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航天员王亚平(女航天员王亚平个人资料简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女航天员王亚平,以及女航天员王亚平个人资料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从普通山东农村女孩到两次登陆太空,女航天员王亚平到底有多飒?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而此次王亚平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在此之前王亚平已经登陆过太空,但时作为一名航天员,她一直期盼着可以再次为了祖国去太空出征。
如今,王亚平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但其实从一名普通人走到可以登上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一家人靠着种植樱桃树维持生计。
像大多数农村孩子那样,小时候的王亚平没有玩具也没有公主裙,唯一的玩具就是奶奶缝制的有着红色头发的布娃娃。
虽然生活清苦,但王亚平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还会干农活。
有一次,到了收玉米的季节,小小的王亚平竟然一个人背着很大的背篓,将掰下来的玉米都地扔进了背篓,她小小的身躯也被压弯了腰。
邻居看见都说: “咋能让亚平干重活,别压坏了身体啊! ”父亲一脸无奈地说: “不让她干,这孩子不听啊!”
上学后的王亚平,干家务和农活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只要放学或者休息,她就成了父母的小帮手,母亲总是骄傲地说: “他们都羡慕我养活了一个贴心的闺女 。”
也正是这段吃苦的经历,锻炼了王亚平的毅力,也锻炼了她的身体,更让她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除了替父母分担家务和农活外,王亚平还有一个特长,就是长跑。有一次,学校举办长跑比赛,很多同学都掉队了,但王亚平却咬牙坚持着,她不断地对只说:“ 不能服输,坚持一会就到终点了。”
性格倔强的王亚平,喜欢用跑步的方式不断地超越自己,从而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学生时代的王亚平参加过无数次长跑比赛。
她时常告诫自己:“ 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坚持。 ”正是凭借着“能争第一绝不要第二”的劲头,她一次次战胜自我,从小学跑到了高中。
其实,王亚平在读高中时还遇到了一个小插曲,父母希望她报考师范学校,因为学龄短,可以早点工作,减轻家里的压力。
那会王亚平家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个妹妹也在读书,对于普通农民而言,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确实不容易。
但一向懂事的王亚平,这次却选择自己做主,她偷偷报考了高中,并被成功录取,父母知道后也选择支持女儿的决定。
如果那会王亚平选择师范学校,或许就没有如今的女航天员了。但其实那会王亚平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读大学,将来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正是这个私下的决定,改变了王亚平的命运。
从小到大,王亚平在学习上从未让父母操心过,到高中依然如此。甚至读书机会来之不易的王亚平,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她也是班级里的尖子生。
1996年,在王亚平全力备战高考的之际,传来了也给让人振奋的消息,空军部队要来烟台招收女飞行员,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当然,虽然整个消息让人振奋,但同学们都知道希望很渺茫,一是名额少,二是要求高。但最终老师和同学都把目光落到了王亚平身上,她不但文化课优秀,个人身体素质也是无可挑剔。
起初,王亚平也不自信,直言 :“太难了,想都不敢想 。”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劝说下,她决定试一试。
这一试,就让王亚平和蓝天结缘了。
经过文化课和个体身体素质等方方面面的考验,王亚平顺利地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消息传到村里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不但父母高兴,村民们也如此。
但其实,王亚平能够成功被收录,是她以往努力的结果。要不是自幼刻苦学习,不停地练习长跑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或许就没有现在的王亚平了。
1997年8月底,带着父母和老师、同学们的美好嘱托,王亚平只身来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报道,她的军旅生涯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然而,真正入校后王亚平才知道,考进来只是第一步,之后要面临太多的考验。军校的生活和其他大学生活有着云泥之别。
在这里,王亚平不但剪去了心爱的长发,每天还要面对严格的管理和训练,繁重的学习更是超乎她的想象,她每天忙得就像陀螺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有段时间,王亚平深感焦虑,看着其他高中同学在大学过得轻松自在,她甚至和父母表示自己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父亲则严肃地说:“ 你选上女飞行员,多少人羡慕你,羡慕咱家,只能往前走,不能给自己留退路。父亲还说:你每天流的汗、吃得苦、受得罪,不就是为了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吗?”
