指挥官刘方也病死于班师途中),讨高句丽(三战均以失败告终)则对后世影响较小。

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

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了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

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

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

南兰陵(今常州武进市)人。隋朝时期女性历史人物,梁武帝萧衍后代,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为张皇后。

婉顺聪慧,知书达礼。隋朝建立后,成为晋王杨广正妃。精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隋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隋炀帝即位后,年近四十,风韵犹存,深得宠爱和敬重,面对隋炀帝执政失德,多次婉谏无果。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隋炀帝遇弑身亡。

萧后带领幼孙和皇室诸女,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之处,跟随义成公主前往东突厥,拥立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主,定居于定襄。贞观四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迎接萧后回归长安,居于兴道里。

贞观二十一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以皇后之礼同隋炀帝合葬扬州,谥号为愍。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政治

隋炀帝在位的十四年间,起初为提升经济发展和民生便利的层次,曾推动各种建筑包括南北隋唐大运河等艰钜工程。

一方面这些巨大的工程促进了经济,另一方面也给民生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大运河的修建使百万计的中国劳工伤亡,甚至出现了“丁男不供,始役妇人”的情况,为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

另外,在执行政策的同时,隋炀帝也搜罗江南、五岭以北的珍材异石来犒赏自己。

又为求完美,令各地献上特产、奇禽异兽至京,动用了大量的劳役。隋炀帝还遣大军远征高句丽。连年的征战,使百万隋军丧命异国他乡并间接引发隋末民变。

2、经济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继位之初,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开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由洛阳通到淮水。

同年,又遣淮南十几万人开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江,又称“山阳渎”。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全长四千多里。

运河的两旁开辟了大道,为美化环境和鼓励人民亲近利用,皆种有榆树和柳树[20],可谓当代良策。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一百多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

大业六年(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通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自大业元年(605年)起,以六年时间开凿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

3、军事

大业七年(611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随后于大业八年(612年),募集30万人的作战军队攻打高句丽。

高句丽全国亦撼动,隋军都认为易如反掌,结果在辽东城和平壤城伤亡惨重,大败而归。次年再度发兵围攻辽东城,但国内杨玄感叛变,隋炀帝不得不中返平乱。

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高句丽王高元不敌,只有投降,隋炀帝便班师回朝,耗尽国力,民间烽火遍地,不久灭亡。

4、文化

隋炀帝除了在位施政及功过饱受争议之外,他还是隋唐两代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风广阔,既有千军万马出征时的雄伟,又能描写夕阳下长江宁静的江景;在他帝王生涯的最后,彷佛意识到自己帝王运尽,诗风转变为寂寥多感,主以抒情诗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炀帝皇后萧氏

隋炀帝是谁

隋炀帝是杨广,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才,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

杨广为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只安排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文帝见了以为杨广像自己,十分称心。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杨广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围的爪牙的密报,忙与大臣杨素商量后,带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谋杀了文帝。

杨广

600年,被册立为皇太子。604年,正式即位。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加之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杨广为叛军所缢杀。

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姓杨名广,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在弑父杀兄的疑云中登上帝位。

在位时,修驰道、掘长堑,四方巡游,宣扬国威,加强统一;为更有效地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打通南北水路交通,顺应并推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大趋势;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设和改革,尤其是科举制的确立,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阶层变动的需要,也奠定了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影响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隋炀帝继承其父文帝杨坚家业,积聚了大量财富,隋亡时,“天下储积,可支五十年”,正如宋元时人所云:“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同时,也因三征高句丽、三游江都、屡起兴造、征伐不已、不恤民力而引发内叛外乱,在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和各地贵族军阀群起割据的夹击中,他即位短短十四年,盛极一时的隋王朝便土崩瓦解,隋炀帝本人也命丧江都。晚唐诗人罗隐的“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炀帝陵》),流露出诗人对炀帝生前赫赫伟绩与凄凉结局而生出的无限感慨之情。当然,诗人不会想到,时隔一千三百九十五年后的今天,又因新发现的隋炀帝墓志而引发新的风波。

民间流传着多部与隋炀帝有关的传奇与野史小说,如《南部烟花录》、《炀帝开河记》、《隋史遗文》、《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清人褚人获集大成为《隋唐演义》等,从唐到清,历时一千多年,主流社会与民间野史异口同声,痛斥其“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事不息”。

当代历史学家对隋炀帝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大部分人持不须争论的态度,延续此前历代朝野的恶评。而在为曹操翻案展开大讨论的背景下,1959年,万绳楠发出不同声音,认为隋炀帝是有作为的君主,功大于过,但很快遭到反驳。此后,争论沉寂了二十多年。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上半期,史学研究逐步走向正轨,美国学者芮沃寿、《剑桥隋唐史》作者杜希德、日本学者布目潮沨,中国台湾学者黄仁宇、香港学者杨永泉、大陆学者高敏等,都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不能以“末代昏君”论定隋炀帝,也不能以胜败定功过。

1990年代后半期至今,学界对隋炀帝的评价更加理性,涉及的领域也更广泛。诸如隋炀帝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隋炀帝的.民族政策与周边民族关系、文化策略等,隋炀帝的官制改革,巡游的目的,三征高句丽的背景,三下江都的原因,当时中日关系的发展,隋朝灭亡原因与隋炀帝的关系,隋炀帝的才能、性格特点与缺陷等问题都得到了更深入的讨论。

隋炀帝创造了丰功伟绩,也因暴虐、奢侈、荒淫及个人性格缺陷给广大民众带来深重苦难。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诗所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隋唐史专家)

隋炀帝杨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隋炀帝杨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