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部落大联盟(部落大战联盟)

阿信2023-03-16生活资讯58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部落大联盟,以及部落大战联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蒙古八大部落名字叫什么?蒙古八大部落分布图

说到这个蒙古族的八大部落分别是那八大部落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知道不知道,我又孤陋寡闻了是真的不知道了,不知道不要紧的下面跟谁我一起来研究分析揭秘看看就好了,那么这个蒙古八大部落名字叫什么呢?蒙古八大部落分布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看看吧!

1、匈奴

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兴起于漠南黄河河套及阴山(今内蒙古阴山)一带,与当时的赵、秦、燕三国为邻。匈奴骑兵经常骚扰三国边境。秦始皇时将匈奴击退至漠北。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匈奴贵族冒顿自立为匈奴单于以后,国势日盛,击败了周邻一些部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统治区域东到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潮,南达长城。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入侵汉朝边境,汉朝不能击败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战败,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后来,匈奴仍不断侵犯汉朝边境。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年)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将匈奴击败,匈奴国力大为削弱。

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五单于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混乱局面,广大匈奴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争战的结果,郅支单于战胜了呼韩邪单于,占领了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遂南下投降汉朝,接受汉朝的封号,开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新时期。

由于郅支单于西迁至今伊犁河一带,呼韩邪单于又率部众回归漠北。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南下朝见汉朝皇帝,汉元帝根据他的请求,将宫女王嫱(字昭君)嫁给他为妻,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进一步促进了汉匈两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和加强了和平友好关系。

东汉初期,匈奴又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继续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逐渐进入内地,与汉族融合。汉朝与南匈奴联合,先后对北匈奴发动大规模出击,北匈奴势力日益衰败,有一部分投归南匈奴,有一部分迁到西方,残留在漠北的十余万户后来与鲜卑融合。从此,活动在大漠南北约三百年的匈奴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匈奴是蒙古地区第一个见于史乘的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民族,它的某些制度和习俗在蒙古高原各民族中世代流传。左右翼和十进制的军事行政划分对后来的突厥、柔然、蒙古等民族都有影响。

2、东胡

战国时期,在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就是东胡。东胡经常对邻国进行战争。在燕昭王时(公元前311-279年),东胡曾打败燕国,后来,燕国又战胜东胡,迫使东胡向北退却一千余里。燕国便在东胡退出来的地方设置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等五郡,并修筑长城,以防东胡。

东胡与赵国也发生过战争,曾被赵国战败。东胡势力强大以后又掳掠过赵国代郡的人众,势力达到赵国的东边。公元前273年(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国出兵打败东胡,夺回东胡强占的代郡地方。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元年),赵国又一次击败东胡。

东胡势力强盛时,不断向匈奴索取人口和财物,经常与匈奴兵戈相见。匈奴冒顿单于时,乘东胡轻敌毫无准备之机,突然发动进攻,大败东胡。从此东胡势力大衰。

3、乌桓

乌桓是东胡人的一支,居地在今老哈河流域。匈奴强盛时期,乌桓人遭受匈奴的压迫和掠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兵,使乌桓人从匈奴的压迫下解脱出来。汉武帝把乌桓迁徒到上谷等五郡边塞外居住,设置"护乌桓校尉"管辖乌桓各部。

乌桓降附于汉,经常在汉朝的统领下共同攻击匈奴。同时,乌桓又时而 "与匈奴连兵为寇",在汉朝的边境地区攻杀和掳掠。

东汉时,在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市西北)仍置护乌桓校尉,代表汉朝政府管理乌桓各部。同时,东汉王朝用乌桓骑兵征讨匈奴、鲜卑,甚至用乌桓打乌桓人,用乌桓骑兵镇压起义农民。

公元二世纪末期,中原地区爆发黄巾大起义,乌桓统治者蹋顿在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统一乌桓各部。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今辽宁辽阳南),得降众二十余万人。这些乌桓人被迁入内地,逐渐与汉族融合。少数留居塞外的乌桓人,很快又为鲜卑人所征服。