父亲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让王亚平瞬间找回了那股吃苦、不服输的劲头,从此后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亚平和同学们接受的训练越来越难,长跑、游泳、拉练等等,还有就是跳伞。
第一次跳伞时,王亚平甚至还觉得很有挑战,可到了第二次她突然有些恐惧,平安落地那一刻她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
1999年4月,王亚平和其他29名女学员转入驻地在哈尔滨的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
哈尔滨的夏天还好,当时冬天则异常寒冷。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夹杂着大学,每次王亚平跑步的时候,汗水都会打湿头发,转瞬间汗水就冻成了小冰花,就连睫毛上也挂着颗颗冰晶。
在这样及其苛刻的环境下,王亚平用强大的意志力不断迎接挑战,她平感觉自己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离自己的蓝天梦越来越近。
当第一次正式飞向天空后,王亚平兴奋得就像一个孩子,在心中高喊:“ 终于自己飞了 !”以往的所有努力都值得了。
当然,兴奋之余也有点紧张,直到飞机落地那一刻,王亚平的心才彻底平静,她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经过几年的训练和学习,王亚平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并驾驶过四种机型,已经是团里的飞行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王亚平也经历过实战的考验,她参与过汶川抗震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以及完成无数次的战备演习等重要任务,安全飞行高达1600小时。
从农民女孩到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王亚平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当然这并不是她事业的终点,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备受瞩目的女航天员。
和许多人一样,王亚平跟杨利伟有关。当时,23岁的王亚平通过电视机看到杨利伟顺利着陆时,兴奋地为他鼓掌庆祝。
同时,王亚平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总有一天也会有女航天员吧,若是那样也许自己也会成为一份子。
果然,2009年王亚平等到了女航天员选拔这一天。航天员比飞行员的选拔还要苛刻。每当感觉自己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王亚平都会咬牙坚持着,她不停地对只说:“ 我一定可以的,我可不想掉队。”
努力终有回报,最终,王亚平和刘洋两人通过了考验,顺利地进入了航天员的行列。那年王亚平29岁,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起初,王亚平一位航天员和飞行员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但这次她又想错了,原来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艰辛与考验。
首先就是知识的筹备,王亚平开始系统地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航天医学等等十几门科目。
为了不掉丢,王亚平必须全力以赴,白天她专心听课、晚上也不舍得睡觉,整整两年时间,她几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就是春节放假也不轻易放过。
除了理论学习外,最大的挑战还是训练,每次跑步王亚平都坚持比别人多跑三圈,野外求生训练中,无论是10公里强行军,还是搭建营地,她都坚持与男航天员一个标准。
最难得还是重力训练,随着离心机渐渐启动,速度越来越快,王亚平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胸部产生压抑感,呼吸变得困难起来….身体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让她感到十分痛苦。
这项突破身体承受力的训练,最考验宇航员的意志力,有种半死不活的感觉,然而虽然痛苦,但王亚平依然咬牙坚持,她知道不经历魔鬼训练,就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终于,王亚平等到了登陆太空的那一刻。2013年6月11日,她以及另两名宇航员随着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入了太空
在发射那一刻,王亚平的脑海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多年的训练已经让她具备了非常强的心理素质,她的心情非常平静,脑海中冒出六个字: 责任、使命、圆梦。
而这次登陆太空,王亚平还顺利地完成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太空为全国8万多所的中小学上授课,最终她不负众望,成功完成任务。
如今,时隔8年,王亚平将再次登陆太空,为祖国出征,她说:“ 相信这次的自己,也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
而在出征前,王亚平对女儿说:“妈妈去太空给你摘星星。”说这句话时,王亚平眼含泪光,那一刻她不仅仅是宇航员,更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今年的王亚平已经41岁,享大校军衔,但她依然心怀梦想,坚定前行,工作中的她一直保持努力的姿态,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文末 : 祝福我们的三位宇航员可以顺利完成任务,期待他们成功归来,向所有的航天人致敬!!!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王亚平哪里的人
王亚平是山东烟台人。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1980年1月出生,王亚平曾在山东烟台福山张格庄中心完全小学读小学,在烟台第二十三中学读初中(如今已合并到别的中学),福山第一中学读高中。
王亚平的父亲叫王文君,都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烟台人,老家在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父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福山家中还有一些樱桃树,是主要经济来源。王亚平姐妹二人,她是老大,如今妹妹和父母也都在武汉。
人物经历
1997年,王亚平被选至长春飞行学院。4年间,她不仅学习了大学文化课程,还学习了飞行驾驶技术。1998年,王亚平得到试飞机会,首次驾机驶上蓝天。此后9年间,她的天空飞翔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
2001年,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的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她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008年,王亚平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此前也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
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从2010年进入航天员大队,到2013年执行神十任务,3年的时间里,王亚平的生活中只有学习、训练两件事,几乎没有休息日。
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同年,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确定为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
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任务,历时15天,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2021年10月-2022年4月,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历时183天,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我国第一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首位两次飞天的中国女航天员、迄今为止在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共进行了三次太空授课。
农村女孩王亚平,走向宇宙
10月16日凌晨,神州十三号飞船发射,随着巨大的蓝色火焰燃起,
烟雾缭绕中,这艘火箭将载着3位宇航员进入太空,进行为期半年的科研任务,
在宇宙中,在如此陌生的环境里进行长时间的实验,想必是非常艰巨,
我却在社交平台上,看见了某个宇航员发出的一句十分俏皮的朋友圈:
“出差半年……”,还配上了表情包,
没错,这就是此次航行中唯一一位女宇航员——王亚平,
在此次航行中, 她还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
很多人熟悉她,应该都是因为她“最美航天员”的名号,
出众的颜值,更是出众的能力,
然而与她光鲜亮丽的履历相比,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的宇航员之路走的却是异常艰辛与曲折……
1
山东妹子王亚平
从飞行梦到航天梦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的张各庄村,那里被称为“樱桃之乡”,
她在还小的时候就毅力过人,四年级就开始代表学校参加800米和1500米的中长跑项目,
虽然在所有参赛者中,她个人最矮、腿也不比别人长,但是她总是凭着过人的耐心获得冠军,
王亚平的大伯回忆道:
“王亚平是个火辣的孩子,性格很开朗,从小就喜欢长跑,每天都坚持长跑。”
初中毕业,父亲本来想让她报考师范学院,安份地做个老师,
但她却偷偷报考了高中,也幸亏她大胆的举动,在高考的时候她赶上了国家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
要知道那个时候,女飞行员8年才招一批,
班里一共20个学生,就她一个人不戴眼镜,同学们纷纷怂恿她:
“哎你去试试吧,没准就能选上呢。”
于是那年17岁的王亚平,报考了长春飞行学院,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竟然被录用了!
