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道县惨案(道县惨案幸存者说)

阿信2023-03-07生活资讯211

今天给各位分享道县惨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道县惨案幸存者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道县的风景名胜

综述

道县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岩,出土了距今12000多年稻谷遗存和陶片,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有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湘源温泉生态景区、鬼崽岭祭祀遗址、省级风景名胜区濂溪故里、月岩国家森林公园、两河口风光。

濂溪故里

濂溪故里,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故里,位于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距县城10公里,景区内主要有周敦颐诞生故居、濂溪祠、道山、道岩、圣脉泉、圣脉矿水厂、濂溪风光、濂溪河、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用火薰死数百人)、太极厅、观音洞、安心寨、石臼、圣人相会、一洞天、古寨门、莲花池、小月岩。道岩中有:掣天柱、龙宫洞、石象戏珠、莲花等二十四个景点。故里景区曾在古道州八大景中占两景(即道山和濂溪风光)。

红军墙

红军墙在道县县城西州公园内,原在县委招待所前,近临濂溪河,旧制为文庙照墙,墙高10米,面阔45米。红军墙含有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双重价值,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不可多见。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千家峒

千家峒是瑶族先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聚居地之一,只有一个石洞入内。峒的四周有高山、森林、怪石、瀑布;峒内宽广,土质肥沃 ,有一条大河贯穿峒中。

我需要方志敏的简介

方志敏

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899年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六)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

方志敏的事迹

方志敏: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童年

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湖塘村是一个优美的地方,村前是两口水明如镜的鱼塘,一条小河流过村口的一座小桥,村后有座土山,长满了高大的枫树。

方志敏的家很穷,每逢春天家里都断了粮,缸里的一点粮食还是跟财主家借的。刚刚三、四岁的小志敏饿得肚子咕咕叫。小志敏拽着妈妈的衣襟不断地嚷:“妈妈!我饿,我饿啊!”小志敏看见财主家的孩子吃的是白面馒头,仰着头问妈妈:“为什么财主家的孩子有馒头吃,我们家没有呢?”妈妈只好回答说:“人家财主命好,有地又有钱;咱们命苦,要啥没啥,孩子也跟着受罪!”小志敏听了还是不明白,同样是人,财主不干活不流汗都吃白馒头,爸爸累死累活都让儿子饿肚子,这是为什么?方志敏7岁的时候,爸爸向财主借高利贷让他上了私塾。

小志敏高高兴兴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一开始的几天,小志敏觉得挺新鲜,老先生摇晃着脑袋,“子曰”、“诗云”的念,学生们也摇头晃脑的跟着念。时间长了,小志敏就不耐烦了,觉得没什么意思,坐在那儿老打瞌睡。

老先生见小志敏不好好念书,走过来揪着他的耳朵问:“我刚念的是哪一句?”小志敏直着脖子,说:“不知道!还不是老掉牙的旧书,我懒得听!”

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拿起戒尺就朝志敏的手心打,一边打还一边骂:“我让你不学圣人的书!”小志敏的手被打得又红又肿,但他咬着牙一声不吭。

回到家里,妈妈看着儿子的手,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小志敏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我放牛拾柴去。!”

爸爸正在抽旱烟,听儿子嚷嚷不上学了,吐了一口烟,说:“哪有上学不挨老师打的,学还得上。供你念书,爸爸受苦受累还有个盼头。不然,你也和爸爸一样当个睁眼瞎,咱家这穷日子还有什么指望改变呢!”

气归气,小志敏还得去上学。只要爸爸、妈妈高兴,这书还得好好念。

1916年秋天,16岁的志敏在弋阳县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

当时,有个姓张的大地主想弄个“省议员”当当。他让手下用钱去买选票,老百姓议论纷纷。方志敏想,这个地主坏得很,头上长疮,脚底流脓,要是他当上了议员,不定要做出多少坏事。

为了阻挡姓张的大地主,方志敏一夜没睡觉,写了一篇小字报:“张地主十大罪状”,抄写了好几份,连夜贴在县城最显眼的地方。城里的人都挤着去看小字报,拍手称快。张地主气得浑身发抖,派人把小字报撕掉,到处寻找方志敏。

方志敏的同学劝他找个地方躲一躲,说张地主有钱有势,惹不起他。方志敏笑着说:“我不怕,他能把我吃了?”

张地主终于找到了方志敏。几个狗腿子推搡着方志敏,方志敏被带到了张地主家。

张地主歪在太师椅上,咕噜咕噜在抽水烟,迷着两眼瞅着方志敏说:“你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昂着头不说话,心想,你知道还问什么?

张地主又说话了:“你是学生,应该好好读圣贤之书,不要瞎折腾。我找你来,想让你写个声明,就说你受别人唆使,我是清白无辜的,怎么样?”

