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李白山中问答(赵子昂书李白山中问答)

阿信2023-05-17杂文随笔53

李白 山中问答

《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中李地非人间。

注释:

1、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居住。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2、闲:安然,泰然。

3、桃花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忽进桃花林,林尽处有山。山有小口。从山口进去,遇一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边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句暗用其事。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4、别:另外。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翻译:

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

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

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

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卖李迟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以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李白《夜下征虏亭》)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扰渣而实浓。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形象可感,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山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及注释】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

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更何况秋风风寒,傍晚暮气沉沉。

更难耐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1、滞(zh):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2、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3、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译文及注释】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

3、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夏日山中

李白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译文及注释】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

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1、裸袒:指诗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

2、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

【赏析】

夏日和山中是理解这首小诗的关键。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

诗仅四句,描写的场景也不大,但却真实、贴切地把夏日的山中和山中的夏日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全诗写出了作者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古诗《山中问答》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和旦掘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译文: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山中问答》赏析: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抒发了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全诗只有四句二十八字,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形象可感,虚处的用笔一触即迟态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山中问答》创作背景: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唤核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碧山桃花岩。此诗当作于李白在碧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山中问答》(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意思悄凯销是孙辩:有人问我为什么隐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闲。桃花盛开,流水杳然远去。这里别有一番天地,岂是人间。

唐代李白《山中问答》,原文为: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白兆山桃花岩。此诗当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启游,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中问答

《山中问答》古诗赏析

【作品介绍】

《山中问答》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8卷第5首。

【原文】

山中问答

作者: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⑴余:我。

⑵栖:让饥居住。

⑶碧山: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

⑷闲:安然,泰然。

⑸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⑹别:另外。

⑺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白话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

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猜巧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穗滑键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李白山中问答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李白山中问答原诗是什么

1、原文:《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岩橘饥人间。

2、注释:

余:我。

栖:居住。

碧山:在湖北省安陆粗返县内,山下桃花岩是李白读书处。

闲:安然,泰然。

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别:另外。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3、翻译:

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伍差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4、赏析:

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