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热点资讯

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动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阿信2023-06-13热点资讯71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紧抓“扩”和“改”两个重点,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国民经济在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实现良性循环

文 | 梁建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的重大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采取的重大举措。其中,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关键在于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如何做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从全球范围看,随着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以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与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具有现实紧迫性;从国内实际来看,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资源、区域格局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内循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动力十足、潜力十足。

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既有关键支撑,又有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拥有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为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提供关键支撑。但与此同时,确保国内循环畅通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项”。比如,产业基础能力有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存在“断链”风险;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基础研究“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不足;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等。特别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脱钩”“断链”风险加剧,这些“短板”和“弱项”的制约和影响可能进一步凸显。只有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在于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真正做到“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紧抓“扩”和“改”两个重点,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国民经济在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实现良性循环。

把“扩”落在实处,不断提升供给能力、进一步激活需求潜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强大有效的供给能力穿透循环堵点,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通过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消费和投资领域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巨大需求牵引力。还需多管齐下,让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

把“改”落在实处,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契合。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同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完善公平竞争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实现供给和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有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