方志敏摇了摇头,张地主马上翻了脸,把水烟袋往桌子上一扔,满脸凶相,说:“我在弋阳城里说一不二,整死你像踩死个蚂蚁。”一个打手揍上来要动手,方志敏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说:“我早给报馆和警察署写好了信,今晚我要回不去,就有人将信寄出去。你残害学生的事情全省的人都会知道。”

张地主一听,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孩子还留了一手,真难对付。想来想去,如果把方志敏打死,就会惹恼全省的人。还是咽下这口气吧,只好一挥手,让方志敏走了。

方志敏并没有给同学留下什么信,只是让张地主逼急了,才急中生智说出那套话。张地主最终没有当上议员,方志敏却成了弋阳城里有名气的学生。

1918年,北洋军阀段祺瑞卖国政府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激起了群众极大民愤。

这一天,弋阳高小的师生在操场举行声讨段祺瑞卖国政府的集会。方志敏平时最敬佩的一位青年教师刘老师,登上台子演讲。他慷慨激昂地说:“卖国政府把我们的国家一片片出卖,日本帝国主义又要鲸吞我们的神州。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抵制日货。”说着,刘老师把平时用的日本牙粉,日本脸盆拿出来,一脚踩碎牙粉盒,又把日本脸盆用石头砸碎。

同学们都被刘老师的爱国行动感染。方志敏抬腿跑到宿舍,把他铺的一床日本草席抱出来,跑上讲台,点着一根火柴把日本草席点着说:“我向刘先生学习,坚决不用日货。”

1919秋天,方志敏在南昌江西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当时,方志敏所在的这所学校办得很糟糕。学校凭私人关系任用教师,有的教师什么都不懂,甚至连学生都不如,只要有门路,就能教课。学生们意见很大,方志敏代表全班同学,向校方提出更换教师,胖校长打着官腔说:"研究研究",几个月过去了,也不见音信。

正好,学校宣传队要排节目。方志敏灵机一动,编写了一个剧本《私塾怪现象》。戏中有3个主要人物,校长、校长老婆、校长的儿子。校长当领导,校长老婆连字也不识,啥课都敢教,校长的儿子只管摇铃。

《私塾怪现象》主要是讽刺学校的腐败,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家看得开怀大笑。可是校长看了戏,血压上升,恼羞成怒,下令立即停演,还给方志敏记大过一次。

学生记大过是很严重的事情,可是,方志敏一点也不在乎,继续带领学生同校长斗争,公开揭露学校的黑暗。胖校长气得不行,要开除方志敏。方志敏不甘示弱,带领学生自治会贴布告:开除校长!

1921年秋天,方志敏又进了同文学院。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对英文抓得很紧。方志敏找到了英文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边学英文,一边学这两部伟大著作,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社会主义”,因为方志敏开口闭口不离“社会主义”这个词。方志敏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会,专门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

那时候,阅读革命书籍非常困难。书籍、报刊杂志常被没收。方志敏托校外的同学订进步杂志,再带进学校阅读;白天不方便,晚上熄灯后,几个人才悄悄地进行讨论。

教会学校三天两头做礼拜,方志敏非常厌烦。可是,他一想,何不在做礼拜的时候,带上要看的书,“你做你的礼拜,我读我的书”。

闹 革 命

1922年夏天,方志敏到了上海。

那时候上海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上海的马路上,方志敏看到,洋人的警棍在黄包车夫的身上飞舞;喝得烂醉的外国士兵,肆意侮辱中国的百姓。

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朋友来到“法国公园”想进去玩玩。他们走到公园门口,一个显眼的牌子映入眼帘:“华人与狗不准入园。”

方志敏站在“华人与狗不准入园”的牌子面前热血沸腾脸发烧,感到一种奇耻大辱。堂堂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都不能自由行走。

面对“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方志敏暗暗发誓,一定要赶走帝国主义列强,为中华民族解放面奋斗到底!一定要铲除“华人与狗不准入园”这块耻辱牌!

很快,方志敏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火与血的考验中百炼成钢,成为解放中华民族的先锋。

下面讲几个方志敏闹革命的故事:

1925年夏天,方志敏在家乡湖塘村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带领贫苦农民与地主展开了斗争。

那年天旱欠收,到了秋天,许多贫苦的农民发愁交不起租,还不了地主的债。

方志敏召开了贫雇农大会,对大家说:“今年地主收租讨债,我们就要求减租减息。如果地主不肯,咱们就跟地主斗,不交租,不还债!”

农民们都害怕地主,不敢行动。方志敏带领一部分积极分子先把一个地主抓了起来,要他减租,并把借据还给农民。这一来,农民们有了劲头,都准备跟着方志敏干。不料,方志敏的五叔、地主方雨田跳出来,带头对抗农民运动。其他地主不敢收租收债了,方雨田却气急败坏地质问方志敏:“我是你亲叔,你该不会六亲不认吧?”

方志敏觉得不把方雨田的气焰打下去,斗争就不能取胜。他对大家说:“你们不要以为方雨田是我五叔,我就循情看面子。他既是地主,又和我们对抗,咱们就跟他斗争到底!”

一天晚上,他带领全村的贫雇农,手拿铁叉、锄头,包围了地主方雨田的大院,而冲在最前面的是方志敏。

方雨田紧关大门,躲了起来。几个农民翻墙进入方家大院,把门打开,大家一下子冲了进去。方雨田狗急跳墙拿刀想行凶,农民夺下他手中的刀,用绳子把他捆了个结实。

地主方雨田被斗倒了,震动了整个弋阳县。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江西的农民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把土豪劣绅打得屁滚尿流。农民从漆工镇警察所里缴获了两条半枪。一条是“汉阳造”,一条是“三八式”,还有一条“九响毛瑟”被截去了半截枪筒,只能算半条枪。方志敏出门时就把这半截枪筒的枪带在身边当作防身武器。很快,“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消息就传遍了方圆几百里的地方。方志敏带着那半条枪,有时穿件灰袍子,化装成商人;有时光脚穿草鞋,化装成农民,四处宣传鼓动领导革命运动。

方志敏给穷苦农民开会讲革命道理。

方志敏问大家:“谁欠了地主的债?谁欠了租?”

大家一齐举手说:“我们都是穷人,不穷也不来革命了!”

