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规划(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城镇化规划,以及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广东印发新型城镇化规划 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规划》提出,到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城镇常住人口11000万人。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全面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全面完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建立,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规划》表示,农业转移人口将全面融入城市,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显著提升。除个别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取消,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落实。新型人口管理服务制度全面建立,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面均等覆盖。
《规划》指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引领作用将全面提升,五大现代化都市圈全面建成、融合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合理,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全面形成,公共资源在各级各类城市的配置更加合理。
形成广州、深圳两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成为城市普遍特征,城市发展更加健康安全、富有活力、各具特色。
此外,《规划》还表示,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程度要有显著提升,统一规划体系全面建立,精明增长、集约高效的空间治理方式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取得了长足进步,浅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呢?
我党十八大至今,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获得了巨大进步,好多地方进行城乡一体化示范点,为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摸索出许多行得通合理积累的经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各项政策和振兴乡村发展战略的实行,把推进城镇化基本建设做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是有着中国地方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之途。
乡村振兴是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城市化水平是检验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示,2017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8.52%,较去年增加1.17个百分点,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从51.27%提高到58.52%,6年时间增加了7.25个百分点。平均值每一年提高一个点,这一速率不悦也挺快,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
新农村规划都是城镇化建设的形式
城市化率不是以户口性质测算,而是用居住人口测算,在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2011年城市人口贴近7亿多,到2017年城市人口8亿多人,6年增长了一个亿,平均年增长率贴近17%,这一速率也是十分令人惊讶的,城市人口提高代表着在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乡村居住人口愈来愈多,农业活动渐渐地转为非农业户口主题活动,这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运营模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挑战,怎样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乡村联产承包负责制,提升农村土地流转,推行科学种植和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是保证在我国粮食作物高产提高产量的主要对策。
城镇化发展务必因时制宜
必须注意的是,城镇化建设并不是乡村人口的集体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强制性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务必遵照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的实际与经济发展的规律,采用一地一策,一方一策,哪儿完善先从哪儿推动。城镇化建设应该根据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与新农村规划、乡村全面振兴同步推进,就地城镇化、提升集镇建设,发展趋势城镇经济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
美丽乡村建设便是城镇化建设的象征
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一定是有益于房产开发和的建设,怎样把乡村建设、新农村规划和房产开发紧密结合,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研究,关于市场前景怎样,或是大伙儿探讨吧!
《“十四五” 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发布 绘就城镇化发展蓝图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愈发向提质增效的纵深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提出40余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推动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
明确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
《方案》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2020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4%。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方案》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动力并存。一方面,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
为了破解问题、应对挑战、紧抓机遇、释放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群承载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完善城市住房体系
“与规划概念不同,《方案》明确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工作方向,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对房地产领域着墨颇多。”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孙文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
《方案》明确,要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
在租赁市场方面,《方案》指出,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加快住房租赁法规建设,加强租赁市场监管,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权益。
在住房保障方面,《方案》要求,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在城市更新方面,《方案》指出,重点在老城区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改造,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模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水电路气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促进公共设施和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打通消防通道,统筹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高质量的城镇化应该包括三方面,一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人民的高品质生活,三是政府的高效能治理。”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表示。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是《方案》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针对超大特大城市,《方案》指出,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破解“大城市病”,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
针对大中城市,要提升功能品质,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定位、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针对小城市,顺应城市兴衰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引导人口流失城市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向城区集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
针对小城镇,要分类引导发展,增强服务乡村、带动周边功能,发展成为综合性小城镇。
“跟过去的政策相比,此次《方案》既关注了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也对人口流失和资源枯竭城市的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这也体现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更强调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也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尤其是提及要盘活存量、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等,都对此类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发展路径。”
此外,《方案》明确表示,要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有哪些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顺应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综合来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现出六个新特点。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镇化是一个载体和平台。新四化相辅相成,融合互动,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要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随着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要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四是强调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的生态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在战略层面上,要抓紧“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优化全国城镇化布局和总体框架。在城市建设上,要鼓励各个城市科学利用山、水、林、园的独特生态功能,创建山水相依、林园共秀的生态型城市。
五是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要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的禀赋,体现差异性,倡导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建设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城市。
六是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地、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通过改革来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活力和动力。
这六个新特点既是规划的创新之处,也是未来实施的重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以什么为核心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规划》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连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城镇化规划和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