4、鲜卑

鲜卑与乌桓一样,都是东胡的后裔,居地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东汉时,鲜卑受匈奴的役属。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东汉王朝采取联合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的政策。从汉光武帝末年到汉明帝、汉章帝三、四十年间,鲜卑一直归附汉朝。公元85年(汉章帝元和二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等族共同向北匈奴发起进攻,鲜卑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公元87年(汉章帝章和元年),鲜卑再次攻入匈奴腹地,大败北匈奴,占据漠北地区。从此,鲜卑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首领檀石槐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建立牙帐,组成了"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的部落大联盟,分东、中、西三大部,有十二大人,势力盛极一时。公元181年(汉光和四年)擅石槐死后,轲比能兴起,兼并漠南各部,再度统一鲜卑。到公元三世纪中叶,鲜卑分裂为许多部落,其中强大的有慕容部、拓跋部和宇文部。拓跋鲜卑的祖居地在今呼伦贝尔高原。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鄂伦春旗嘎仙洞发现的石室,就是拓跋鲜卑祭祀祖先的地方。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鲜卑贵族建立了前燕、后燕等好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

东胡的语言是古老的阿尔泰语系语言,鲜卑语属东胡后裔诸语言,这些语言与蒙古语有共同的祖源。

5、柔然

约在公元四世纪末叶,柔然兴起在大漠南北。它初居于乌兰察布高原,后进入漠北。柔然的统治核心是东胡苗裔郁久闾氏族,但大部分臣民是突厥语族各部。

柔然在首领社仑时,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在漠北弱洛水(今蒙古土拉河)建立汗庭。公元402年(北魏天兴五年),社仑自称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政权强盛时,疆域东接高句丽,西至天山,北达今贝加尔湖,南临阴山一带。柔然汗国与北魏王朝长期攻战,柔然势力被削弱。公元410年(北魏永兴二年)社仑为北魏所败。

公元五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连续发生被奴役部落的反抗和逃亡。敕勒族一次有十余万户西迁,脱离柔然贵族的统治,对柔然政权的影响很大。此后柔然与敕勒展开了三十多年的拉锯战争。到公元六世纪初,役属于柔然的突厥族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反抗柔然贵族的统治。552年(西魏废帝元年)柔然首领阿那瑰为突厥所败,柔然汗国亡。

柔然的语言是东胡后裔诸语言的一种方言 ,但在蒙古高原突厥语世界中逐渐被同化。

6、突厥

突厥是铁勒族的一支,初游牧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移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公元五世纪中叶,柔然族攻占了高昌,突厥人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灭柔然,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木杆可汗时(公元553-572年),突厥势力更加强盛,辖境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

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二部。随后东突厥向隋请和,585年(文帝开皇五年),沙钵略可汗率领部众,驻牧在漠南一带。东突厥在始毕可汗(609-619年)的统治下,势力又强大起来,曾率领十万骑兵围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役属于突厥的薛延陀在漠北建立政权。630年(贞观四年),唐朝联合薛延陀,向突厥大举进攻,东突厥政权亡。

682年(高宗永淳元年),南迁至漠南的东突厥族骨咄禄叛唐,重新建立了一个突厥政权(通称"后突厥")。后突厥在漠北于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建立牙帐,在漠南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设南牙帐,派官驻守。公元745年(天宝四年),回纥首领率部众灭后突厥。

土门弟室点密在公元562年自立为可汗,号称"十姓部落",在今新疆一带建立西突厥政权。隋末唐初,西突厥政权控制了中亚及我国西域广大地区。公元640-648年间,唐朝在对突厥的战争中,先后占领了天山以北地区,并在西域设置了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等军事据点。公元651年(高宗永徽二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叛唐,并攻掠西域各地。唐朝遂于651-657年屡次发兵平乱,终于657年(高宗显庆二年)击灭西突厥政权。

7、回鹘

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流域。

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回鹘联合仆骨等部族起来反抗,终于摆脱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鹘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这时回鹘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