“现在共产党来了,不交租,不还债,大家赞成不赞成?”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赞成?”

方志敏又接着说:“我们共产党的道理,就是活不下去了,要平债,要分田,要革命!你们赞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咱们干起来!”

听了方志敏的话,农民们都在红纸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画押宣誓:“革命到底,永不变心!”

就这样,农民革命团组织起来了。

农民革命团在方志敏领导下搞起了革命。

蓝家沟的农民穷得没法过了,冒着生命危险开了一个小煤窑。县衙门派来一个当官的,领几个法警来要捐税,每月缴5元。

农民们抗着不缴,说:“我们连吃的也没有,拿什么缴捐纳税?”

当官的大喊:“好呀,你们抗捐不缴,我把你们都抓到牢里!”

那个当官的还打了一个农民, 农民们一拥而上,把当官的推了个四脚朝天。几个法警围上来想行凶,也被农民揍了一顿。事情闹大了,农民找方志敏出主意。方志敏想,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你不暴动敌人也会来抓你,干脆,提前动手,让敌人措手不及。农历年三十晚上,蓝家村的农民暴动了。农民革命团烧毁了几百份地契,分了几百担粮食,农民还编了歌谣:“湖塘塌塌岭,出个方志敏,一心干革命,为的是穷人。”

有一天早上,方志敏看见一个老农掉到了河里。他脱了棉袄,跳进冰冷的水里把老农救了上来,还把自己的棉袄给老农披上。

老农流着泪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方志敏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方志敏非常关心老百姓。和群众在一起,他总是问长问短,群众也愿意和他接近。

这一天,方志敏和几个战士来到一个村子里参加一个会。许多群众跑来看望他,不知怎么消息走漏了。正谈着,白狗子把村子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方志敏把群众疏散了,和几个战士一边打一边撤退。可是,白狗子人多,眼看就要追上了,怎么办?

正在这时候,白狗子们定住脚不跑了,一个个蹲下身子,抢着拾地上的银元。有的没拾到,就和拾到的争抢起来,你争我夺打成了一锅粥。当官的没办法,踢这个一脚,踹那个一腿。趁这个机会,方志敏他们脱了险。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村里的群众见敌人追赶方志敏,情况很危急,没有别的办法,就把打土豪收来的银元拿出来,丢到路上,缠住了爱财如命的白狗子。

有一天傍晚,在敌人占据的一个村子里,突然听得一阵“得得”的马蹄声,一个穿着笔挺的制服的国民党军官,带着两个背着驳壳枪的卫兵进了村。村里的两个地主豪绅见来人势头不小,就出来低头哈腰地热情迎接。

那军官骑在马上挥着鞭子,说:“大部队马上就要到了,为了配合军事行动,今晚上在周家祠堂开会,所有乡绅都要参加,不到的以军法论处。”

天刚黑,周家祠堂里就挤满了全村的地主乡绅,那个军官用手电朝每个人脸上照,还拿出一个小本,借着油灯的光,一个一个点名。点完了名,那个军官让他们都到里面屋子里去说话,说有机密事儿商量。

地主乡绅们乖乖进了里屋。那军官忽然掏出哨子“嘟嘟嘟”一吹,从祠堂四周进来一群手拿梭镖、土铳的农民革命团员。地主乡绅们一看,都吓瘫了,哆哆嗦嗦地问:“你……你们?”

那军官“啪”的一声,把国民党军帽往桌子上一扔。卫兵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方志敏。我们是他领导的工农红军。”

地主乡绅们一听,“咕咚”一声都跪到了地上,哀求那个军官!“饶命!饶命!”

方志敏怒喝一声:"都给我捆起来,押回根据地,看他们手上沾没沾革命者的鲜血!"

英 勇 牺 牲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后,方志敏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政治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十军团在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部队被敌人截成了两截。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主要领导的方志敏提出要去寻找被围的部队。另一位负责人说:“你是主要领导,还是让我去吧!”方志敏说:“不行!我没有理由留在这里,我要把战士们带出来!”

方志敏毫不犹豫,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是,大队人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重重包围着,情况万分危急,敌人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见房就烧。红军被包围在荒山僻野之中,没有吃的,只能采集野果充饥;野菜也采集不到了,只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

部队经过与敌人激烈的搏斗,只剩下了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两腿站不住。他带领战士翻山越岭,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

突围无望。天亮的时候,方志敏命令机要员把文件和密码烧掉,说:“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守党的机密。”有的战士有些灰心,方志敏说:“我们只是一支小部队,红军主力还在,胜利仍然是我们的。共产党是永远打不垮的!”有个战士建议方志敏化装,到白区去躲避一阵,方志敏摇摇头。

1935年1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在皖浙赣交界处的陇首村,不幸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抓住了方志敏,认为是“剿共”的一个重大胜利,要在上饶举行一个“庆祝大会”。敌人把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带到了台上“示众”,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气浩然。上饶的劳苦大众看着不幸落在敌人手中的方志敏,都心情沉重,许多人低下了头去,暗暗落泪。

敌人军官气焰嚣张,在台上喊起了反共口号。但台下无人响应,这激怒了那个军官。他把手枪"啪"的一声扔在桌子上,怒吼着:“谁不喊就抓起来!”台下仍然一片沉默。方志敏这时感到一种莫大的欣慰,老百姓心向着革命。“庆祝大会”草草收场了。

敌人要把方志敏押送到南昌,途中要经过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敌人又要在弋阳开一个“庆祝大会”。可是,愤怒的几千名弋阳百姓,个个手拿锄头、木棍、扁担,聚集在公路两旁,准备抢回他们敬爱的领袖方志敏。敌人还哪敢开什么大会庆祝,慌忙把方志敏押进装甲车, 惊慌逃走。在南昌的一个公园里,敌人又要召开一个“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公园里军警如林,警备森严。方志敏戴着手铐脚镣,镇定自若地向成百上千的群众高声说道:“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和大家见面。我们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贪官污吏剥削统治,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敌人没有想到,他们精心策划的“庆祝大会”竟然成了方志敏宣传革命的演讲大会,赶紧下令:“快!快把他拉下去!”

