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热点资讯

向他们致敬! -- 向他们致敬,感恩奋斗!

阿信2023-06-04热点资讯63

今日9时31分

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仰望到探索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向梦想前行在福建也有这样一群八闽英杰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默默坚守与奉献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这些可敬可爱的闽籍航天工作者

刘亚楼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空军初创阶段,在原航空学校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七所航空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空天人才,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航天英雄、功臣模范和蓝天英烈。

1959年,刘亚楼在六航校十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就此起步。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1960年3月至1962年6月,刘亚楼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在国防部五院工作期间,遵循中央指示,领导院级领导班子的调整与加强工作,对五院机构体制、研制方针、重大科研项目,作出了具体决策和部署,为五院由创建阶段转入独立研制与自行设计阶段,为五院工作的大转变、大建设、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林宗棠

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在航空航天部任职期间主持制定关于建立天、空、地、海一体化,航天、航空、电子技术结合、攻防结合、积极防御式武器体系的建议,被列为国家国防科技发展目标,其中弹、星、箭、机多个型号和载人航天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1990年7月16日,我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一颗模拟星和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五年中,林宗棠领导完成“十四星高照、十八机上天”,研制长征二号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和成功发射澳大利亚卫星、亚洲一号卫星,标志着我国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卫星发射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他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发展”的思路,推动了航天民品的发展、外贸和国际合作的扩大。

梁守槃

1957年底,梁守槃被任命为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的总设计师。他提出采取“反设计”的办法,化被动仿制为主动学习,保证了在所有外援断绝时,我国航天事业向自主设计阶段的顺利过渡。

梁守槃相信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的能力,在同苏联专家的合作中,坚持自己经过严密计算、符合实际的技术见解。正是因为梁守槃的自信和严谨,让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在重重困难下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一声轰鸣刺破了戈壁的宁静,东风一号导弹试验成功。

1965,梁守槃被任命为海鹰二号岸舰导弹总设计师,率领科技人员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发展反舰导弹的路子。他长期担任海防导弹研究院副院长,分管技术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这类导弹的发展规划,并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被誉为“海防导弹之父”。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上,梁守槃主持研制的鹰击八号导弹亮相,“中国飞鱼”震惊世界。

闵桂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是“两弹一星”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他是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负责完成了我国多项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参与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

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

作为中国资深的卫星专家,1993年,闵桂荣被委任为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领导和组织了我国未来航天高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推动、见证着中国卫星事业继续蓬勃发展。

除了航天工作者外
在福建,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希望、追寻理想在各自领域潜心钻研以科学家精神创造光亮今天恰逢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致敬各行各业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敬心中的每一束光——

每一次科学探索都始于心中的那一束光它们会因相同的信仰同样的志向交织汇聚成精神的火炬照耀出大地的明亮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综合福建纪检委、泉州市洛江区纪委监委、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等
制图:黄彦欣编辑:薛颖审核:刘国军、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