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戛斯推翻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徒。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突厥、回鹘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突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使用动物名称作符号以计算年份。唐代以前,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半属于突厥语世界。突厥和回鹘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一达怛人的统治,在契丹、室韦驻有官员。后突厥还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移民。突厥、回鹘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地区,便向室韦一达怛等族打开了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突厥和回鹘对室韦一达怛人的经济文化都有影响。

室韦 -达怛 ---室韦-达怛人的居地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六世纪时,室韦一达怛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

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所立的《阙特勤碑》中的"三十姓达怛",大概指的就是室韦一达怛人的主要部落。室韦、达怛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室韦一达怛人。

室韦一达怛人的主要生产活动是从事游牧经济和狩猎。靠近森林的部落,多是"射猎为务,食肉衣皮",他们"冬则入山,居土穴中",有些人居住在用桦树皮盖的棚屋里。呼伦湖周围是广阔的天然牧场,居住在这里的室韦一达怛部落,盛产良马,可见他们已有较发达的畜牧业。

室韦一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作原蒙古语。《元朝秘史》中保留的一些原蒙古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的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后来,关于蒙古一词的不同译写还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在古代蒙古语中,"蒙古"这个词是"质朴、无力"的意思。它开始只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十四世纪用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记载了一个蒙古族的古老传说: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的屠杀,只活下来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他们逃到了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叫做"额尔古纳·昆"--"险峻的山坡"。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这个传说里的"额尔古纳",就是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

8、契丹

契丹族很早就居住在潢河(西拉木伦河)、土河(老哈河)流域。他们的子孙组成八个部落。

北魏时,契丹各部落已开始对外掳掠,并以马匹、皮毛与北魏交换物品。唐朝初年,契丹八部开始组成部落联盟。联盟长由大贺氏选充,有胜兵四万。唐朝在契丹住地设松漠都督府,加号大贺氏联盟长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武则天统治时期,契丹背唐,依附于突厥。唐玄宗时,突厥逐渐衰落,契丹再度附唐。

契丹贵族涅里背唐自立,重建部落联盟,划分为乙室、迭刺两个大部,自遥辇氏贵族中推选联盟长,号称可汗。涅里任军事首长,称夷离堇。这时,契丹处在回鹘汗国的统治之下,长达一百多年。

遥辇氏鲜质可汗时,契丹不断向外扩张,掳掠邻近部族和汉人地区的居民。痕德堇可汗时,迭刺部贵族耶律阿保机当选为联盟的夷离堇,多次带兵攻掠唐朝州郡,俘获牲口。906年(唐天祐三年),耶律阿保机充任联盟长可汗。此后,他又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反抗,在916年,建元神册,建立了契丹国家。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自916年契丹建国至1125年为女真所灭,统称为辽朝。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重建辽国,史称西辽,又称哈刺契丹(黑契丹)。

契丹的语言是东胡后裔的语言,它和蒙古语亲属关系密切。辽代陵墓和墓葬壁画中契丹人的身材和脸型,酷似今天内蒙古东部区蒙古族。中间剃光,留下边沿头发的髡发发式,体现了东胡后裔诸族的特征,这种髡发发式在乌桓人、鲜卑人中也很盛行。契丹人后来大部分同化于汉人,一部分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9、东胡

战国时期,在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就是东胡。东胡经常对邻国进行战争。在燕昭王时(公元前311-279年),东胡曾打败燕国,后来,燕国又战胜东胡,迫使东胡向北退却一千余里。燕国便在东胡退出来的地方设置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等五郡,并修筑长城,以防东胡。

东胡与赵国也发生过战争,曾被赵国战败。东胡势力强大以后又掳掠过赵国代郡的人众,势力达到赵国的东边。公元前273年(赵惠文王二十六年),赵国出兵打败东胡,夺回东胡强占的代郡地方。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元年),赵国又一次击败东胡。