方志敏趁着敌人手忙脚乱,继续大声喊道:“希望你们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

从上饶到弋阳,又到南昌,敌人的三次“庆祝大会”都没开成。

反动头子蒋介石获悉方志敏被抓到了,立即密令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千方百计劝降方志敏。 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头子俞伯庆对方志敏假惺惺地说:“蒋委员长很想重用你,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呢?”

方志敏听了,鼻子哼了一 声,说:“蒋介石是什么东西!”

俞伯庆又说:“你们不是失败了吗?”

方志敏坚定地说:“不!我们在军事上暂时失败了,政治上并没有失败。我可以告诉们,我们永远不会失败!”

俞伯庆劝降不成,敌人军法处处长又来与方志敏“谈话”。

他喊手下搬一个凳子,又说不好,又换来一把椅子。

军法处长好像推心置腹地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既然一败涂地,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功名利禄视如粪土。”

“方先生,信仰要实现 ,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军法处长见方志敏没有吭声,又把话锋一转,说:“方先生,你知道你们那个孔同志吧!他现在在我们这里是少将参议,春风得意着呢!”

方志敏一听姓孔的,非常愤怒,站起身来厉声说道:“他是无耻的叛徒,我决不会像他一样。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绝不投降敌人,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弋阳县长,还有教过方志敏的一个乡绅,也都找过方志敏,带着水果、点心来劝降。方志敏回答他们:让我投降?休想!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劝降失败了,敌人露出了豺狼的凶相,他们残酷的折磨方志敏。

他们给方志敏吃霉米饭,里面都是稗子、谷壳和沙石。一天洗漱饮用只给两碗水,牢房里黑暗潮湿、老鼠到处跑,臭虫爬满墙、虱子满被褥。方志敏本来就患有肺病,残酷的折磨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敌人还不断的用酷刑摧残方志敏,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方志敏忍受着巨大的痛疼,毫不动摇,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

敌人黔驴技穷,没有办法对付方志敏了,最后,又拿来纸和笔,让他写“口供”。方志敏被捕后一直想写点东西,就利用这个机会,埋头写了起来。他知道,时间不会太长了,敌人总会下毒手的。

在牢房里写作的艰难可想而知,方志敏又重病在身,写不了多大功夫就头晕。他咬牙坚持,一字一字的写。实在不行了,就停下来喘口气。

敌人还以为方志敏真的在写“口供”呢!

就这样,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饱含激情和对党的忠诚,在敌人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作品。书稿写成了,怎样才能带出监狱交给党组织呢?

有一个狱卒非常佩服方志敏,经常和方志敏聊天。方志敏多次给他讲革命道理。没有别的办法,方志敏就求这个狱卒把书稿带出监狱,先送交鲁迅先生,再请鲁迅先生转交党中央。狱卒接过方志敏的书稿和给党中央的一封信,跪在地上哭着说:“先生,我也是穷人的孩子,知道你是为穷人革命的好人。你放心吧,我就是提着脑袋也要把你的东西送到。”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一天,南昌城里军警满街,交通中断,小商小贩也都被赶走了。

看守端来了早饭,不是往日的霉米饭。方志敏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方志敏吃了个饱,他太饿了。

要上刑场了。方志敏最后看了一下牢房,挨个和铁栅栏里伸出手的难友们告别。

难友们含着热泪说:“永别了,方志敏同志。”

方志敏微笑着说:“同志们,永别了,早日出去干革命!”

天下起了雨,天也有情啊!

囚车穿过戒备森严的南昌城。方志敏向窗外的老百姓挥了挥手。有人认出戴着手铐脚镣的是方志敏,不禁掉下了眼泪。刑场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方志敏挺胸昂首,敌人让他转过身去。方志敏笑着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我要看看法西斯的子弹是怎样射穿我的胸膛!”

刽子手的手哆嗦了,扳不动枪机。方志敏望了望烟雨蒙蒙的天空,最后一眼看了看他可爱的中国大地,挥起右臂,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

方志敏同志英勇牺牲了,他年仅35岁。

姓名: 方志敏 [1899-1935]

出生时间: 1899-8-21

逝世时间: 1935-8-6

民族: 汉族

籍贯: 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

相关图片: 暂无图片,欢迎您为我们提供。

人物传记: 暂无传记,欢迎您为我们提供。

人物简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

1899年

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六)诞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1896年 7岁

入私塾读书。

1911年 12岁

辍学辅助家庭务农,童年在家乡度过。

1916年

秋,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学习。在校组织进步团体“九区青年社”。

1919年

夏,与邵式平等发动组织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学生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秋,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预科班。

1920年

升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应用机械科学习。为该校学生自治会负责人。

给《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主编邵力子写信,对该刊发表的一篇题为《捉贼》的小说,谈了自己的看法:“小偷是不是算顶坏的?触目皆是的军阀、政客、资本家、地主,哪一个不是操戈矛的大窃?为什么大窃逍遥自在,受人礼敬,而小偷却在此地被吊起来敲?”受到邵力子的赏识。

