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总兵是哪个朝代的官职)
明朝一个总兵能带多少人?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1、总兵是明清时候的官职军衔,相当于现在的军长,军区司令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师级,权利非常大。总兵辖兵员没有定数,守时统辖人数约在一万到三万之间,战时人数可以扩充,视具体情况而定。
2、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军长,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总兵,是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
3、总兵:1000兵,独立团级别的独立防区,可临时管理20000兵。
4、总兵多是一品,基本相当于军分区司令,但总兵之间差距很大。一般一个省就一个,边镇会多,可能数额有5W(少数有可能10W)可因为吃空额实际手下军队不多一般2W就顶天,能打的就更少了。
5、明军一个卫队约有3至5个师,总兵力约2800至6000人。 这是明军最小的作战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作战旅。 一个普通士兵可以在他的指挥下拥有三个警卫。 比如我们常说的多言三围,其实就是一个将军所辖的所有部队。
总兵是什么意思?
总兵 [zǒng bīng] [总兵]基本解释 统领军队;率兵 明代统帅军队出征的将领,后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将领的职称。清代总兵为地方驻防军队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 [总兵]详细解释 集中军队;统领军队。
就台湾而言,20世纪之前,台湾总兵受台湾道节制,统辖部队称台湾镇,官衔亦称台湾镇总兵,人数则在一万名至一万五千名左右。
总兵相当于现在的某个省的省军区司令员,记名总兵的人往往因为其它职务在身,但是因为在军中具备一定的威望或者势力,挂一个职,便于协调。其本身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的,类似于现在大学里面的荣誉教授、客串教授差不多。
总兵:统领军队;率兵。降本期总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明代统帅军队出征的将领,后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将领的职称。清代总兵为地方驻防军队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总部:军队或某些系统的最高领导机关。
梅林,是蒙古族部落里特有的官职,即总兵,执掌王府全部兵马。嘎达梅林,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因反对达尔罕王爷和军阀开垦草原而被捕入狱。
都督意思是:总兵、统帅。(1)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马副使鸣騄? 徐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唐朝总兵是什么官?
唐代,宋代,总兵不是武将的职级和官职,而是武将身上的加衔,被称为“某地总兵官”。表示,有权利调动当地的城防军和周边的乡军府军(宋朝是厢军,民团也是起于宋朝)。
历朝历代的兵制略有不同,总体而言,兵部尚书最大,其次是总督,再次是提督,然后才是总兵。元帅并不列入常规序列,唐、宋、元、明等朝曾经设置。
节度使大,因为节度使有管理地方的权力,大致相当于清朝的总督,中唐以后还有人事权和财权。
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清初,总兵无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秩。
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总兵为正二品武职外官。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清初,总兵无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轶。
明朝时期,总兵通常是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中后期,军权归属于各省巡抚提督文官,由巡抚提督总兵武官调遣,所以总兵官职改为正二品。
总兵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军长,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总兵,是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
总兵为中国明清两朝的武官官职军阶名称,实施期间约为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名称于明朝为无品制,清朝则通常为正二品;比叙今之军长。
明朝时期,总兵为无品级,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正二品。清朝总督一般为从一品到正二品。清朝时期,提督官阶从一品。总兵: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