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信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腊八节习俗(腊八节风俗手抄报)

阿信2023-04-02生活资讯6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腊八节习俗,以及腊八节风俗手抄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腊八节的过节习俗

一岁之末为“腊”,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民间俗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在腊八这一天,北方人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寓意吉祥,祈福求寿。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腊八节的过节习俗吧,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

1、喝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2、泡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3、做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4、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腊八粥的故事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很穷,有一年腊月初八,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在天黑都没吃上一点东西,他到处找东西吃,无意中发现一只肥壮的田鼠逃进了一个洞里。他用树枝掏了掏,发现在田鼠洞里竟然有不少粮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红豆等,他把这些五谷杂粮洗干净煮成了一锅粥。哇,喝起来太美味了!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仍惦记小时候亲自做的杂粮粥。他让御膳房做这种杂粮粥,并称为“腊八粥”。御厨在粥里还加了芡实、莲子、桂花、核桃仁、红枣等,使粥格外香甜可口。后来,这种粥传到民间,成了人们喜欢的食物。并且,家家户户会在腊八当天煮腊八粥喝。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关于腊八节的过节习俗了,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腊八节常见的习俗有哪些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既然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当然是要重视起来了,其中腊八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腊八节~

💝💝腊八节习俗💝💝

🌟1、喝腊八粥

在中国,腊八节当天要喝腊八粥,而腊八粥也称为七宝五味粥。喝腊八粥这个习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最早起源于宋代,在腊八节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而到了清朝,喝腊八粥更是盛行的习俗了,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

🌟2、祭祀

腊八节这一天原本就是祭祀的日子,即使到了现在,还有很多地方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其中腊八节的祭祀对象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3、制腊八豆腐

腊八节的其中一个习俗是制腊八豆腐,这一习俗主要在安徽黔县盛行,制腊八豆腐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其中做法是: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而“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4、泡制腊八蒜

腊八节的习俗也有泡制腊八蒜,在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5、吃腊八面

在腊八节这一天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腊八面。

在陕西关中西部凤翔一带,在“腊日”的头一天早上太阳出来之前,全家同吃腊八面。还要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以后。 陕西关中东部的华阴、华县和潼关等县,也有吃腊八面的习俗。因“辣”、“腊”同音。腊八面均以家庭为主,各种主、辅料按需配制。

腊八节的历史由来介绍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竭力把传统文化、传统习俗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下去,将腊八节的习俗保护到现代。腊八节,是国宝级的传统佳节,我们自豪的让中华文明的传承给子孙后代,要将腊八节的习俗一代传一代,文明的鞭策,让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腊八节的习俗到底有哪些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我国自古就有过腊八节的传统,这一天人们大多会煮腊八粥,北方地区还会制作腊八蒜。下面就一起看看腊八节的习俗到底有哪些!

一、腊八节的传统饮食习俗

⭐1、喝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腊八酒和腊八蒜

在腊八这天,老北京的百姓家要泡腊八酒及腊八蒜。泡腊八酒是将紫皮蒜瓣泡在黄酒或高粱酒里,封好口待春节时打开饮用,腊八酒香味扑鼻,还可通血脉、暖肠胃。

腊八蒜也称腊八醋,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将紫皮蒜瓣泡在陶瓷罐内,倒满米醋密封好,等到除夕春节吃饺子及拌凉菜吃。这种醋酸中带辣,泡好的蒜色泽呈青绿色,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分外好看,吃在嘴里分外香脆。

关于老北京用醋或酒泡“蒜”的食俗,还有一种说法,这要从“蒜”与“算”的谐音说起。旧京时各家商号店铺有在年前腊月结账的习俗,即要清算一年的收支盈亏,核查自家所欠外债及应收货款债款。当时,一般是在腊八日这天起查算,正如俗语说的“吃过腊八饭,就把年事办”,因此,腊八节也称“腊八算”。自腊八这天起,店员或放债人去催索债款,常带一小罐腊八泡的蒜送给欠债人,欠债人一看就明白是催还债款来了。借债的穷苦百姓或小商小贩无力还债时,就在腊八、腊月十八、腊月二十八这几天出去躲债。因此,老百姓为了回避算账索债的人在腊八时“算账”,就做“腊八蒜”或“腊八酒”,把它们吃掉喝掉,以除晦气,欢欢喜喜过个平安年、吉祥年。