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第一首散文诗《哭声》。

1921年

春,因领导该校学生反对腐败教育,要求教育改革而被校方开除。

不久,加入江西“改造社”,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

秋,考入教会学校九江南伟烈大学(同文书院)。

1922年

春,参加“非基督教大同盟”。

7月,由九江赴上海,住在邵力子家,任《民国日报》校对,并在上海大学旁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写作白话小说《谋事》,在《觉悟》副刊发表。方志敏在上海逗留的时间虽短,但这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在上海他找到了党组织和中共领导机关,并结识了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著名中共领导人。

8月,根据组织决定,方志敏离开上海,返回南昌创办“文化书社”,创建江西地方团组织设立活动据点。出版《青年声》周报,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从此,走上了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23年

年初,与赵醒依等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地方组织、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白话小说《谋事》与鲁迅、郁达夫、叶圣陶等著名作家作品一起入选上海小说研究所编印的小说《年鉴》。

1924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

“五卅”运动时期,参加“沪案交涉江西后援会”的工作,深入偏远地区,开展宣传鼓动工作。

7月,当选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

回弋阳创建中共漆工镇小组,组织“弋阳青年社”,出版《寸铁》旬刊,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

1926年

5月,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

12月,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秘书长。

1927年

2月,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领导全省农民运动进入全盛阶段,农协会员发展至80余万。

3月“赣州惨案”后,赴武汉向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请愿,并出席中共中央农委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委员会”执行委员,旋与刘一峰等8人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身份回赣代行省党部职权,并在南昌创办了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组织了农民自卫武装。

6月5日,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礼送”出境,旋化名李祥松,赴赣西巡视党的工作和农民运动。

8月,“南昌起义”后,返回弋阳发动秋收暴动,先后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中共横峰区委书记。

11月至1928年2月,与黄道等人组织领导了弋横暴动,时任中共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兼暴动总指挥,暴动失利后率部转入磨盘山区坚持斗争。

1928年

4月,任中共弋阳县委书记,并创建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一营一连,领导建立了弋阳、横峰县苏维埃政府,任弋阳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6月,主持召开弋、横两县县委联席会议,批判了埋枪逃跑的错误主张,确定了反“围剿”斗争的基本战略。

会后,赴贵溪、波阳、万年、德兴、湖口等县,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组织农民暴动。

1929年

任中共信江特委书记兼中共贵溪县委书记、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建立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

1930年

任信江苏维埃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率独立团在赣东北、闽北一带开辟根据地。先后领导了贵溪、万年等县的农民暴动,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局部性“围剿”。

7月,领导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8月,当选为赣东北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

9月,当选为赣东北行委执行委员,随红十军转战赣东北。

1931年

3月,当选为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文化委员会主席。

3月下旬,任红十军政委后当选为赣东北特委常委,率部转战贵溪、余江及闽北地区,在闽北连打11仗,连战皆捷。

9月,被选为中共赣东北省委常委。

11月,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

谭合成著血的神话在哪里能看

谭合成著血的神话可以在腾讯视频上观看。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因为谭合成著血的神话在腾讯视频上有单独的合作版权。《血的神话》是关于道县惨案的专题报道和研究,其中有一个场面很形象地显示了当时各个人群的自我认同、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

谁能找一些上海在1848-1937之间的历史?

(1900~1999年)

大规模越界筑路。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大规模越界筑路。

复旦大学创办。 1905年,马相伯在吴淞镇行辕旧址创办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

整治黄浦江航道。 1906年,黄浦河道局聘用荷兰人奈格为总工程师,整治黄浦江航道,设计并建造吴淞口左导堤、右顺堤。又治理高桥内沙。黄浦江水深由—2.4米增至—5.8米。

同济大学创办。 1907年6月3日,德文医学堂(今同济大学)创办。

上海电话局开业。 1907年9、10月间,由邮传部拨款3万银元筹建的上海电话局,在南市东门外新码头里街建成开业。

广慈医院开市。 1907年10月13日,天主教江南教区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开设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

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 1908年1月21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的有轨电车从静安寺车栈驶出,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上试行。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

沪宁铁路通车。 时间为1908年4月1日。

中国首家电影院建造。 1908年12月22日,中国首家正式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今虹口区文化娱乐厅址)由西班牙商人安·雷玛斯在海宁路、乍浦路口搭建。

沪杭铁路通车。 1909年8月13日,沪杭甬铁路上海至杭州段建成通车(今沪杭铁路)。

华山医院创办。 1910年,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华山医院)落成。1911年10月14日正式开业。

中华书局创办。 1911年(清宣统三年)初,陆费逵等集资创办中华书局。

上海光复。 1911年11月3日上午,闸北民军起义。巡警总局骑巡队提前起义,占领巡警总局。下午5时,敢死队、商团齐集沪军营。5时,陈其美率部攻打江南制造总局受阻,陈其美进局劝降被扣。第二天早晨3时,民军再次进攻制造总局,守军溃败,陈其美脱险。至9时许,民军占领制造总局,上海宣布光复。

裁撤上海道、松江府。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权决定撤道,裁府、州、厅,留县。上海地区废除上海道,裁松江府,改隶江苏省。1913年1月,民国政府宣布存道县,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区划体制。道官改称观察使。上海地区自1914年始恢复“道”制,设“沪海道”,至1927年撤销,成立上海特别市。

上海县城墙开始拆除。 1912年,上海县城墙开始拆除。至1914年冬全部完工。

摄制完成中国首部故事片。 1913年,张石川等人承包美商“亚细亚影戏公司”编导演业务,摄制完成中国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

