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之父钱学森(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50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导弹之父钱学森,以及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50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应用力学家,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
钱学森主要从事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航空工程、火箭导弹技术、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的研究。
钱学森的主要成就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钱学森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在20世界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
中国导弹之父是谁?
1、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森。
2、同时,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3、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与钱伟长、钱三强并称为“三钱”。[1]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进修。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2009年10月3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中国导弹之父是哪位科学家?
中国导弹之父是钱学森。
钱学森于1955年10月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中国后长期担任中国导弹航天事业主要技术领导职务,他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于1960年2月发射成功。
此后又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协助聂荣臻成功组织了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1970年4月,牵头组织实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概括:
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
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改为了96分。
任课老师金老师一直保存着他的爱徒的试卷,即使在战乱的迁徙中也一直保存在行李箱中。在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金老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试卷,赠予了母校。这份小小的试卷也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
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50字、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