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服的笔顺在田字格里(服的写法在田字格)

阿信2023-03-07生活资讯12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服的笔顺在田字格里,以及服的写法在田字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惑文言文6

1. 惑的文言文实词

惑huò

1. 疑惑;怀疑。

例:《孟子•公孙丑上》:「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2. 糊涂,令人不解。

例:唐韩愈《与孟尚书书》:「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3. 迷恋。

例:宋洪迈《夷坚丁志·临邛李生》:「元夕观灯,惑一游女,随其后不暂舍。」

4. 指迷惑。

例:清恽敬《读晏子一》:「其为书,浅隘不足观览,后之读书者未必为所惑。」

5. 迷失。

例:《汉书•李广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惑失道,后大将军。」

6. 乱,昏乱。

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苻坚﹞望山上草木,咸为人状。此即坚战败处,非八公之灵有助,盖苻氏将亡之惑也。」

7. 佛教称烦恼为惑。

例:《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

2. 惑 在古文中什么意思

惑huò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惑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五笔86:AKGN 五笔98:AKGN 仓颉:IMP 笔顺编号:125115344544 四角号码:5333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D1 基本字义 1.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疑~。

困~。惶~。

智者不~。 2. 使迷乱:迷~。

~乱。~人耳目。

蛊~人心。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

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 2. 同本义 [be perplexed;be puzzled;be bewildered] 内惑于郑袖。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奴婢所惑。——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惑眩(迷乱;混乱);惑疾(迷乱之病);惑变(迷乱变化);惑易(精神失常);惑志(疑心);惑误 (使人疑而误之) 4. 迷惑,使…辨不清 [互户皋鞠薤角鸽携龚毛puzzle;delude;confuse;mislead]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 下蔡。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以惑愚瞽。——明· 刘基《卖柑者言》 5. 又如:惑动(迷惑动摇);惑主(迷惑君主);惑术(迷惑人心之术);惑惑(迷惑);惑众(迷惑众人);造谣惑众;妖言惑众;惑世 6. 迷恋 [indulge in]。

如:惑妄(迷于邪说);惑溺(沉迷) 7. 迷失 [lose]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惑失道。后大将军。

——《汉书》 〈形〉 1. 糊涂,令人不解 [muddle-headed] 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传道受业解惑。

——唐· 韩愈《师说》 孰能无惑。 幽暗昏惑。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惑实(糊涂);惑人(昏庸糊涂的人);惑主(昏君);惑突(糊涂,疑惑) 常用词组 1. 惑乱 huòluàn [delude;entice] 迷惑扰乱 惑乱民众 事到如今你还在惑乱弟兄们,休想 2. 惑然 huòrán [puzzle;be bewildered] 困惑不解的样子 面对这一人事变动,我感到惑然。

3. 求六篇文言文+题目+答案 越短越好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文中的 之 字解释。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母曰: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 窃:( )②辄默记 辄 ( )③儿痴如此 痴( ) ④恬若不见 恬 ⑤父怒挞之 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 曷(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热也 去( )2.翻译句字。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①郑人有欲买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文中的 之 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 窃:( )②辄默记 辄 ( )③儿痴如此 痴( ) ④恬若不见 恬 ⑤父怒挞之 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 曷(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热也 去(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一、1 ①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的人。

②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 ③然后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3 不要墨守陈规,按教条办事,要知道变通,摆脱腐朽思想的束缚。 4 ①代词,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词,指尺子; ④代词,指尺子; ⑤代词,指鞋。

二、1 ①窃:偷偷地; ②辄:就; ③痴:形容极度迷恋某种事物; ④恬:坦然; ⑤挞:用鞭子打。 ⑥曷:同“何”,怎么,为什么。

2 ①王冕是诸暨县人。 ②一到夜里,王冕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读书。

3 吃苦耐劳,勤奋学习。三、1 ①啖:吃。

②出:驱除。 2 菱是在水中生长,而他说是在土中生产,这是本来不知道的事情却硬说自己知道。

3 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虚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结果闹出笑话,充分反映出这个北方人的愚昧。(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四、1 ①自:从。

②是:这。 2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

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3 记述; 议论。 5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更。

4. 文言文翻译“谕”“惑”“服”

“谕”

帝王直接通告人民。引申义:告诉。

谕,告也。——《说文》

以谕九税之利。——《周礼·掌交》

告示

告诉。

“惑”

乱也。

形声。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

“服”

1、衣裳:~装。制~。

田字格中的“服”字(2张)