《新青年》创刊。 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任主编的《青年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1920年9月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26年7月停刊。

《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出版。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陈独秀、李汉俊校勘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新青年社发行。是为中国出版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虹桥机场兴建。 1921年3月10日,虹桥机场正式兴建,同年6月29日基本竣工。

中国共产党创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53名党员。7月30日晚,望志路106号遭到法租界巡捕房搜查。31日,大会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举行。

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创办。 1923年1月23日晚8时,美国新闻记者奥斯邦创办的无线电广播电台(通称奥斯邦电台)正式播音,此为上海也是中国境内最早正式播音的无线广播电台。至同年4月停止播音。至解放时,上海先后有各种广播电台234家。

五卅惨案发生。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万余人在南京路抗议租界当局非法逮捕工人、学生,英国巡捕开枪打死群众十余人,伤无数,是为“五卅惨案”。

上海总工会成立。 时间为1925年5月31日。

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6年10月24日,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闸北、南市、沪西三处同时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因准备不足,遭军阀镇压而失败。1927年2月22日,上海36万工人总罢工。下午6时,总罢工转为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又因发动起义时间过迟而再次失败。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战斗分闸北、南市、虹口、浦东、吴淞、沪东、沪西七个区进行。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取得胜利,成立罗亦农、汪寿华等人组成的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并立即派人去新龙华车站迎接北伐军进驻上海。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指使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雇用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藉口“工人内讧”,强行将工人纠察队缴械,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余人。翌日,十万余工人群众请愿,要求释放被捕工人,发还武器,在闸北宝山路三德里附近遭军队镇压,死伤群众数百人。随即,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大肆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

农民举行武装暴动。 1927~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沪郊农民先后举行了西沙(崇明县,1927年8~11月)、枫泾(1928年1月)、六里乡(嘉定县,1928年3~4月)、庄行(奉贤县,1929年1月)、新街(金山县,1929年2月)和泥城(南汇县,1930年8月)六次农民武装暴动。

左联成立。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至同年7月,又成立了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

中共临时中央在沪成立。 时间为1931年9月下旬。至1933年1月,撤往江西革命根据地瑞金。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1932年1月21日,日驻沪总领事村井以日僧到三友实业社寻衅被殴事件为借口,向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发出最后通牒,限中方于28日下午6时前作出答复。1月28日下午1时45分,吴铁城答复日本总领事,所提四项要求全部接受。4时,日总领事通知驻沪各国领事团,对上海市市长答复表示满意。晚11时30分,侵沪日军突然进攻闸北,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战,蒋光鼐、蔡廷锴星夜步行到真如车站设临时指挥部指挥作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2月,淞沪抗战激烈进行。中共发表一·二八事变决议,号召工农兵武装起义,进行民族战争。3月1日,侵沪日军海陆空兵力达9万人以上。当日,向闸北、江湾、庙行、吴淞发起总进攻。中国守军在沪实数不足5万人,孤军无援。十九路军总部于21时下令全军后退到黄渡—方泰、嘉定—太仓第二道防线。3月20日,据国民政府中央统计处初步调查:一·二八淞沪抗战全市损失逾15亿元,有18万户居民受到损害,死伤失踪者1.8万人。

侵沪日军总司令被炸毙。 1932年4月29日,侵沪日军在虹口公园举行日本天长节庆祝会和阅兵典礼,朝鲜抗日爱国志士尹奉吉向主席台投掷手榴弹,侵沪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重伤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辞海》出版。 1936年,《辞海》由中华书局出版。1965年4月,经修订的《辞海》(未定稿)内部出版发行。此后,在1979年9月、1989年9月和1999年9月,《辞海》又出版了三个版本的修订本,基本做到“十年修一典”。

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9日,两名日本兵驾车强闯虹桥中国军用飞机场进行挑衅,被当场击毙。8月13日上午9时15分,侵沪日本军舰重炮轰击闸北,日本陆战队一小队向驻守在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中国守军予以抗击,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全面抗战爆发。8月20日,中国政府成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大本营,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三战区,兵团防区划分:苏州河以北,沿黄浦江以西,属第九集团军,张治中为总司令;苏州河以南,浦东及杭州湾左岸,属第八集团军,张发奎为总司令。9月12日,国民政府军队放弃第一道防线。9月21日,上海战区防务进行调整,分右翼、中央和左翼三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八集团军及第十集团军;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辖第九集团军和第十八师;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十五集团军及第十九集团军。10月27日,国民政府军队放弃南翔以东、苏州河北岸全部阵地。11月5日,侵沪日军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登陆,国民政府守军陷入夹击困境。至11月8日,第三战区长官部向上海战区部队下达转移命令。11月12日,上海沦陷。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奉命率领该团一营(实有452人,号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退却。与敌战斗四昼夜后完成任务,所剩398人奉命退入租界。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孤军营被刺遇害,十余万人前往吊唁。

在中国文化中,海派文化是近代崛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也可以代表上海的近代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在上海的近代建筑形象中得到显现。

上海文化的原型,其实是江南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在建筑上,现在还可以在上海郊区的一些遗留建筑中见到。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的建筑也就有了更多的城市化,如今上海南市豫园一带的小街店铺,明显地表现出当时的上海文化形态。但是,近代的上海是新的文化时代,当时西方文化大举东渐,西方列强在此建立租界;而随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上海便逐渐变成一座近代的大城市了。它的文化特征就是“海派”,即吸收许多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共存共容,不拘一格。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其特点是多方面的,有住宅方面的,商业建筑的,以及其他建筑形态的等等。

