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养猪巴巴网(养猪巴巴网行业点评)

阿信2023-03-22生活资讯70

今天给各位分享养猪巴巴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猪巴巴网行业点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最具权威的养猪信息网站是哪个 啊

怎么样才能叫“最”呢?比较难判定。

做得比较好的有:

1.现代化养猪信息网(比较专一,推荐)

2.猪e网(网站速度比较慢)

3.腾骏动物保健网(应用实例比较多,推荐)

4.中华农牧企业网(博亚和讯)(行业动态分析和观点比较及时)

5.农博网

6.中国种猪信息网

7.广东省养猪信息网

8.中国第一猪网

9.中国养猪第一网

10.养猪巴巴网

11.今日猪网

猪五号病的预防和治疗

核心提示: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

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五号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等,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人也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比较寒冷时多发,多发生于冬季,到夏季往往自然平息。猪等偶蹄动物对本病敏感,单蹄动物不发病。本病传染性很强,呈蔓延或跳跃式传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

   猪五号病的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源,尤以在发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险。病猪的一个豆粒大水泡内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万头猪发病。另外,病猪的尿、粪、乳、呼的气、唾液、肉、毛、内脏、精液等以及污染的猪舍、饲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为间接传染源。康复猪带毒1个月左右。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直接性和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也能机械性地传播本病。据报道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约为20×104~5感染单位,而且病毒能随风传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气源性传播在本病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猪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饲养管理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传播途径。屠宰场的活猪仓库、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铁路、公路沿线的猪场容易感染。

猪五号病的临床症状

猪五号病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病猪还有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五号病对成年猪的致死率一般不超过3%。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者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猪五号病的临床特征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极其相似,故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地兽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

猪五号病的综合预防

1、常规性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种猪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种五号苗,最好注射浓缩型疫苗,每次每头2~3毫升;仔猪在60日龄或70日龄接种2~3毫升五号苗,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较长,建议在100日龄强化免疫一次。

(2)严格消毒。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3次,常用消毒药有0.15 %过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强力消毒灵等。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冻结条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消毒前要彻底清扫粪尿和周围环境,猪舍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喷雾或喷洒消毒药。对垃圾、垫料、污物等要及时焚烧。

(3)加强防疫。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尽量杜绝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猪场,尤其是走村串户的兽医和推销员。所有生产人员进场时必须洗澡更衣消毒。

2、紧急预防措施

(1)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一旦怀疑五号病,应立即上报,迅速确诊,并对疫点实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疫区内的猪、牛、羊,应由兽医进行检疫,病畜及其同栏猪立即扑杀深埋或者烧掉。疫点周围及疫点内尚未感染的猪、牛、羊,应立即注射疫苗。先注射疫区外围的牲畜,然后注射疫区内的牲畜,常规苗每头5毫升,高效浓缩苗每头3毫升,15天后再加强免疫一次。疫区内的猪圈、用具、垫料等使用2%烧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在流行期间,每隔2~3天消毒1次;疫内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死亡后14天,如再未新增病例,经过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锁。但痊愈猪仍需隔离1个月,方可出售。

(2)五号病发病率很高,成年动物病死率一般不超过3%。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死亡率很高。症状轻微的病猪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为了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液洗涤溃疡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对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洗净,然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凡士林软膏或等。对乳房病变,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急性病猪,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如安钠加、葡萄糖盐水等。

猪五号病的治疗办法

牲畜五号病是危害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而且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畜牧业生产,为此,各级领导要制定一系列解决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防治牲畜五号病指挥部。防治牲畜五号病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政策性强,负责日常工作。

2.搞好宣传教育。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教育和防疫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宣传只在内部进行,不登报,不广播,不公开对外宣传,注意保密教育)。使广大群众和干部深刻认识五号病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掌握饲养、运输、经营牲畜三个主要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治办法。

3.搞好综合防治工作。要采取以行政措施为主,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措施,贯彻“早、快、严、小”的方针。及时做好查清疫情,封锁疫区,处理病畜,清库消毒,加强检疫,制定综合性防治措施。

(二)、做好疫情报告和普查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饲养、经营、运输牲畜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牲畜发生疑似五号病时,要即日报告。在五号病流行期间,各级指挥部要每隔十天逐级上报一次疫情,并严格控制病畜流动,实行封锁隔离。为鉴定毒型,要及时采取病料送检。 2.做好疫情普查。在五号病流行期间,各单位要组织兽医人员对管辖区内的牲畜逐头进行检查。

(三)、封锁疫区

1.疫区的封锁。划定疫区后,要明确封锁界限,设立标志,并通知其它单位。封锁期间,要停止牲畜及其产品和饲草的收购、调运和交易活动,严禁运出各种偶蹄动物及其产品。要在交通路口设置哨卡和检疫消毒设备,对来往行入、交通运输工具,实行严格消毒。疫区内要发动人员大清扫,大消毒,搞好环境卫生。

2.封死疫点。疫点要划小,可根据规模大小,疫情分布情况,以饲养单位的病畜圈舍及活动场所和经营单位的病畜仓库、车间划分疫点。一经确定疫点,即应封严封死,并应在其周围划定封锁界限,设立标志,派人日夜监督,防止病毒扩散,就地消灭疫源。