东胡势力强盛时,不断向匈奴索取人口和财物,经常与匈奴兵戈相见。匈奴冒顿单于时,乘东胡轻敌毫无准备之机,突然发动进攻,大败东胡。从此东胡势力大衰。

10、乌桓

乌桓是东胡人的一支,居地在今老哈河流域。匈奴强盛时期,乌桓人遭受匈奴的压迫和掠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兵,使乌桓人从匈奴的压迫下解脱出来。汉武帝把乌桓迁徒到上谷等五郡边塞外居住,设置"护乌桓校尉"管辖乌桓各部。

乌桓降附于汉,经常在汉朝的统领下共同攻击匈奴。同时,乌桓又时而 "与匈奴连兵为寇",在汉朝的边境地区攻杀和掳掠。

东汉时,在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市西北)仍置护乌桓校尉,代表汉朝政府管理乌桓各部。同时,东汉王朝用乌桓骑兵征讨匈奴、鲜卑,甚至用乌桓打乌桓人,用乌桓骑兵镇压起义农民。

公元二世纪末期,中原地区爆发黄巾大起义,乌桓统治者蹋顿在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统一乌桓各部。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亲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今辽宁辽阳南),得降众二十余万人。这些乌桓人被迁入内地,逐渐与汉族融合。少数留居塞外的乌桓人,很快又为鲜卑人所征服。

11、鲜卑

鲜卑与乌桓一样,都是东胡的后裔,居地在今西拉木伦河流域。

东汉时,鲜卑受匈奴的役属。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东汉王朝采取联合鲜卑、孤立打击北匈奴的政策。从汉光武帝末年到汉明帝、汉章帝三、四十年间,鲜卑一直归附汉朝。公元85年(汉章帝元和二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等族共同向北匈奴发起进攻,鲜卑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公元87年(汉章帝章和元年),鲜卑再次攻入匈奴腹地,大败北匈奴,占据漠北地区。从此,鲜卑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首领檀石槐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建立牙帐,组成了"南抄汉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的部落大联盟,分东、中、西三大部,有十二大人,势力盛极一时。公元181年(汉光和四年)擅石槐死后,轲比能兴起,兼并漠南各部,再度统一鲜卑。到公元三世纪中叶,鲜卑分裂为许多部落,其中强大的有慕容部、拓跋部和宇文部。拓跋鲜卑的祖居地在今呼伦贝尔高原。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鄂伦春旗嘎仙洞发现的石室,就是拓跋鲜卑祭祀祖先的地方。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鲜卑贵族建立了前燕、后燕等好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

东胡的语言是古老的阿尔泰语系语言,鲜卑语属东胡后裔诸语言,这些语言与蒙古语有共同的祖源。

12、柔然

约在公元四世纪末叶,柔然兴起在大漠南北。它初居于乌兰察布高原,后进入漠北。柔然的统治核心是东胡苗裔郁久闾氏族,但大部分臣民是突厥语族各部。

柔然在首领社仑时,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在漠北弱洛水(今蒙古土拉河)建立汗庭。公元402年(北魏天兴五年),社仑自称为丘豆伐可汗。柔然政权强盛时,疆域东接高句丽,西至天山,北达今贝加尔湖,南临阴山一带。柔然汗国与北魏王朝长期攻战,柔然势力被削弱。公元410年(北魏永兴二年)社仑为北魏所败。

公元五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连续发生被奴役部落的反抗和逃亡。敕勒族一次有十余万户西迁,脱离柔然贵族的统治,对柔然政权的影响很大。此后柔然与敕勒展开了三十多年的拉锯战争。到公元六世纪初,役属于柔然的突厥族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反抗柔然贵族的统治。552年(西魏废帝元年)柔然首领阿那瑰为突厥所败,柔然汗国亡。

柔然的语言是东胡后裔诸语言的一种方言 ,但在蒙古高原突厥语世界中逐渐被同化。

13、突厥

突厥是铁勒族的一支,初游牧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移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公元五世纪中叶,柔然族攻占了高昌,突厥人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灭柔然,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木杆可汗时(公元553-572年),突厥势力更加强盛,辖境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