她成为了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也开始了更为艰苦的训练,
飞行学院,比普通的大学更加严格,
不仅要学习文化课, 还要兼顾飞行员的军事专业训练,
其中包括理论、技能、战术、野外综合训练、实弹射击、器械体操等项目,
学院的训练不分男女,女生们也要练习引体向上、旋梯、固定滚轮,
但就算没有要求,在野外,她也会坚持和男学员一样进行负重训练,
不负众望,几年的自律刻苦之后,她顺利进入飞行部队,成了一名科研飞四种机型的飞行员,
她驾驶飞机在汶川地震中救过灾、为北京安运会消云减雨、为部队部队演习……
直到她决定成为一名宇航员之前,她已经安全飞行长达1600个小时!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2003年,宇航员杨利伟乘着神舟五号,成为飞往太空的第一个中国人,
他成了民族的英雄,也在王亚平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那一刻,我就梦想当航天员。
那时毕业不久当运输机飞行员,我想,我们有了男航天员,也会有女航天员。”
她的梦想,从飞行梦变成了更大的航天梦。
2
成为航天员的
九九八十一难
6年过去,她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来了,
2009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其中就包括女航天员,
于是王亚平当仁不让地报了名,但是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你在地球上飞一飞就行了,跑到地球外面多危险?”
但她决心已下,家人看她如此坚定,也就无条件支持了她的决定,
通过了层层的考核,她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没想到成为飞行员已经够辛苦的了,宇航员更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不仅要学习海量的知识,还要在地面上不断训练对航天环境的适应性,
太空环境对男对女都是一样的刻苦,超重耐力训练、低压缺氧训练、水槽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行训练……
每一项训练都是极其严苛、需要全身心投入的,
在天上做5个小时的任务,在地面上就要做50小时的水下训练,
为了模拟出舱环境,她必须穿着上百斤的水下服,在10米深的水下,
克服水的阻力、外加服装40千帕的压力,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难度的动作,这样的训练要持续长达4-6小时,
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后,她连体重都会减个1-2公斤,每次水下训练完成后,手会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宇航员也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每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次“全马”。
但每次她从水里出来,虽然疲惫但是满脸笑容,她说:
“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2010年到2013年,在3年内她面对八大类近百个科目,进行了数千小时的训练,
终于在2013年,她入选“神十”任务乘组,成为了中国女性“80后”飞向太空第一人,
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走进了神舟十号,飞往了太空,
在那次太空航行中,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在300多公里高度飞行的天宫一号里,给全国上下6000多万名师生上了一堂长达40分钟的太空授课,
她和另外两位宇航员聂海胜、张晓光配搭,绘声绘色地为学生展示了量测量演示、单摆运动演示、陀螺演示、水球演示、水膜演示,
这次外太空的实验课,也在许许多多的孩子心里埋下了一个航天梦,
她曾经收到一名学生的信,里面写道:
“是你给了我梦想,我会像毛毛虫一样,慢慢地爬向树的顶端。
总有一天,我会像您一样,变成一只蝴蝶,飞向太空,实现梦想!”
3
给女儿摘星星
照亮世界女性的路
2003年植根于内心的航天梦,终于在10年后实现了,
当她从神舟十号的舱内回归地球时,她的第一个念头是:
“在地面的时候,祖国是家,太空是梦。
在太空的时候,太空是家,祖国是梦。能够再次飞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梦想。”
很快,在今年的6月,机会又一次来临了,
她入选神舟十二号的备份乘组,几个月后,她又被官宣入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不仅要在空间站工作生活长达半年,在天上过年, 还有可能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
任务沉重,时间紧迫,她的训练强度也越发增大,每次别人见到王亚平,她都越发消瘦,
可王亚平却笑称,不是瘦了,而是肌肉更紧致了,
就连中秋团圆日,她也在训练没办法跟家里人团聚……
出发前,她跟5岁的女儿彼此约定:
“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
她让我飞行回来的时候,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而且要摘很多,她要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有很多人问过王亚平:
在飞船发射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是否害怕和恐惧?