上海近代的住宅,可以说是以里弄房子为主。这种形式是:一条弄堂进去,两边都是住宅,叫石库门房子(门框用条石筑成),一个门就是一家,但现在已是三、四家合住。门内是一个小天井,正中客堂问,室内后壁有一扇门,里面是楼梯间及灶间等,然后是后门。门外仍是弄堂,也是一家家的石库门房子,如此形成一片住宅区。这种住宅一般为二至三层,楼上是卧室、书房等,屋顶上有晒台,可以凉晒衣、被等。这种建筑适合上海的一般市民居住。客堂间可作起居室、会客室等。有的喜欢中式,八仙桌、茶几椅子,墙上可挂山水画、对联等;有的喜欢西式,则圆桌、沙发、写字台、转椅等,墙上挂的当然是西洋画了。大门形式利用传统的江南民居形式(石库门),但门上门边,也可以装饰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浮雕图案,可谓中西结合。

中国传统的住宅是按社会等级来分类的,按官品的大小来确定住宅的大小和式样,官品低微或平民百姓,就不许用斗拱、画龙凤、堂屋的大小也有规定。而上海的近代住宅就不是以这种关系来分类,而多是从经济条件出发。有钱的可以住别墅小洋房,没钱只好住得差。能住上别墅的多是洋行、大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略差一点的如中等公司总经理、大律师、大学教授等,则住花园里弄,如凡尔登花园(今长东新村),或高级公寓,如毕卡地公寓(今衡山宾馆);再次一等的如小公司或商店的老板,高极职员等,则住里弄房子。比这更差的,如浴室、理发店等服务性行业者,一般的工厂工人、小店小摊的等等,则住老式里弄住宅或大杂院,这些人家房子小、条件差,所谓“七十二家房客”(一出滑稽戏)。更差的就是棚户,两边砖墙,找一些木条搁置,上铺油毡。这些人多为北方逃荒来上海谋生者,如黄包车夫、打短工的等等。还有一些从皖北、苏北来的灾民,以拾荒糊口,住的条件更差,找几根竹竿,弯一下,两端插入泥地,上盖破油毡,称“滚地龙”。地面很潮湿,只铺些破席,蜷居在内。有的灾民还找不到睡的地方,只好露宿在金陵东路的人行道上,因为这里有骑楼,即上面有楼屋,可挡雨。但他们多为只身出逃,没带御寒之物,冬天寒潮袭来,饥寒交迫,总要冻死一些人。这可见近代上海的贫富差别。建筑,活生生地描述着上海近代社会。

上海近代建筑,其性质当然也有“海派”性。“海派”一词是褒词还是贬词?也许有人以为海派是一种无规无矩、随心所欲之义。其实,海派的最大特点就在其“活性”。中国古代文化到了晚清,已行将终结,但出路何在呢?在近代中国,海派文化独树一帜。上海一埠,固然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必然有许多污泥浊水,这里有鸦片、荡妇、赌场,这是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疯歌狂舞,颓废没落,这是社会的阴暗面。可是,上海却更有另一面: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上海的近代建筑,不仅是这些内容的“容器”,而且表述着这种精神。

从商业性建筑来看,海派还体现着它的竞争机制。上海南京路,在中国近现代称得上是全国第一繁华的商业街了。这条街两边的大小商店鳞次栉比,数也数不清。其中先施公司(今为时装公司)建造得较早,1915年,其形式和规模十分引人注意。后来在它的对面又建造了一座大型的商业建筑,永安公司(今为华联商厦),他们想方设法要超过先施公司,所以在屋顶上造了个“倚云阁”,起到招徕作用。从此,先施公司的生意受到影响。于是先施公司也设法在建筑上动脑筋,便在南京路浙江路口加建一座三层高的屋顶空塔,不但高度超过永安公司的倚云阁,而且名字也更妙,叫摩星塔。于是生意又回到先施。但后来永安公司又做大动作,他们在浙江路对面建起一座高达20层的塔式高楼,称“新永安”,不但高,而且形式新颖,使永安公司在上海滩上大放光彩。后来由于抗战爆发,城市经济和商业大受影响,故这场竞争也就此作罢。这些现象,也就是上海近代文化的建筑表述了。

上海的“海派建筑”,更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上海的近代建筑形式多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西班牙的、美国的、荷兰的、挪威的、日本的、印度的等等,应有尽有,而且古代的和近代的也都有,外滩江海关大门口的四根柱是最标准的古希腊陶立克柱式,而大光明电影院则是当时最“摩登”的建筑了。以上海外滩为例,北起苏州河北岸的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南至金陵东路外滩,这里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东方汇理银行是法国巴洛克式的,中国银行是近代中国式的,沙逊大厦是近代美国式的,汇中饭店是文艺复兴式的,江海关大楼是折衷主义的,汇丰银行是罗马复兴式的,英国总会是英国古典主义的等等。这些建筑虽然风格多样,但从外滩建筑整体上看,却又显得是那样的协调、美观,真可谓难能可贵了。

上海近代建筑的海派特征,具有积极向上、不拘一格和追求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对今天的建筑,而且对今天的社会文化也都是有益的。

中国历史

1928年,彭德怀和贺龙为反抗国民反动统治,在湖南分别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

——————————————————————————————————————————————————————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等发动平江起义 所部编为红五军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又到湖南西北部的桑植发动起义。建立湘鄂边根据地。

民国时期,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谁?