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二部。随后东突厥向隋请和,585年(文帝开皇五年),沙钵略可汗率领部众,驻牧在漠南一带。东突厥在始毕可汗(609-619年)的统治下,势力又强大起来,曾率领十万骑兵围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役属于突厥的薛延陀在漠北建立政权。630年(贞观四年),唐朝联合薛延陀,向突厥大举进攻,东突厥政权亡。

682年(高宗永淳元年),南迁至漠南的东突厥族骨咄禄叛唐,重新建立了一个突厥政权(通称"后突厥")。后突厥在漠北于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建立牙帐,在漠南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设南牙帐,派官驻守。公元745年(天宝四年),回纥首领率部众灭后突厥。

土门弟室点密在公元562年自立为可汗,号称"十姓部落",在今新疆一带建立西突厥政权。隋末唐初,西突厥政权控制了中亚及我国西域广大地区。公元640-648年间,唐朝在对突厥的战争中,先后占领了天山以北地区,并在西域设置了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等军事据点。公元651年(高宗永徽二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叛唐,并攻掠西域各地。唐朝遂于651-657年屡次发兵平乱,终于657年(高宗显庆二年)击灭西突厥政权。

辉煌的部落大联盟是历史故事吗

辉煌的部落大联盟是历史故事。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多是由有血缘关系的或相毗邻的、利害一致的部落组合而成。

《资治通鉴》03|关于周朝的一些背景知识

根据网络资料、《中国通史》、《史记》等整理而成。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约790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约275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约514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约294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约254年。

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杀周赧(nǎn)王,东周灭亡。

《资治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的,到公元前256年为周纪部分,共五卷,以周王帝号为纪年,自公元前255年起为秦纪部分,以秦王帝号为纪年。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自公元前25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34年,属于战国时期,但不属于周朝时期。

1、春秋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把这部编年史称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

2、战国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

3、争议: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及战国的起始时间,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1:公元前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翦伯赞、《辞海》均支持这种观点,大部分教科书也采用了这种观点。

观点2: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是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范文澜编撰的《中国通史》采用的是这种观点。

观点3:有人认为孔子《春秋》绝笔的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又有人认为应以左氏春秋的纪事终结年(前468年)作为战国的开始。吕祖谦《大事记》采用的是公元前481年这一观点;林春溥《战国纪年》采用的是公元前468年的观点。

社会的发展是连续的,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向前的。整体而言,社会形态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周朝的政治制度是优于商朝的,同理,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优于夏朝的,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优于三皇五帝时期的。

1、三皇五帝时期:部落联盟

中国境内存在着不同不同文化系统的氏族部落:居住在南方的蛮族: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居住在北方的狄族;居住在西方的羌族或戎族。最终,居住在中原地区的黄帝部落击败黎族(属于南方蛮族),又击败炎帝族(属于羌族),形成了以黄帝部落为主,以炎帝族、夷族为辅的部落大联盟。

所谓五帝,其实是共主性质的,相当于一个武林盟主,在自己的地盘(门派)内,拥有较强的领导权,而对其他门派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权,其他门派处于高度自治的状态。

2、夏朝:创建帝位世袭

伴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财富增加,夏朝废除了“禅让”制度,创建并逐步确立帝位世袭制度,逐渐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度国家过渡。夏王朝实际掌控的地盘逐渐增加,但是,受交通、人口等条件的限制,其他诸侯仍处于高度自治状态。

3、商朝:诸侯林立

作为一个诸侯,商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夏王朝进步。取代夏朝之后,国家机构逐步成熟,进一步巩固了帝位世袭制度,王位继承制以长子继为主,以弟继为辅,嫡子有王位继承权,某些庶子则有分封权。但是,对于各地方的原生力量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统治措施,原始小邦(诸侯)林立,《史记·殷本纪》:“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周王朝是由位于岐、渭至河洛之间的“小邦国”发展而来的,取代殷商之后,并不能有效控制商朝所有的领土。

万一再有一个“诸侯”变得比周强大,会不会取代周朝呢?