2、穿衣裳:~丧。~用

3、作,担任:~务。~刑。~兵役。

4、顺从:信~。佩~。~气。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习惯,适应:不~水土。

6、吃(药):内~,~药。

7、乘,用:~牛乘(chéng )马。

8、被套:~服。

9、姓。

摘自《百度百科》

5. 求六则古文我现在爱上文学了

1.陋室铭 刘禹锡(唐)字梦得 《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马说 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3.师说 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à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字茂叔《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 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劝学 《荀子》(战国)名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g)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gào)暴(pù),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

6. 小学六年级必背古文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 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22.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4.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2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2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30.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1.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4.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柢。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8.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39.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40.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41.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2.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43.塞下曲 (其一)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二)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44.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45.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46.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47.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付出的付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田字格共有四个小格,付字由两部分组成,单立人占左边上下两格,寸字占右边上下两格。

基本解释:交给。支付。托付。付款。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付讫。付出。付与。付之一笑。付诸东流。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付药。

笔画数:5。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24。

夫的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夫的笔顺:

横,横,撇,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拼 音

fū   fú

部 首 一

笔 画 4

五 行 水

繁 体 夫

五 笔 FW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fū ]

1.丈夫(zhàng·fu):~妻。~妇。姐~。姑~。

2.成年男子:匹~。一~守关,万~莫开。

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农~。轿~。

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役。拉~。

5.姓。

[ fú ]

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螳螂乎?

2.人称代词。他:使~往而学焉。

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相关组词

丈夫

[zhàng fū]

成年男子:大~。~气。

[zhàng fu]

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夫人

[fū rén]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农夫

[nóng fū]

旧时称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

功夫

[gōng fu]

同“工夫”。

妹夫

[mèi fu]

妹妹的丈夫。

凡夫俗子

[fán fū sú zǐ]

泛指平庸的人。

鳏夫

[guān fū]

无妻或丧妻的人。

“衣服”的“服”的笔画顺序

“服”的笔画顺序:

1、ノ(撇)

2、㇆(横折钩)

3、一(横)

4、一(横)

5、㇆(横折钩)

6、丨(竖)

7、フ(横撇)

8、㇏(捺)

“服”的写法

1、“月”窄“𠬝”宽,顶部和左右旁都齐平。

2、“月”框内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

3、“𠬝”横折钩从竖中线起笔,竖钩段略向左下斜行;竖笔在竖中线;横撇的横段在竖中线,撇尖轻抵竖笔;捺笔的捺脚超出上部。

扩展资料:

“服”的意思:

(一)服:fú

1、衣服;衣裳:制~。便~。

2、丧服:有~在身。

3、穿(衣服):~丧。

4、吃(药):~药。内~。每次~三片。

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刑。~兵役。

6、承认;服从;信服:~输。心~口~。你有道理,我算~了你了。

7、使信服:~众。以理~人。

8、适应:不~水土。

9、姓。

(二)、服: fù

用于中药;剂:一~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

衣服的“服”的笔画顺序

“服”的笔画顺序:撇、横折钩、横、横、横折钩、竖、横撇/横钩、捺。

一、拼音:fú、fù

二、含义

[ fú ]

1、衣服;衣裳:制~。便~。

2、丧服:有~在身。

3、穿(衣服):~丧。

4、吃(药):~药。内~。每次~三片。

5、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刑。~兵役。

6、承认;服从;信服:~输。心~口~。你有道理,我算~了你了。

7、使信服:~众。以理~人。

8、适应:不~水土。

9、姓。

[ fù ]

用于中药;剂:一~药。

三、组词:服装 服从 衣服 服气 克服 西服 诚服 制服 舒服 叹服 等。

四、说文解字

附一   文言版《说文解字》:服,用也。一曰车右騑,所以舟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服,使用、役使。一种说法认为,“服”是马车右边的骖马,以便马车可以向右周旋。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服从:遵照;听从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略论语言形式美》:“诗的语言形式美始终应该服从于诗的意境。”

2、服气:由衷地信服

李准 《李双双小传》八:“这一回 喜旺 服气了,他想着:‘真没料到,这红薯里边也还有这么大学问。’”

3、克服: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无论平时和乱时,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最难克服而且也最当克服的便是驯服于老衰现象的惰力吧。”

4、诚服真心地服从或佩服

《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而她以原告人的身份,不肯诚服。”

5、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叶圣陶 《一生》:“伊觉得这舒服的境地,转眼就成空虚的,非常舍不得。”

关于服的笔顺在田字格里和服的写法在田字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