但对于王亚平来说,在发射的那一刻,脑海里只有六个字:
责任、使命和圆梦,
是梦想支撑她走到了现在,她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因为热爱,让我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
这样一位坚强、敢于逐梦的伟大女性,她并不只是代表自己、国家,更是全世界的女性,
连美国前女宇航员凯蒂・科尔曼从远方向王亚平送上祝福:
“当你看向窗外的星星,看见我们的地球,别忘了,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
因为女性身体的先天条件不足,根据NASA的数据,
到今年3月,一共有565人进入太空,但只有65名是女性,在225次“太空行走”中,只有15次是由女性进行的,
而王亚平即将成为第16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
从代表她自己,到国家,到女性,她是开路者、是领航员,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放眼到每个人身上也是如此,虽然梦想有时如宇宙星辰一般浩渺,虽然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
但王亚平现身说法:
“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
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这不,就算是宇宙,即使是女性,
她也义无反顾、首当其冲,
成就中国数个“首次”,走进了宇宙,成了大家眼中那颗明亮的星星。
又美又飒王亚平,“太空教师”上天为女儿“摘星星”
文 | 南方
编辑 | 子木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历时约6.5小时后,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
这次正式乘组的三位航天员分别是翟志刚、叶光富以及王亚平,翟志刚担任指令长。他们将开启首次长期驻留任务,在核心舱内驻留时间增加至六个月。
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曾于2013年6月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天宫一号,进行过15天的太空飞行。
飞行期间,她还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为地面的学生们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等多个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太空教师”。
时隔八年再度问鼎苍穹,王亚平又多了很多“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中国首次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这一次,王亚平也会为孩子们带来期盼已久的“太空第二课”。太空中游刃有余的精彩讲课,源自于她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意气风发地出征太空,是她无数个日夜里不为人知的苦练和拼搏。
1980年,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四五亩樱桃林。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王亚平从小表现却很出众,不仅成绩很优秀,也是 体育 尖子生。她有惊人的意志力,好强不服输,多次参加长跑比赛都有很不错的成绩。
后来她自己曾回忆道:“我爱奔跑,喜欢用奔跑的方式和自己较劲,喜欢听奔跑时带起的风声,喜欢在跑累的时候咬紧牙关,喜欢那种超越自己极限后畅快淋漓的痛快。”
虽然是 体育 尖子生,但王亚平由于个子娇小,被体校拒之门外。面对这一打击,王亚平只有将全部心思用在了文化课上,努力将来当一名律师或者老师,以此来改变家庭的命运,减轻父母的负担。
王亚平与 体育 失之交臂,但命运让她选择了天空,从此与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中国的航天事业获得了一位不可或缺的女航天员。
17岁那年,同学告诉王亚平,“济南空军来招飞行员了”,老师和同学都鼓励她去试试看。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文化课成绩,王亚平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层层选拔,考入了长春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在飞行学院中,她对文化课的学习从来不耽误,每次考试平均成绩都可以到达80分的高分成绩。不仅如此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也都不能少,拉练、游泳、跳伞都是必备的项目。
面对枯燥的理论及高强度训练,好强的王亚平始终咬紧牙关,能争第一不做第二,以自己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当然,她也有害怕的时候,在第一次跳伞中没来得及害怕就跳下去了,第二次反而被巨大的恐惧压倒。在那天回去的车上,她和一起跳伞的同学们一起唱起《真心英雄》,唱得一个个泪流满面。
在苦训了一年多之后,原来37名女飞行员有7人被淘汰。留下来的30人里,有两位未来的“飞天女神”——王亚平和刘洋。她们转入了空军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
1999年,王亚平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领下飞上蓝天。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王亚平心中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几年来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在蓝天翱翔的这一天,也自此开启了与苍穹的深厚缘分。
毕业后,王亚平正式成为了中国空军女飞行员之一。被分到武汉空军某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放松训练,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成为了部队的业务骨干。
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之下,王亚平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同样优秀帅气的赵鹏,赵鹏也是一位空军飞行员。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办了婚礼。
婚后,王亚平和赵鹏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聚少离多,但无论距离多远,每次在起飞之前两人都会互相报平安。夫妻俩还有个小秘密,如果在天空遇见,就用暗号打招呼,这是属于两个人特有的浪漫。
2008年汶川地震,王亚平向灾区运送物资,她连续七昼夜抢运物资,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王亚平奉命参加气象保障工作,她冒着危险架机进入巨大的浓积云,消云减雨,保证了开幕式顺利进行。
9年间,王亚平在空中的安全飞行时间近1600小时,她深爱着祖国的蓝天,沉稳完美地完成一次次任务。但在内心深处,她还有更远大的理想。
2003年,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梦。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心底的种下了飞往更遥远宇宙的梦想,她不禁想着:“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开始,王亚平激动地报了名。这意味着她几年之内都不能要孩子,丈夫赵鹏对此当然不愿意,但最终还是妥协了,选择全力支持妻子的梦想。
2010年,王亚平经过严格体检和评估,成为预备航天员中的一员。航天员的训练强度和严苛程度远远大于飞行员,让她这位原本出类拔萃的女飞行员也有些吃不消。
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心脏跳动,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模拟失重水槽训练,她穿着有40千帕余压的航天服,在10米深的水下,克服水的阻力和服装40千帕的压力,不断调整身体姿态,完成攀爬、操作等各种动作。一次下来4~6个小时,消耗的体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
和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在体力方面难免有差距。但王亚平认为,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每一个航天人都必须是铜墙铁壁的斗士。在平时的训练内容、训练标准和要求上,她努力适应,并默默对自己提高了要求。
这样高压的魔鬼式训练,王亚平坚持了2年多。她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经过近三年的训练,王亚平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搭乘神舟十号登上太空,成为中国80后航天员第一人。