二、腊八节的南北习俗

❤️🩹💛北方❤️🩹💛

⭐1、陕西习俗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西北习俗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3、北京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南方:❤️🩹💛

⭐1、广东习俗

在广东,腊八节的气氛很淡。为什么广东人不过腊八节?这与地理位置、广府人自古以来的生活习惯有关。

古代的岭南水乡尚未开发,土着人生活不以耕种为主,都是靠水上捞虾捞鱼谋生,而熬制腊八粥所需的豆类、谷类根本没有人耕种,所以也不会有吃这些东西的习俗。

广东也有人过腊八,不过主要在珠三角一带,是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习俗,但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已经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红枣,而南方则多用糯米、百合、莲子等等。

⭐2、福建习俗

福州的传统腊八粥有个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个由几种果子做成的小狮子,取避邪之义。过去福州人一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制作腊八粥,细细炖上一夜,次日清晨,腊八粥就熬成了。

有的人家会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形状,最有意思的是做“果狮”。脆枣剔核烤干后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杏仁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浆把各部分黏在一起,放在粥面上。

如果碗面大,还可以摆双狮,取“避邪吉祥”之义。在大寺院里,还有见到用枣泥、豆沙、山楂等带颜色的食品捏成八仙、罗汉、寿星公等小造型。

腊八粥熬好后,当天清晨先敬神祭祖,然后赠送亲友邻居,中午前送出。最后全家人分食,要剩下一点儿,取“年年有余”的兆头。在数九寒冬,喝一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驱寒暖胃,对人体健康也有裨益。

⭐3、江西习俗

腊八节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南昌人视“腊八”为过年的前奏。从腊八开始,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花生、瓜子、腌肉、置办年货。民间有“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的说法。

“腊八日子不用拣,大吉大利福寿锦。”在南昌,腊八也是个传统的黄道吉日。这一天,南昌人除了要喝“腊八粥”,还常举行定亲、娶媳、嫁女之类的“腊八婚”。

古时腊日的习俗除祀神祭祖之外,还有“傩”。傩是江西特有的文化,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

在南昌,为了传承和发展傩文化,红谷滩新区曾斥资兴建了傩文化公园。史料中记载,表演者一般头戴面具装成金刚、力士、方相等,持刀执钺,众人击鼓呼噪,以逐除厉鬼、疫病,这也叫做腊鼓驱疫,传说能保小孩平安健康。

后来在民间转换了形式,变成吃炒豆、炒麦等,无论豆、麦,要炒熟炒爆,然后让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腊八节的风俗习惯

腊八节的习俗有祭祀、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制腊八豆腐、腊八面。

1、祭祀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2、喝腊八粥

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3、泡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4、制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5、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的经典传说:

1、道教传说

相传腊月初八这一天是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的日子,只为校定生人受禄延益,在此日修道之人要斋戒沐浴,朝真行道,便能获得福禄无量。

2、佛教传说

在佛教便有释迦牟尼佛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一说,相传在两千五百年多年前,释迦牟尼为求正法在金刚莲台之上,由于时日良久致使自己骨瘦如柴,幸得难陀与波罗二牧女提供的牛乳乳糜才得以为继。

终于在苦修四十八天后了悟佛法,大彻大悟。而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从此腊八便成为了佛教的一个重大纪念之日。

3、秦始皇修长城传说

相传当年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天下劳工,但是却经常无粮继日,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劳工家人也无法将粮食及时送到,所以众劳工便将仅剩的少许粮食凑在一起,熬成一锅杂粮粥用以渡过难关。

而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后人便在腊月初八这天熬腊八粥来纪念此日。

腊八节的风俗是什么

腊八节的风俗如下:

1、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

,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2、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3、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

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习俗

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那么,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呢?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一、腊八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即“腊月”的意思,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二、腊八节是几月几日: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三、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 、司啬神后稷 、农神田官之神 、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 、猫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沟 、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节的习俗: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腊八节的由来跟腊八节的习俗。更多关于腊八节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wb】,就能免费领取哦~

腊八节习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腊八节风俗手抄报、腊八节习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