周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两种措施:武力征服和分封诸侯。

1、武力征服。

原商朝大部分地区,其民众与周人无论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很不相同。虽然周朝取代了商朝,但是,按惯例必须保存商的祭祀。武王封纣的儿子武庚为诸侯,把商地为为三部,命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据一部,监视武庚。武王灭商后两年病死,太子姬诵继位,继承问题引起周内部的不和,武庚看有机可乘,联合东方旧属国奄、蒲姑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周公带兵东征,摧毁商殷及同盟淮夷的势力。孟子说,周公灭五十国。《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

2、分封同姓为诸侯

周朝的分封不同于夏商的分封诸侯。从商、周的世袭传承来看,在夏、商时期,诸侯国的国君都是由本家族的人员来担任,或者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来担任。

周朝的分封,除了分封少数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后裔之外,主要是分封给同姓子弟,意图通过血缘关系来保证周王室的强大,有效遏制各地方的原生力量,维系周王朝的长久统治。

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周公的兄弟)十五人(一说十六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成为或大或小的一方诸侯。

3、分封仪式

天子封给诸侯土地和臣民,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经授土授民以后,土地臣民名义上仍是王土王臣的一部分,事实上受土受民的人有权割让或交换,等于私有了。《大雅·瞻卬(yǎng)篇》,“人(指领主)有土田,汝(指幽王)反有(夺取)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领主们的所有权,天子是不该无故侵犯的。

4、建城立国

周朝所分封之贵族进驻新占领的区域后,首先是建立一个军事据点,这样的据点称之为“城”,也称之为“国”。而“国”之外广大区域称之为“野”。王朝的畿(jī) 内和诸侯国都有这种国野之分,即乡遂之别。王畿以距城百里为郊,郊内为乡,郊外为遂。王朝六乡六遂,大国三乡三遂。

5、诸侯的义务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③随从作战;④交纳贡赋;⑤朝觐述职的义务。

6、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相关义务。这样,就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不同的等级阶层。这就是《资治通鉴》中所说的“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卿大夫的封地称为“家”或“采”、“采邑”。

诸侯依据什么标准来交纳贡赋呢?

这段话的大意是:

王城四周各五百里的区域,叫做甸服:其中最靠近王城的一百里地区缴纳整棵的谷物,其外一百里的区域缴纳禾穗,再往外一百里的区域缴纳谷粒,再往外一百里的区域缴纳带壳的粗米,最远的一百里缴纳无壳的精米。

甸服之外各五百里的区域叫侯服:其中最靠近甸服的一百里是王朝卿大夫的采邑,其次的百里是较小的邦国,其余三百里是大诸侯的封国。

侯服之外各五百里的区域是绥服:其中靠近侯服的三百里,根据实际情形来推行教化,其余二百里则振兴武力以显示保卫力量。

绥服以外各五百里是要服:其中靠近绥服的三百里以内要遵守约定,和平相处,其余二百里范围内要约定遵守条约。

要服以外各五百里是荒服:其中靠近要服的三百里是蛮荒地带,其余二百里随意居住,不受约束,也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侯、甸、男、卫称外服,封地在外服的是官方承认的诸侯国。

周朝的五服有所变化,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时祭公谋父时说:“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意思是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是为“五服”。甸服属于王室直辖,称为内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称为外服,以服确定贡赋的轻重,诸侯交纳贡赋与所处的位置有关。