也是在这次,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的“最高讲台”,作为首位“太空教师”给地面上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太空实验课。
在40分钟的课程中,王亚平做了如何测量物体质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五个实验。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了这一次特殊的讲课,也给数以万计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当神舟十号成功回到地球,王亚平激动地说:“我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
王亚平始终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将全部的心力付诸事业之上,“航天员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事业,而且是我热爱的事业。因为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所有的困难,战胜所有的难关,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
怀揣梦想,并始终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这就是王亚平能够脱颖而出并圆梦航天的秘诀。在王亚平看来,“梦想就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触摸到。”
神舟十三号发射前数小时的出征仪式上,王亚平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沸腾的人群招手示意。她五岁的女儿这也在人群中向她用力挥舞着小手,大声喊着妈妈、妈妈……
在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出发前,王亚平和女儿做了约定:“我们俩互相布置任务,我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姥姥姥爷,好好学习。她让我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而且要摘很多,分享给她的同学们。”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
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出发前,亚平曾和5岁的女儿约定,给女儿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去16日“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王亚平兑现了和女儿的约定。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 事迹 5篇,以供大家参考!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1
相信有不少人听说过空军招飞,大家也都知道招募飞行员的条件十分苛刻,对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所以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很难。
然而,大家要知道的是,成为一名飞行员难,成为一名航天员则是难上加难。大家可以观察,这些年,能够代表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升上太空的优秀航天员也就那么几十人,由此可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而在这些优秀的航天员当中,王亚平便是其中之一。
而除了航天员的身份外,她还是丈夫的妻子,女儿的妈妈,以及父母的女儿。
其中,王亚平对自己女儿的 教育 尤其上心,在升上太空之前,她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的女儿。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便是如此。
为人父母之后,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成为可造之材,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王亚平这次离家,最不舍的便是自己的女儿,也叮嘱女儿不能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荒废了学习。
当然,女儿也不舍得王亚平,所以为了让女儿安心,王亚平承诺女儿自己会平安回来,而且回来之后还会给她“摘星星”。
从2021年10月16日升空,到2022年4月16日安全降落,在此期间的183天,王亚平以及另外两名航天员都将在太空度过。
在这期间思念女儿了,便通过视频聊会儿天,让女儿安心,在家好好学习,等着她回家。
王亚平对女儿有多疼爱呢?这点可以从一个细节中得以体现。
王亚平在升空之前,便将女儿送给她的玩偶带在身边,然后到了太空之后,便将这个玩偶挂了起来。在王亚平心目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玩偶,还寄托着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家人对她的关怀。
王亚平在太空期间,她的女儿对她也十分想念,于是便想着通过绘画的方式来把自己的思念之情给表达出来。
于是王亚平女儿便画了一幅画,画面中有一位宇航员,还有一只小熊和好多星星。而那名宇航员正在摘星星。
显然,画中的宇航员便是王亚平,因为她曾经对女儿说过,要在太空给女儿“摘星星”。
时光飞逝,一转眼,183天的太空生活圆满结束,于是王亚平便和两位航天员一同返回地球,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走出舱门的那一刻,王亚平首先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感谢,与此同时,还借此机会对自己女儿说了一句话。她说:
“我想对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充满着复杂的情感,这是对曾经许下承诺的兑现,同时也是对女儿和家人思念之情的表达,因为她知道,再过不久就能和家人相见,就能看到那个活蹦乱跳的女儿,就能和家人一同分享这次奇妙的太空之旅。
纵观王亚平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她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王亚平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父母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
不过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寒的家境让王亚平懂事更早,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所以在中小学期间,王亚平的学习成绩都很优异。而在福山第一中学读高中时,王亚平参加了长春飞行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招飞,凭借着过人的综合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王亚平顺利入选,开始踏上飞行员之旅。
从1997年到长春飞行学院学习,到2013年首次到太空执行飞行任务,这十多年时间,王亚平虽然成长迅速,但背后的付出更是让人敬佩。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经历的训练让很多人难以承受。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训练强度更是增加了不少。但是王亚平都挺了过来,而且变得越来越优秀。
也正是因为她的出众,让她能够在2021年再次获得到太空执行飞行任务的机会,所以她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航天员,同时她也是一位优秀的妈妈。
如今,对于王亚平而言,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隔离观察和修养,便能回归家庭,回到家人的怀抱,让我们一起为英雄航天员点赞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2
今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随后航天员王亚平平安顺利出舱。王亚平在接受央视总台记者采访时对女儿说道: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王亚平是我国第1位在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两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女英雄。但谁曾想过,她原本也是一个在田埂上奔跑打闹的农村女娃娃!