——————————————————————————————————————————————————-————

蔡锷

1915年12月,蔡锷在护国寺召集旧部,慷慨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四万万众之人格也。” 他留下的遗嘱中也有“以争国民人格”之语。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出发点,所以护国战争胜利后,他以“再造民国第一人”辞去一切职位,毅然放弃权力。

1945年8月21日,重庆 新华日报 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8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报酬了."

"这一天"在湖南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为什么说在"这一天',中国人"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

——————————————————————————————————————————————————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等步入芷江中国陆军总部洽降,国民政府宣布受降区

甸安河,甸安河,日军来了惨遭祸,几万同胞遭害,尸体挤得个挨个,五里长河成血海,野狗无桥可通过.

_____________流传湖南南县一民谣

民谣中描述了日军在南县制造了什么惨案?请你另举一例抗战期间日军在湖南的暴行.

————————————————————————————————————————————————————————

(1)南厂窖3万人被杀

厂窖垸甸安河一带(又名黑洲子),长仅5华里,宽约200余米,到处是沼泽泥潭,是阻隔东西交通的天然壕堑。5000多名国民党溃兵和难民试图从这里逃往汉寿时,被日军封锁包围、屠杀。尸体腐烂后,臭气熏天,几里之外还可闻到。从此当地人便把甸安河叫做“血水河”。

(2)安苏家村惨案

1944年农历八月十一日清晨,日军第十一军所属一部窜至苏家村掳掠,一日兵被愤怒的村民打死。日军发现这个日兵的尸体后,即对该村进行报复。村民苏光松、苏升去、苏升记3人被抓,当即被杀;村民苏盛好、苏升朋、苏光敏、苏升安等4人被抓后,日军逼令其挖好坑将其活埋。第三天,日军再次扑进苏家村、村民苏汉云、曾知生被刺死,幼女苏月花被两日兵抓住抛起,由另一日兵用刺刀接住,幼女被穿透而死;双目失明的苏光翰被抓后,日军硬说他是"土八路",挑来两桶水往老人口里猛灌,逼其招供,后又抬来一块大石头压在苏光翰肚子上,苏被活活折磨而死。日军前后3天,在苏家村枪杀9人,活埋4人,抢劫财物无数。

日军在永明的暴行

永明县内永和、公允、永康、沐水、刚强、桃川、永谷、永清8乡在1944年9月27、28、29、30日连续4天9次遭受63架日机猛烈轰炸,投弹 119枚。1944年9月15日,日军第十一军约2万人由道县窜袭县境历时月余,致使永明县城及各乡镇遭受巨大灾难。因日机轰炸和日军袭扰,县内2945 人遇害,5583人受伤,损失690亿元。

祁阳大冲惨案

1944年9月29日,日军第十一军所属一部30余人,开入大冲。先至老屋院,进村后,即抢劫财物,再放火烧屋。烧毁房屋23栋计67间。傍晚转到横湾陈家院,烧毁房屋4栋计22间。次日,日军窜入大堡桥茅塘,烧毁房屋3栋计15间,临走时又将全村房屋全部点燃。第三日,日军开进易塘湾,将一个80多岁的老人关进屋活活烧死。日军在大冲连续放火3日,烧毁房屋30 余栋计119间,致使250余人无家可归。在老屋院,日军抓住谢妻强奸不遂,将谢妻推入塘中,刺19刀致死;在富山院。日军用刺刀戳死谢建福祖母,轮奸了他怀孕6个月的妻子并剖腹取胎,用刺刀刺着胎儿玩;在陈家冲抓住60多岁的谢祖风,将其绑在门板上,放在堆积的柴草上活活烧死,将谢祖风嫂子打死;又有谢某妻,日军抓住后先强奸,后砍断其右手,推入火中烧死,还烧死9名外地抓来的民夫;在高山院后岭上,日军用刺刀戳死丁猛子、苏家象和另一农民;日军在横湾纵火烧屋时,八旬老人谢如山和谭老娘向其哀求不要放火烧村庄,均遭杀害。在毛塘,日军抓住陈运发年届八旬的母亲,用竹扒子打死,陈妻逃跑时。被日兵开枪打死,陈的两岁小孩,伏在母亲尸体上大哭,日兵用刺刀从小孩的肛门戳进去,顶在枪尖上戏耍,陈运发痛不欲生,欲夺回小孩,被日军砍死于门阶上。在茅塘日军将 17岁的陈柴兜、陈景惠、陈石来及外地亲戚黄昌芝,同绑在一棵树上,用柴火活活烧死。在夹泥岭,廖知本一家5口尽被杀害。据幸存者回忆,日军在大冲烧杀六七天,烧毁房屋120多间,杀人在百人以上,损失财物无数。

日军在道县的暴行

1944年9月,日军第十一军攻陷衡阳后,继续大举南侵,直逼广西,对沿途所经地区首先进行空中轰炸。自9月12日开始,道县县城、禀仁、许家遭受日机猛烈轰炸,日机先后出动249架41次,投弹367枚,对上述三地造成严重破坏。1944年9月12日和12月14日,日军两度窜扰县境,残杀24726人,伤9786人,造成经济损失1874 亿元。

日机轰炸麻阳马南的暴行

1944年9月的一天夜晚,日机一群侵犯麻阳县高村上空,用小型硫磺燃烧弹狂轰滥炸,并以机枪扫射,妄图摧毁我方在高村的军火库和驻军。紧傍高村的马南村遭炸,炸死1人,伤2人,毁茅房一栋,大片秋麦被焚毁殆尽。

道县惨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道县惨案幸存者说、道县惨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