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文随笔 > 正文

杂文随笔

吴哥窟现地下建筑(吴哥窟地下遗迹)

阿信2023-04-01杂文随笔83

今天给各位分享吴哥窟现地下建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吴哥窟地下遗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吴哥窟有哪些建筑特点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台基、回廊、蹬道、宝塔构成吴哥寺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其布局规模宏大,比例匀称、设计简单庄严,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粘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当时的石工可能不掌握券拱技术,所以吴哥寺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吴哥窟:遗失在丛林里的世界奇迹(多图)

吴哥窟(Angkor Wat),又叫吴哥寺,是吴哥现存所有古迹群中最大而且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里处,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小,又被称之为“小吴哥”。这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五百年前米开朗基罗把基督教的《圣经·创世纪》一章绘在西斯庭教堂(Cappella Sistina)的穹顶上,高棉人却在八百年前便以巨石浮雕将印度教两大史诗刻在了吴哥寺的回廊上。这座曾盛极几世的辉煌王城,却因战争病疫被无情吞噬,湮没在热带丛林里成了废墟,直到1861年,被法国探险家亨利.穆奥在丛林中发现,用素描的方式将此震撼美景带回了欧洲,才让这被遗失在热带雨林中五个世纪的世界奇迹重现在世人眼前。

今天,我们来游走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吴哥窟(Angkor Wat)。

文丨爱你菜,图丨爱你菜   C.H.

1296年,元代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留下了一本《真腊风土记》,500多年后的1819年,一个名叫雷慕沙的法国汉学家将这本名不见经传的游记翻译成了法语。40年后,一个在东南亚研究昆虫的法国学者偶然得到这本书,下定决心要找出这个中国人描写的繁盛如传说般的失落王朝。

1861年1月,他从泰国进入柬埔寨一个背靠着一片雨林的村庄,林中浓雾弥漫,野兽咆哮,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连随行的当地向导都已经放弃。他却握着书,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回头。直到走着走着,发现脚下的泥土越来越坚硬,刨开松土,才发现一条笔直的岩石大道开始显露出来。

他顺着路走,绕过大树,雾渐渐散了,几座高耸的石寺突然出现在眼前,朝霞照了进来,光影划过寺顶,洒下一片金黄……我实在无法想象亨利·穆奥看到这一瞬间的震撼。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他用素描的方式将这震撼美景带回了欧洲,并写下了《暹罗柬埔寨老挝安南游记》,大肆渲染,说:

这才引起了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将吴哥遗迹重新带出了遮天蔽日的热带丛林。

后来,他独自领导这个失落古国的开掘工作。不知道是震撼太过强烈,还是积劳成疾,1861年11月,仅10个月后,他就在这片古国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从这片遗迹被发掘到今天,一百多年过去了,密林被劈开,道路已经修通,那些坚毅的石壁重新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处处仿佛都闪耀着近千年前真腊之都昔日的风华。

当年背靠密林的村子,如今友好而热情的迎接着四方而来,对这片土地饱含热情的旅者。这个村子,名叫暹粒。

其实,在我第一次踏上这个寺庙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

看完日出,穿过步道,走进这层回廊时,老饕问:“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我一脸茫然:“不是寺庙吗?”

“这是皇帝的陵墓!”

我这才知道,原来Angkor Wat是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为自己修建的陵寝,也是供奉他信封的天神“毗湿奴”的地方。

印度教崇拜东方,所有吴哥的寺庙都是座东朝西的格局,只有吴哥寺是朝西的。有人说,它是陵墓而不是寺庙,所以才朝向日落的方向。

从西走向吴哥寺,我们都被这里空间的伟大震撼了。

475米长的笔直步道,9.5米宽,跨越了整个护城河,一直逼远到最远的端景。

外墙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由一道寺庙围墙环绕,里面分别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层层围绕,中心矗立五座宝塔为顶点,象征着古印度神话中的世界中心——须弥山。

吴哥窟是吴哥最热的景点,而吴哥窟的日出,则是所有日出景观中最美的一处。日出的胜境在上一篇 《摄手记 6丨印象吴哥,看不尽的日出日落和神秘的"高棉微笑"》 中已经专门描写。

蒋勋说:

中心的五座尖塔在微亮的天际形成黑色的剪影,每天清晨,在几百年不变的悠扬曲调中,这黎明的曙红,像是要重新撩开昔日帝国辉煌的面纱。

走过475米长的笔直步道,仿佛走向信仰。外围是回廊环绕,回廊有两层,就像是南方的骑楼,在炎热多雨的地区,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大雨滂沱,都能心无旁骛地欣赏回廊墙上最为壮观的精美浮雕。

12世纪,吴哥建筑已经到达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庙,所有的墙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台四周的长廊连接着角塔、阶梯和神殿,墙上也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比西方基督教宗教穹顶壁画还要早300年。

女神无处不在,在回廊深处的列柱上,在转角的幽暗里,数百年的风化雨打,尽管斑驳,面容仍旧安谧、慈祥,微垂的双目,饱含悲悯。

虽说是小吴哥,但背着相机仔仔细细地观赏回廊上精美的壁画,尽管少了风吹日晒,却很快就开始觉得疲乏。坐下歇息间,一位老者走下木台阶,这个画面跟灰暗的回廊石色融为一体,似乎看到吴哥寺走过的动荡岁月。

就像蒋勋在《吴哥之美》里所写:

透过石柱望向中心的须弥山,那是苏耶跋摩二世和他的子民心中的圣地,那是印度教灵魂归于天堂的地方。

众人爬上天阶,朝拜心中的圣地,就像寻求信仰一样匍匐前行。

我无法想象我眼前看到的这一切动用了多少能工巧匠,才能留下如此精美绝伦,如史诗般的浮雕巨作,无法想象苏利耶跋摩二世不惜一切所动用的劳力和财力,坚持完成的敬神之所或是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之地,但最终的确成为了不仅超越前代,更也没有后世的宏伟之作。

吴哥窟之美,实在不是一天可以看尽。不过,如果一整天都待在里头细细观赏壁画,对印度神话如果没有一些了解,或没有向导在身边讲解,实在会有点迷茫,也会有点审美疲累。

好在暹粒旅行,订的司机是按天算车资,大圈、小圈、外圈,可以自行商定路线和行程。如果在暹粒停留的时间充裕,建议中午回酒店休息一阵,下午可以去看看塔普伦寺,去巴肯山或比粒寺看看日落。

晚上有时间,可以多了解一下,或在景区买本介绍看看再来。

我们是第三天下午游完通王城(Angkor Thom)后,司机阿Paul再带我们从后门(东门)进。

东门的有一处没有完全修复的遗址,这里午后的阳光非常柔和,照在建筑上和树影相映,非常美。

这里不像内圈,没什么游人,虽然灰尘比较多,石壁也有些坍塌,但光线入射的角度拍剪影最好。

通向吴哥寺的林荫道上,只有少数一些游人看着孩童在追逐和玩耍,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反倒有种温暖的光辉。

不过,游人的孩子和当地的小孩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

柬埔寨小孩很早当家,所有的景区就是他们的生意场,什么都卖,从手艺品,到明信片,从扇子到旅游指南,追逐着游客兜售,低低的声音,弱弱地用华语叫着:“姐姐漂亮,1美金一个!” 或者“ Two dollar,One dollar!"……怯生生的语言,但却一直跟着你。

因为出发前都看到很多提醒,当地父母过早让小孩帮助兜售,让孩子们难以好好地回到学堂读书认字,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种帮衬生意,其实是害了这些孩子们。

我们故作不理向前时,有位亚裔面孔的男生打开自己的挎包,我心想:”还是男人抵挡不住对小女孩的怜惜……"结果,他却拿出一把扇子,哗啦一打开,朝自己扇了一扇,说:“I have one!"

我顿时扑哧笑了,用镜头记录下了小女孩可怜又无语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有几许酸楚涌出。

林荫道尽头,是吴哥寺,午后的阳光在这里少了火辣辣的炽热,树下的身影被拉长,在吴哥寺的尖顶前多了几许深意。

重新回到回廊再细细欣赏浮雕,没多久,天边立刻阴云密布,突入起来便下起了滂沱大雨。

好在回廊设计的精妙,这样的大雨倒也是另一番精致。

不一会,雨过天晴,天边跨过一道彩虹,这就是雨季!