王亚平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烟台人。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农家孩子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体力运动,例如和小伙伴们在乡间小路上肆意奔跑、帮父母做些农活等,这就为王亚平锻炼超强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王亚平从小在学习上也是个强将。王亚平勤奋好学、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小学时期担任多年班长,深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喜爱。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
1997年,王亚平赶上了我国空军下地方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不近视的王亚平参加报名,随后通过层层体检项目与招飞考核,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成为长春飞行学院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之一,此时的她年仅17岁。4年间,她完成了大学 文化 课程的学习,还掌握了飞行驾驶技术。
一年之后,王亚平首次驾机驶上蓝天。感受到飞上蓝天的快乐,她决定坚持蓝天梦。此后9年间,她的天空飞翔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在她21岁那年,优秀的王亚平获得了军事学学士学位,以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表现 毕业 ,并被选入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飞行员,熟练掌握4种机型驾驶的她,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3岁当她看到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王亚平的太空梦也油然而生。她为有朝一日进入太空而准备了6年,终于在2009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包含女士在内的航天员,王亚平毫不犹豫报名参与,并凭实力通过多项考核顺利晋级,在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
两年后王亚平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更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王亚平最终被确定为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
2013年,33岁的王亚平成功入选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随后如愿乘坐着神州十号进入太空,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2021年10月16日,41岁的王亚平二度“逐梦九天”,乘载神州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飞入太空。她与5岁的女儿约定,要为自家孩子与其同学摘回很多星星。
今日身为母亲,安全着陆后不忘与女儿的约定,开心地向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从中可见,每一位代表国家出征的伟大人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其实她们也是依靠柴米油盐、有家庭有孩子的平常人。
王亚平从普通农村小孩变成现在伟大的航天员,其中的艰辛和困苦无数,但是就是承受了胜于常人的苦难才能成就今天的王亚平,所以,今日这份荣耀她值得!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3
王亚平,1980年出生在山东烟台,她从酷爱运动,尤其是 长跑 项目,每次都能名列前茅,而且一直是学校的校队。
每次长跑就算再苦再练她都会坚持跑完,她的体育老师说:“王亚平体力耐力非常好,能争第一的,绝不要第二。”
在她17岁的那年,王亚平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成功考入长春飞行学院,在那一年,她勤学苦练,掌握了四种机型的驾驶能力,老师们对她的评价都是成绩十分优异。
在2001年,她成为了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的一名飞行员。
并在后来的几年遇到了赵鹏,阳刚帅气,做事认真的赵鹏就此出现在王亚平的世界,赵鹏也看中这位刻苦勤奋、意志坚定的女生。2006年两人正式走上婚姻的殿堂。
一位向往太空的追梦人
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航天员队伍首次为女性开放。
王亚平踊跃争先,参加了选拔,赵鹏和王亚平的家人一开始是持反对态度,但是王亚平是那种一旦认定目标就坚持到底的人,所以赵鹏在后来也全力支持王亚平的航天梦想。
但是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是十分苛刻,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在地面上也要经过很多次考验和层层筛选。
受试者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
在低压试验舱经受5000米、1万米高空环境的考验,测试耐低氧能力;
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前庭功能 ;
进行下体负压和头倒位等各种耐力测试以及超常规的心理检查;
在经过了一系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身体测试后,王亚平成功通过审核,成为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飞天之路从不偏爱女性,女航天员的付出往往最多。因为太空是失重环境,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都会减弱,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骨骼退化的现象。
而且女性的生理特征对太空环境会更加敏感,要克服弱势,就要加倍努力和做更多的准备。
一位摘星星的妈妈
在神舟十三航天任务的出征时,王亚平已经有了一位5岁的女儿,在神舟十三发射前现场,女儿眼眶湿润对着妈妈说:
“妈妈,我想要你回来时帮我摘星星”
王亚平回答道:“那你要妈妈帮你摘几颗星星呀”
女儿说:“一颗就好。”
“为什么只要一颗星星呢?”王亚平问。
“如果都摘了那天上就不亮了”女儿说。
说完,两人挥手道别,王亚平奔向太空...
返航出舱后王亚平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一百八十多天的太空之旅很不容易,我想跟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相信王亚平的女儿此刻也是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王亚平,在我心目中她是意志坚定,刻苦勤奋的追梦人、是敢于遨游太空为女儿“摘下星星”的母亲,是报效祖国,敢为人先的时代楷模,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坚定搏击者!
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4
王亚平是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农村妹子。她从小体质特别棒,在学校的各种长跑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1997年,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他们学校招生,王亚平被顺利选中。
大学四年,她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同时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飞机驾驶。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空军部队,任运输机飞行员。凭着优秀的素质和出色的技能,王亚平很快就成为了骨干飞行员。
她参与执行了多个任务,如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王亚平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心潮澎湃的同时,她突然萌生出了一个念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从那一刻起,“航天梦“在王亚平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
得知消息后,王亚平马上就报了名,并且成功进入到了预备宇航员的行列。
然而,这其实只是通往梦想之路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宇航员的工作貌似风光而有趣,其实在这背后,是长年累月无比艰辛的训练。
而且,女性在身体机能方面与男性天生有差距,这就意味着女宇航员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她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长达4小时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全马”,训练结束体重能降一到两公斤。
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并没有让王亚平止步,她坚信: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
“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经过重重选拔,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乘神舟十号进入天空。
那次飞行中,她还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二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太空授课”。
这次授课,激发了许多孩子钻研科学、探索太空的梦想。
有孩子说:“‘太空教师’王亚平一直是我追梦路上的光。”
这次飞行任务结束后,有人采访她,问:“害不害怕?”