3.保护受威胁区。受威胁地区要加强防疫管理,注意消毒。同时要对疫区的疫情进行监督,如发现疫区有违犯封锁规定时,应及时加以制止,并向上级报告。

4.解除封锁。屠宰场的病畜和同群畜全部屠宰完毕,将其肉类产品进行无害处理,经彻底消毒并由当地指挥部派兽医检查验收合格后,恢复生产。疫点和疫区最后一头病畜痊愈后十四天,再不发生五号病时,经当地指挥部派出兽医检查验收合格者,由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公布解除封锁。

(四)、处理病畜

1.严格处理污染产品。病畜肉(包括被污染的肉)和头、蹄、下水是散播疫情的重要疫源。要按照“四部规程”有关规定,对病畜和可疑病畜要及时送急宰间宰杀。病畜头、蹄、内脏、血液要高温自处理,严禁鲜销;病畜肉和被污染的肉要高温或剔骨产酸处理。严禁倒流,杜绝五号病恶性循环。

2、控制疫情传播。应采取杀、关、管的办法,消灭疫源。发生五号病的单位发病头数少时,要决心扑杀,拔除疫点,消灭传染源。

(五)、清仓消毒来源:养猪巴巴网

1.污染的猪厂要倒空消毒。要进行大消毒、大清理。

2.做好疫区、疫点消毒。疫区内的牛、羊、猪舍和病畜产品污染的场所、车船等,都要彻底清扫干净,铲除粪土后,用2%苛性钠溶液等有效药物,进行彻底消毒。粪便、污物等要发酵处理。无下水道设备的地方污水严禁外流,可在疫点内挖池贮存,并进行无害处理。牲畜圈舍、疫户门前均应设置消毒槽和消毒池,要指定专人管理,经常添加和更换消毒药液。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养猪巴巴网最近生猪价格还能涨降价吗

2015年生猪存栏量会较2014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势头有可能持续至年底,但由于经济形势低迷,需求疲软导致存栏缺口不会很大,与此同时,猪价或将有所回暖,养猪业基本可以告别2012年开始的长达3年的低迷期。猪价有可能在2015年上半年做出亏损,但只能保持在成本线附近微利状态,猪价在6.5至7.5元/斤区间窄幅波动,至2015年末有望震荡涨至8至8.5元/斤,全年或呈现上半年低、下半年高的走势。

猪咬尾应怎么办

造成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猪的咬尾现象,轻者尾巴被咬成半截,重者整个尾巴被咬光。一般来讲,造成咬尾的原因主要包括营养、环境、管理和疾病等几个方面,如,当饲粮营养失衡时,会刺激猪只发生咬尾症;当舍内有害气体、温度和光照超标,或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时会引起咬尾现象;当猪只患贫血和体内外寄生虫时,也会发生咬尾现象。针对以上原因可采用以下综合措施预防咬尾症。

1 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

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供给全价的配合饲粮。育肥猪前期要适当增加蛋白质或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育肥后期适当增加饲粮粗纤维的含量;其次,湿拌料存放时间不宜太长,饲喂要定时定量,忌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再次,日粮中不能长期添加痢特灵等药品,长期使用它们会加剧咬尾现象的发生。另外,应供给猪群充足清洁的饮水。据报道,在猪群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安眠酮,能迅速制止咬尾现象,且不易复发。

2 加强猪群的管理

2.1 合理组群 将体重、来源、体质、采食习惯和性情相同或相近的猪组群饲养。其次仔猪断奶转圈时,可在仔猪的鼻孔周围涂上来苏儿药液,影响其嗅觉以达到防止咬尾的目的。另外,组群后有咬尾现象的猪只应单圈饲养。

2.2 控制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影响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和猪只的采食、饮水,若不加注意可引起咬尾现象。应控制每圈(栏)的饲养头数,保证每头猪有充足的采食、饮水和休息空间。

2.3 及时去势 一般而言,猪去势时间越早流血越少,应激性也越小。用于育肥的杂交仔猪,特别是本地母猪与国外公猪所产的杂交仔猪,应去势后再育肥。猪最适宜的去势时间在生后7~10日龄。猪去势后既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又可防止咬尾现象。

2.4 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根据气候条件、猪场常见寄生虫种类和发病规律,建立科学的驱虫方案,并选用合适驱虫药,按说明投药驱虫。母猪在临产前1~2周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驱虫2~3次;仔猪出生后20~30日龄第1次驱虫,60~70日龄第2次驱虫,100~110日龄第3次驱虫。

3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3.1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根据猪的年龄和生产性能,提供适宜的温、湿度,且要保证猪舍通风换气系统和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以使猪舍冬暖夏凉、清洁干燥,并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除。

3.2 做好生产区和圈栏的消毒工作

春、秋季节病原微生物宜于生长繁殖,所以这一时期是生产区消毒灭源的关键时期。消毒可用的药物主要有:2%~4%的氢氧化钠,10%~20%漂白粉乳剂,0.05%~0.5%过氧乙酸,3%~5%的来苏儿,0.05%强力消毒灵等。场区每半个月消毒1次。

3.3 改变单调的生活环境 猪通常有探究行为,当生活环境单调时,摆动着的猪尾巴会吸引其它猪的注意力。所以,应在圈舍挂铁链、铁环、绳子等供猪拱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猪的咬尾现象。

4 采取断尾措施

仔猪出生后,在距离尾根约1cm处,用钝口剪钳将尾巴剪掉,并涂上碘酊以防止感染,这是控制咬尾症的有效措施。

养猪巴巴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养猪巴巴网行业点评、养猪巴巴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