从东门回廊层层回到西门的回廊,雨过天晴后紧接着又下起了一场飘摇细雨,这就是雨季,你无法雨季下一场雨何时来临,但每一场雨过后都有一番不同的景象。

从刚刚在吴哥旅行的友人中得知,旱季的阳光直愣愣的照射,日出日落也太过单调,相比旱季的游览行程不用担心受到影响,雨季其实多了很多天空的变化,日出、日落也更加丰富多彩,或许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雨季才是我们更好的季节吧。

- End -

毗湿奴的神殿-吴哥窟

吴哥窟 (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柬埔寨古称高棉,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 毗湿奴的神殿 ”。

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 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历史 背景: 吴哥王朝 的 历史 始于9世纪,第一位国王 阇耶跋摩二世 带领国家脱离爪哇的统治,恢复了柬埔寨的独立。公元802年,他自立为王,建都于库楞山。经过几代国王的努力,到12世纪初,吴哥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今日泰国的大半疆域,每代国王都兴建自己的国庙。12世纪初叶苏利耶跋摩二世弑叔君陀罗尼 因陀罗跋摩一世 夺得真腊国王位,新王迁都吴哥。因为 苏利耶跋摩二世 靠非正统方法获取王位。

为了巩固威望,必须大兴土木,营造比前任所有国王建造的七百多座庙宇规模更为宏大的庙宇,作为国庙和他自己的将来升天的太庙。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太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 毗湿奴神殿 ”

建筑结构:吴哥窟建筑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面积1000 850平方米,外墙之外有壕沟,壕沟宽190米,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公里。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门楼上立三塔,门内是一庭院,院东有一长147米的大道通向内围墙入口。

柬埔寨古称高棉,是个 历史 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1世纪就建立了统一的王国。9-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 柬埔寨 历史 上最辉煌的时代。

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

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 东壁是“乳海翻腾”的传说 , 北壁是毗湿奴与魔怪交战图 , 西壁是这个故事的继续 ,即“神猴助战图”, 南壁西半部的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 则为世俗题材,反映了 高棉人 抵抗占人入侵的战争情景。

我是小筑,咱们下期再见。

吴哥窟的建筑特点

吴哥窟的建筑特点:

吴哥窟建筑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石砌墙。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蹬道、宝塔,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

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当时的石工可能还未掌握拱券技术,所以吴哥窟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扩展资料 

吴哥古迹位于距柬首都金边西北300多公里的暹粒市,主要包括吴哥通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公元9—15世纪高棉王国将吴哥通王城作为都城,辉煌一时;而始建于12世纪的吴哥窟则成为国寺。

15世纪,吴哥王朝衰败后,这些古迹群淹没于茫茫丛林,直到1861年被法国人发现后,才重现世人面前,并被视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小吴哥以恢弘的建筑和精美的石雕著称。长长的回廊上,浮雕长达数百米,人物形象逼真、雕刻生动,内容大多取材于佛教和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涵盖宗教艺术、世俗礼仪、战争场景等方方面面。仙女浮雕是寺里最常见的形象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吴哥之美,从时光深处走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哥窟

吴哥窟是不是自然旅游资源

吴哥窟属于人文历史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国旗上。2015年12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空中激光雷达扫描,结合透地雷达技术,探测出柬埔寨吴哥窟地下有一座长1500米、宽600米的螺旋状建筑以及八座巨塔。2016年,考古学家宣布借助航空三维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他们在柬埔寨吴哥窟附近发现多处地下城市遗迹。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吴哥窟Ⅰ)(Ⅲ)(Ⅳ)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成为柬埔寨旅游胜地。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12世纪时的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在吴哥窟的众多寺庙里,塔布隆寺是偶最喜欢的一个。那些生长了几百上千前的大树与残破的寺庙纠缠在一起,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树哪是是庙。

广义的吴哥窟是指吴哥古迹群,位于暹粒市区北部约6公里处,曾是古高棉王国的首都,《古墓丽影》、《花样年华》等电影曾拍摄于此,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佛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吴哥寺中的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除大吴哥、小吴哥及三个王都中心外,女王宫和空中宫殿也是吴哥古迹中着名的景点。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吴哥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在吴哥王朝期间,高棉人大兴土木,兴建了大量的宫殿和寺庙,吴哥逐渐成为整个王国的社会与精神中心。后来泰国人入侵,高棉人北坡遗弃吴哥迁都金边,从此吴哥的辉煌逐渐被丛林掩盖。

直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人重新“发现”吴哥,这一伟大的历史古迹才闻名世界。此后,吴哥窟的清理、修复便一直在进行,虽经历了丛林侵蚀、坍塌、盗取文物以及红色高棉时期的中段,但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停止,并仍未完成。

关于吴哥窟现地下建筑和吴哥窟地下遗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