她说:“当我身穿航天服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所有的困难,战胜所有的难关。能够再次飞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梦想。”
时隔八年之后,如今她又一次如愿以偿,再次进入太空。
并且成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还很可能成为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回顾我们的航天路,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到后来的载人航天飞船、再到空间站的建立……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太空的向往,从筚路蓝缕,一步步走向了星辰大海。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不怕艰苦、不惧牺牲的宇航员,中国人的太空梦才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5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正在太空出差的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从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天宫空间站发回祝福,“太空教师”王亚平在空间站中制作出可以自由漂浮的奥运五环,为冰雪健儿们加油喝彩。
几个月前的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王亚平和翟志刚、叶光富3位航天员顺利飞往太空。其中,二度出征太空的王亚平,在此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也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在临出征前,她告诉5岁的女儿,要到太空出差半年,并答应女儿会为她“摘一颗星星”回来。
一鼓作气,飞往梦想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各庄镇张各庄村。王亚平的家里并不宽裕,但她从小就很好学,也很要强,成绩一直很优异,运动细胞也非常发达,被体育老师称为“天才”。
王亚平初中毕业时,家里的生活愈发困难,父母想让她报考中专师范学院,早点毕业到学校当一名老师。但向来乖巧听话的王亚平“反抗”了一次,她偷偷报考了高中,希望以后考上大学,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正是这一次“反抗”,让王亚平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7年,正在念高中的王亚平,遇上了飞行学院来学校招生。王亚平一直是班上的体育健将,并且视力极佳。同学们都怂恿她:“亚平,你去试试吧,没准能选上呢!”王亚平心动了,一颗有关飞行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随后,她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拿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 通知书 。
家里人为王亚平感到高兴,但王亚平知道,考上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飞行学院有严格的考核,不合格的人会被淘汰出局。为了梦想,为了不被淘汰,王亚平咬紧牙关,积极训练,她每次跑步都比别人多跑几圈,就算在严寒的冬天也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经常跑到衣服外面结了一层冰。
就这样,王亚平一年一年地坚持了下来,时常在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有同学问她:“亚平,你到底有什么诀窍?”王亚平真诚地说:“当我快要受不了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这样坚持到了最后。”
凭着那股要强的劲儿,王亚平一鼓作气,坚持到最后,在飞行学院完成了4年的学习训练,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参加工作之后,家里人都劝她放轻松一点,不要太拼命了。但王亚平就爱钻研飞行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和训练,她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技术,成为业内的佼佼者。
2006年,经同事介绍,王亚平与同为飞行员的赵鹏相识并结婚。从此,她与丈夫“比翼双飞”。
因工作忙碌,夫妻俩聚少离多。但他们有一个浪漫的约定,如果在天空中遇见,就用特定的暗号打招呼。
在很多人的眼中,王亚平已经是人生赢家了,既实现了飞行梦想,又拥有了一份真挚的感情。但在无边的天际里一次次飞行之后,王亚平却萌生出了更大的梦想。一天,她认真地对赵鹏说:“现在,中国已经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不知道呢。”赵鹏笑了笑。王亚平却露出了坚定的眼神,说:“我要成为一名女航天员。”
战胜困难,圆梦在即
王亚平的机会很快就来了。2009年,全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王亚平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赵鹏,但赵鹏却沉默了。因为王亚平一旦成为预备航天员,就意味着数年内,他们都不能生育孩子。
夫妻俩就此事产生了分歧,王亚平说:“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这是我今生最大的梦想了。”赵鹏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支持妻子。
2010年,王亚平通过严格的体检和评估,成为一名预备航天员。不过,预备航天员是没有资格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必须通过严酷的训练,成为正式航天员后,才有机会到太空去。而从预备航天员到正式航天员,要经受各种严苛的考验。
严苛的训练开始前,负责人就明确地对王亚平说:“正常来说,女性跟男性在生理和体能上是有差异的,但女航天员和男航天员的训练要求却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太空并不会差别对待女性和男性。”王亚平点点头,做好了迎接艰难挑战的准备。
可第一次进行转椅检查时,王亚平只坚持了5分钟,就开始全身冒汗,觉得头晕恶心。以往王亚平做飞行员训练时,也有转椅检查,但只需要坚持4分钟,而且头部不用动。航天员的要求却高得多,要求坚持15分钟,头部还要动。接下来的失重水槽训练,同样煎熬,王亚平要穿戴120多公斤的装备入水,在重压之下完成4-6小时的既定操作,对于体能的消耗巨大。训练结束后,王亚平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饭的时候,她的手抖得厉害,连筷子都握不住。
负责人淡定地告诉所有预备航天员:“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实在承受不了,可以按旁边的红色按钮求救。”可王亚平在这种魔鬼式的训练中,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从未按过那个求救按钮。
2012年,王亚平终于战胜困难,完成了几十个科目的训练,成功通过考核,成为一名正式航天员。
2013年3月,王亚平迎来了圆梦时刻,成功入选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3个月后,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坐上神舟十号,飞往太空,成为中国80后飞向太空第一人。以前,父母总想王亚平当一名教师,而在太空舱内,王亚平站上了“最高的讲台”,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同学们,你们好!”王亚平面对镜头,露出了自信而美丽的笑容。这节课一共持续了40分钟,是世界上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受众最多的太空授课。
太空出差,只为“摘星”
从太空回来,完成梦想的王亚平开始积极调理身体。从前,丈夫支持她追逐梦想,如今,她想要回归到妻子的角色。2016年,王亚平顺利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孩子的到来,为他们的家庭增添了许多快乐和期待。
尽管有了孩子,但王亚平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航天事业。渐渐长大的女儿也知道了妈妈是航天员,去过太空。有一回,女儿歪着脑袋问王亚平:“妈妈,你什么时候再上天呢?”