帝制中国文化---古代民族---华夏,夷狄蛮戎

华夏

古代汉族的自称。亦称“夏”。据《说文》,“夏”意为“中国之人”。“中国”,指中原地区。古文献中常以“夏”与“蛮夷”或“华”与“夷”对称。相传原居于陕西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打败炎帝和其他部落后,在黄河流域形成统一的部落大联盟,奠定了华夏族和基础。黄、炎二帝被后人奉为华夏或汉族的始祖。公元前廿一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散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各民族,逐渐融合、同化到以夏、商、周为核心的华夏族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使华夏和其他各族接触更为广泛和频繁。秦汉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的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西汉武帝、宣帝后,渐称汉族,沿用至今。《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孔颖达疏“《释诂》云:夏大地。故大国日夏。华夏谓中国也......言华夏及四夷皆相率而充已,使奉天成命,欲其共伐纣也。”

中国古代东方民族的统称。亦称“东夷”。夏、商、周时专指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的民族,包括隅夷、莱夷、淮夷、徐夷(又称徐戎)、岛夷、介夷、根牟夷、九夷。传说舜、禹时代,夏、夷为同一个部落联盟,其首领由两族轮流担任;制造八卦的太昊氏(或称伏羲氏),发明历法的少昊氏,以及射手后羿等,都是夷族的著名人物。商代的蒲姑(今山东博兴)、商奄(曲阜)等为夷族最早建立的政权,后为周所灭,由齐、鲁两国镇抚。自此夷族势力渐衷。春秋时有九夷之称,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分别为齐、鲁等国吞灭,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春秋以后,夷亦遥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乃至外国人,多含轻侮之意。《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史记.李斯列传》:“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司马贞索引:“九夷,即属楚之夷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释夷》:“黄帝既为黄河流域而驱逐炎裔,炎裔原在黄河流域东方者愈驱而东,为日后之东夷......东夷之区域,由青、齐而海嵎,而兖、徐。”参阅《后汉书.东夷传》。

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翟”。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及北部地区。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赤狄包括东山皋落氏、留吁、潞氏、铎辰、廧咎如、甲氏等;白狄包括鲜虞、肥、鼓等;长狄有鄋瞒等。春秋早期,华夏诸小邦不断遭狄人进犯。后华夏力量渐强,狄先后为晋、齐所并。战国后期,白狄支系鲜虞建立中山政权,经常与燕、赵交战,终为所灭。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成为汉民族对北方各族的泛称。一说,狄为匈奴之先。《礼记.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唐杜佑《通典.边防十》:“北狄以畜牧为业,随逐水草。无文书,俗简易,以言语为约束。然各有分地。射猎禽兽,食肉衣皮,习于攻战,此天性也。”清顾栋高《春秋四裔表序》:“盖春秋时戎狄为中国患甚矣,而狄为最,诸狄之中,赤狄为最,赤狄诸种族潞氏为最。”

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民族主泛称。亦称“南蛮”。殷、周时分布于今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秦汉以来,多在蛮前冠以地域名,如荆蛮、五溪蛮、武陵蛮等;亦有冠以酋长或图腾名的,如廪君蛮、槃瓠(神犬)蛮等。一说今苗族(始见载于元明)亦为蛮之后裔。蛮亦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如蛮夷、蛮貊。含轻侮意。《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后汉书.南蛮传》:“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又:“衣裳斑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曼,号‘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我国古代对分布于今西北地区和山西、河南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西戎”。含轻侮意。殷、周有西戎、鬼戎部落众多,从事游牧,逐水草迁徙。后渐强盛,不断东迁。至春秋时支系繁多,包括北戎、山戎、大戎、条戎、茅戎、犬戎、大荔、义渠、戎蛮、朐衍、伊洛戎、陆浑戎等。春秋末先后为秦、晋所并吞。一说戎在殷代为猃狁、猑戎、犬戎,后因迁徙而在“戎”前冠以地名或图腾名以示区别。《礼记.王制》:“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后汉书.西羌传》:“戎本无君长,夏后氏末及商周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藩服。春秋时,陆浑、蛮氏戎称子。战国世,大荔、义渠称正。及其衷亡,余种皆反旧为酋豪云。”

珀尔修斯之弓按: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华夏先民的邻居。四个种族消失的历史,也就是华夏族开垦拓张,民族融合的历史。

关于部落大联盟和部落大战联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