为了让女儿有机会看到自己再次飞向太空,王亚平决定加强训练,争取再探苍穹。
2019年12月,39岁的王亚平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执行“太空出差半年”的任务。消息传出,不少网友惊叹:“普通人出差只是到别的城市,最多 出国 。而人家出差,却是到太空去。太牛了!”
2021年9月,王亚平的女儿得知母亲即将飞往太空,心里十分向往,更为母亲感到自豪。出发前,王亚平给女儿布置了任务:“妈妈到太空出差的这段时间,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跟爸爸一起照顾好姥姥和姥爷,还要好好学习哦。”女儿一个劲儿地点头,并说:“那我也要给妈妈布置一个任务。”
王亚平不禁愣了一下,问女儿要给她布置什么任务。女儿想了想,一脸认真地说:“我想要天上的星星,你给我摘一颗星星回来吧!”说完,女儿又强调:“就摘一颗星星哦。”王亚平十分动容,含着热泪跟女儿告别。
美国前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凯蒂·科尔曼,听到王亚平飞往太空的消息后,感到很兴奋。她说,每一位飞向太空的女性,都是人类航天事业进步的证明,还隔空朝王亚平喊话:“当你透过窗户眺望繁星和地球时,请记住,数十亿的女性也望向星空,眺望着你。其中,也包括了我。”得到了前辈的肯定,王亚平深受鼓舞。
日月星辰,皆为情话。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答应为女儿“摘星星”的王亚平跨越万难奔赴星辰,成为“离星星最近的人”。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事迹心得相关 文章 :
★ 天宫课堂第二课学生观后感参考素材
★ 观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通用10篇)
★ 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观后感心得感悟(7篇)
★ 2021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及启示
★ 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看心得体会
★ 天宫课堂第二课优秀观后感2022(通用10篇)
★ 感动中国2021年度聂海胜事迹心得五篇
★ 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心得观后感范文
★ 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看心得感悟范文
★ 2022感动中国
王亚平被称为什么
她是山东烟台的一个农家女孩。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从飞行员一路成为了航天员。她还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赢得了“太空老师”的美誉。她美丽而谦逊。
明明她可以靠颜值,却要靠才华。她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王炸的人生。她就是王亚平,中国最美的航天员。
那么,王亚平是如何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呢?为了顺利进入太空,她做了哪些努力?
中国人的航天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从明朝成千上万的工匠发射自己的飞龙火箭,到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国家不仅在航天事业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让全世界的宇航员都学会了中文。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这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再次发射,将三名中国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这一次工作持续了六个月,春节要在太空举行,代表着中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次进入太空的三名宇航员是翟志刚、叶广福和王亚平。王亚平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女航天员,一出场就备受关注,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她的知识仅仅局限于一个名字和一个航天员的光环,他们并不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王亚平有多爱自己的航天员生涯?面对采访,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的职业:“宇航员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是我热爱的事业,因为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一切困难,克服一切困难,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可见,正是因为这份爱,她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通过了层层筛选,在众多优秀女航天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名字也将载入史册。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次乘坐神舟十三号进入太空,是王亚平的第二次太空之旅。早在2013年,她就已经去过一次太空,在太空给中国孩子上了一堂独特的课,获得了“太空老师”的称号。很多看过太空直播课的人应该还记忆犹新。
他们与王亚平、聂海胜和张一起将神舟十号送入太空。6月20日,王亚平是主讲人。在指挥员聂海胜和摄像师张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在王亚平的太空环境中,她描述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她精心进行实验,用温柔的语气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远程课,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对于太空授课的成功,王亚平很谦虚:“成功完成的背后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是很多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王亚平的这一课,不仅仅是在太空做简单的实验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内容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以及科学的普及。你如何解释课程的内容?内容是什么?王亚平在背后也做了很多努力。
两次成功通过国家筛选,成为承载中国14亿梦想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一路成长,就是因为她那种百折不挠、任劳任怨的精神,承受了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才有了她现在的成就。
;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关于女航天员王亚平和女航天员王亚平个人资料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